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

汉语汉字
辞(拼音:cí)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辞是会意字,字形由表示整理的“乱”和表示刑罚的“辛”组成,本义是诉讼,打官司。引申为诉讼时的言辞。再引申为一般的言辞、文辞,又引申为一种文学体裁。讼辞中常常为求无罪而找借口,故又可引申为借口。再者,诉讼是为了摆脱罪名,所以“辞”又有推辞、辞却等引申义,而且这一系列义项以及言辞、文辞等引申义逐渐成为“辞”的常用义。[1]
  • 中文名:辞
  • 拼音:cí
  • 繁体:辭
  • 部首:舌
  • 五笔:TDUH
  • 仓颉:HRYTJ
  • 郑码:MISE
  • 笔顺:ノ一丨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
  • 字级:常用字;一级字
  • 平水韵:上平四支

字源演变

会意字。从?,从辛。“?”是“乱”的本字,有“治理”的意思;“辛”是古代的刑具,此处代表刑法,会合起来就是“以法律理纷乱”,也就是诉讼,将纷繁复杂的案件抓住线索,理出头绪,搞清真相,进而定罪。这是“辞”的本义。

“辞”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字的左边是一只手在整理线轴,右边是辛。金文中出现多种异体:除了都在左侧添加另一只手之外,还有添加“口”或“言”(图3)旁以使“辩讼”义更鲜明的;还有一种将“辛”替换成“司”的,“司”有“治理”的意思,而且古音中“司”与“辞”同属“之”部,所以这个字就成为会意兼形声字。但所有这些异体都没有被小篆采纳,小篆基本上沿袭了甲骨文的构形,只在左半边采纳了金文中双手理丝的构形。隶定后左侧像线轴之形的部分拉长,将下方的部分罩住,而原先像丝线之形的部分被分割成了上下两半。简体的“辞”本是繁体“辞”的俗字,今为繁体“辞”的简化字。字形从“舌”从“辛”,意为口舌辛苦,因为推辞、告辞时通常都要费一番口舌。

“辞”的异体“辤”是由繁体“辞”字分化变形而来的,“辞”字左边所从的“?”与“受”写法近似,所以在小篆中变形为从受从辛,专表“推辞”“拒绝”这一种义项,以与本义为“诉讼”的“辞”区别。“司”、“辞”、“台”古音同属“之”部,故又分化出从辛、台声的“辝”字,从辛、台声的写法虽然在秦代之后很少使用了,但并没有消失,一直到东汉时期还作为“辤”的异体在使用,并保持原有构形,楷书写作“辝”。“辝”与“辤”在简化汉字时都被淘汰,其义项由“辞”字承担。

