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邪

辟邪

汉语词语
辟邪,汉语词语,拼音为bì xié,意为避免或驱除邪祟。
    中文名:辟邪 外文名:exorcise evil spirits 拼音:bì xié 注音:ㄅㄧˋ ㄒㄧㄝ ˊ

释义

避免或驱除邪祟。一般用做迷信语,表示降伏妖魔鬼怪使不侵扰人的意思。

分词释义

辟bì:君主:复辟。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古同“避”,躲,设法躲开。古同“睥”,睥睨。

邪xié:不正当,不正派:邪恶。邪念。邪说。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

出处

《续博物志》卷七:“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犬白鸡,可以辟邪。”

《豪家》诗:“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辟邪。”

《红烛·剑匣》:“我又将他制成层迭的花边:有盘龙、对凤、天马、辟邪底花边。”

《古今注·舆服》:“吴大帝有宝刀三,宝剑六。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韦庶人妹以豹头枕辟邪,白泽枕辟魅。”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方伯取黄缎八尺,求书符辟邪。”

《左传·昭公十六年》:“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是先王无刑罚也。”

(南朝·陈)徐陵《齐国宋司徒寺碑》:“摄乱以定,辟邪以律。”

(明)吕坤《呻吟语·谈道》:“辟邪不得其情,则邪愈肆;攻疾不对其症,则病愈剧。”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