遇

汉语汉字
遇,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yù,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其本义为相逢、不期而会,又可引申为遭受、投合、得志、见赏、机会、抵挡、对待等义。
  • 中文名:遇
  • 拼音:yù
  • 部首:辶
  • 五笔:JMHP
  • 仓颉:YWLB
  • 笔顺:251125214454
  • 字级:一级字、常用字
  • 平水韵:去声·七遇
  • 外文名称:meet;treat;receive
  • 笔画:12
  • 结构:半包围
  • 注音:ㄩˋ
  • 四角号码:3630₂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辵,禺声。约始见于西周。金文(图1)从寓声。寓本义为寄居,从宀,禺声。辵是彳和止和合文,从辵的字大多和行动有关。战国遇或见从彳(图3),彳、辵,为义近形符,古文字中常通。

遇本义为相逢、不期而会。《说文》:“遇逢也。”《书·胤征》:“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孔传:“不期而会曰遇。”引申有遭受、投合、得志、见赏、机会、抵挡、对待等义。或通“愚”,义为愚笨。《墨子·非儒下》:“盛为声乐,以淫遇民。”孙诒让间诂:“遇与愚通。”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相逢,会面,碰到:遇到。遇见。遇事。奇遇。遭遇。境遇。

机会:机遇。际遇。知遇。

对待,款待:待遇。冷遇。

姓。

逢遭

详细字义

【动】

(形声。从辵(chuò),禺(yù)声。本义:相逢,不期而会)

同本义〖meet;encounter〗

遇,逢也。——《说文》

遇主于巷。——《易·暌》。崔注:“遇者,不期而会。”

乃遇汝鸠汝方。——《书·序》

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礼记·曲礼》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遇者何?不期也。——《公羊传》

又如:遇庭(和父母相见);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不好的丈夫);遇缺补正(指遇到员额出缺时,得补任为官)

遭受〖suffer;sustain〗

遇人之艰难矣。——《诗·卫风·中谷有蓷》

遇人之不淑矣。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遇厄(遭逢灾难);遇疾(生病);遇谗(遭受谗言的陷害);遇谴(遭到谴责);遇难(遭到灾难);遇谤(遭到毁谤);遇乱(遭遇战乱)

对待、相待〖treat;entertain〗

衔恩遇。——《广绝交论》

公子遇臣厚。——《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冷遇(冷淡的待遇);礼遇(尊敬有礼的待遇);优遇(优待)

抵挡;对付〖face〗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荀子·大略》

又如:遇敌(抵挡敌军;对付敌方)

遇合;投合〖meetandgetalongwell〗

王何不与寡人遇。——《战国策·秦策》。注:“合也。”

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序》

接触〖contact;touch〗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不以目视。——《庄子·养生主》

木遇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名】

际遇;机会〖chance;opportunity〗

百世之良遇也。——三国吴·韦昭《博弈论》

又如:机遇(好的境遇;机会);良遇(好机会)

酬金,薪水〖salary〗。如:厚遇;遇待(待遇)

遇刺

yùcì

〖beattackedbyanassassin〗被行刺,遭到暗杀

不幸遇刺身亡

遇害

yùhài

〖bemurdered〗被人杀害

遇合

yùhé

〖getalongtogether〗指臣子逢到善用其才的君主。也指宾主相得甚欢;相遇而彼此投合

遇救

yùjiù

〖berescued;besaved〗得到援救

遇难

yùnàn

〖dieinaaccident〗∶意外死亡

〖bemurdered〗∶被谋杀

〖beindistress〗∶遭遇危难

〖meetwithamishap〗∶遇险

遇事

yùshì

〖whenanythingcrops〗碰上变化或情况

遇事多想再做

遇事生风

yùshì-shēngfēng

〖maketroublesateveryopportunity〗原指遇事匆促,无所回避。今指好事、借题发挥、兴风作浪

遇险

yùxiǎn

〖meetwithamishap;beindanger〗碰到险情

遇缘

yùyuán

〖havealuck〗偶合,有缘巧合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逢也。从辵禺声。牛具切。

注:?,古文遇。

说文解字注

(遇)逢也。从辵。禺声。

牛具切。古音在四部。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韵》牛具切。《集韵》《韵会》元具切。《等韵》鱼具切,?音寓。《玉篇》:见也,道路相逢也。《广韵》:不期而会也。《春秋·隐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谷梁传》:不期而会曰遇。《礼·曲礼》: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注:未及期,在期日之前也。《周礼·春官·大宗伯》:诸侯冬见曰遇。注:偶也,欲其若不期而偶至也。

又待也,接也。《前汉·季布传》:遇人恭谨。又《蒯通传》:汉王遇我厚。

又合也。《前汉·扬雄传》:七十说而不遇。

又姓。《风俗通》:汉有遇冲,为河内太守。

又《字汇补》:五口切,与偶同。《史记·天官书》:气相遇者,使?胜高。

又《集韵》《韵会》?鱼容切,音顒。地名。《史记·高帝纪》:战曲遇东。注:曲音龋,遇音顒。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