详细字义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文言〉诉讼的供词。

legalcase;lawsuit

《尚书·吕刑》:上下比罪,无僭乱辞。孔颖达疏:辞,讼也。

说话所用的词句。

word;diction;speech;statement

《周易·系辞上》: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

文辞;言辞;修辞;辞令

〈文言〉特指王命。

《诗经·大雅·板》:辞之辑矣,民之洽矣。

〈文言〉借口,口实。

excuses

《韩非子·饰邪》:称比干、子胥之忠而见杀,则疾强谏有辞。

中国古代逻辑名词。指命题(判断)。

《荀子·正名》: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

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

曹丕《典论·论文》:王粲长于辞赋。

辞赋;楚辞

古体诗的一种。

《木兰辞》《归去来兮辞》

唐代的一种呈文。

《新唐书·百官志一》:下之达上其制有六:一曰表,二曰状,三曰贱,四曰启,五曰辞,六日牒

(Cí)姓氏用字。

动词

〈文言〉解说,辩解。

《礼记·表记》:仁之难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过易辞也。

〈文言〉告知,告诉。

speak;talk

《周礼·夏官·太仆》:王不视朝,则辞于三公及孤卿。

〈文言〉记载,记录。

《谷梁传·定公十四年》:天王使石尚来归脤……其辞石尚,士也。

告别。

bid fare well;say good-bye to

《楚辞·九歌·少司命》:入不言兮出不辞。

辞行;告辞;辞别

遣去;解雇。

discharge;fire;sack

他被经理辞了。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辞八人者,而后王安之。

辞退

主动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

辞去主任职务。

辞职;辞呈;请辞

躲避;推托。

refuse

《孟子·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推辞;辞谢;不辞辛苦

〈文言〉责备;斥责。

blame

《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杜预注:辞,责让之。

〈文言〉请求(宽恕)。

《国语·鲁语下》:鲁大夫辞而复之。韦昭注:辞,请也。

〈文言〉同“祠”。祭祀。

《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将辞帝。

词语汇集

疑辞

谒辞

祅辞

一辞

有辞

逸辞

艳辞

爻辞

属辞

铸辞

颛辞

转辞

壮辞

赘辞

卮辞

质辞

制辞

置辞

贞辞

助辞

枝辞

隐辞

英辞

优辞

音辞

作辞

正辞

载辞

谀辞

诏辞

轧辞

诈辞

演辞

严辞

虚辞

雄辞

巽辞

邪辞

些辞

谑辞

诬辞

文辞

伟辞

微辞

温辞

往辞

衔辞

无辞

挽辞

五辞

托辞

吐辞

伪辞

象辞

水火不辞

同声一辞

谈辞如云

同然一辞

巧言偏辞

理不胜辞

利喙赡辞

理过其辞

理胜其辞

夸大其辞

积极修辞

径廷之辞

万死不辞

万口一辞

谊不敢辞

张大其辞

振振有辞

祝币史辞

义不容辞

一诺无辞

杂歌谣辞

百喙难辞

与世长辞

不谋同辞

不赞一辞

含糊其辞

辞旧迎新

近字辨析

辞、词

在“言词、文辞”的意义上,“词”与“辞”是同义词。先秦时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这两个字的意义和用法有三个不同点:一是它们分别指称两种不同的文体,如诗词、宋词的词不写作辞,楚辞的辞不写作词。二是词用于词语、词汇义,而辞用于言辞义,在合成词中一般有固定写法,如歌词、动词、词义、词组等的词不写作辞。有些传统上用辞的地方也多用词,如:致词、答词、悼词等。三是辞的告别、不接受、解聘等义,不写作词。

辞、辤、谢

三字都有“推辞、不接受”的意义。区别在于:“辤”一般只用于这个意义,而且文献中用例很少;“辞”“谢”除此义外,还有其他意义,那些意义都不相同;在这个意义上,“谢”比“辞”的语气略显委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四】【辛部】似兹切(cí)

讼也。从?,?犹理辜也。?,理也。

?,籀文辞从司。

【译文】辞,打官司的文辞。由?、辛会意。?、辛好比说治理罪过。?是治理的意思。

?,籀文辞字,由?、由司会意,(司也表声。)

【注释】①从?:当依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作“从?辛”。②?犹:当依《段注》作“?辛犹”。③从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从阌从司会意,司亦声。”按:司是主管的意思,这里指治理。

说文解字注

说也。

注:今本说譌(讹)讼。《广韵》七之所引不误。今本此说譌为讼,訩字下讼譌为说。其误正同。言部曰:说者,释也。

从?、辛。

注:会意。似兹切。一部。

?辛犹理辜也。

注:释会意之恉。依小徐本订正。

?,籀文辞,从司。

注:易?辞本亦作?。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辛字部】辞·康熙笔画:19 ·部外笔画:12

古文:?。《唐韵》似兹切。《集韵》详兹切,竝音词。辞说也。《易·乾卦》:修辞立其诚。《书·毕命》:辞尚体要。

又《说文》:讼辞也。《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声听其狱讼,一曰辞听。《书·吕刑》:明清于单辞,罔不中听狱之两辞。疏:单辞谓一人独言也,两辞谓两人竞理也。

又与辤同。《正韵》:却不受也。《书·大禹谟》:稽首固辞。《中庸》:爵禄可辞也。

又谢也。《前汉·韩王信传》:温颜逊辞。

又别去也。《楚辞·九歌》:入不言兮出不辞。

【未集下】【舌部】辞·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7

《正韵》详兹切,音词。俗辞字。《佩觿集》曰:辞乱从舌,其芜累有如此者,然循用既久,今亦不废。

《正字通》:俗辞字。《佩觿集》:辞、乱从舌,其芜累有如此者。乱。

广韵

似兹切,平之邪‖辞声之部

辞讼。《说文》曰:“辞,讼也。”

校释:讼,原讹作“说”,据《说文》改。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舌”略窄;“辛”略宽,顶部“舌”低,底部“辛”低。

❷“舌",横笔从田字格横中线起笔,“口”的顶部在横中线下侧。

❸“辛”,“立"的末笔横在横中线;“十"的横笔从竖中线起笔,短于上横。

书法欣赏

韵书集成

小韵

反切

声母

韵母

韵目

韵部

声调

四呼

韵系

韵摄

上古音

广韵

似兹

上平七之

平声

三等

开口

中原音韵

支思开

支思

阳平

开口呼

洪武正韵

详兹

二支

平声

分韵撮要

第十六师史四

阳平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