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山

轿子山

自然保护区
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北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和东川区交界处,地处滇东北部金沙江及其一级支流普渡河和小江之间的拱王山中上部。轿子山是我国青藏高原以东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地,也是北半球该纬度带上最高的山地之一,是阻隔南下寒流的天然屏障,是形成昆明乃至滇中地区“四季如春”气候的条件之一。“轿子山”因山峰形如花轿而得名。早在一千多年前,南诏第二代国王阁罗凤仿效古代帝王册封五岳之举,封轿子山为群岳之首,称为东岳“木尼白”。作为滇中第一高峰,轿子山最高峰雪岭海拔4344米。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轿子山片和普渡河片组成,总面积16456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中型自然保护区。[1]
  • 中文名:轿子山
  • 外文名:
  • 别名:
  • 所属山系:
  • 地理位置:轿子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西南与禄劝县分界处。
  • 走向:
  • 长度:
  • 宽度:
  • 起点:
  • 终点:
  • 主峰:
  • 海拔:
  • 别称:木尼白
  • 所属地区:中国,云南
  • 下辖地区:昆明
  • 著名景点:奇峰峭壁险峻雄伟,瀑布星罗棋布,原始森林茫茫如海,湖泊明净神秘,奇花异木争相辉映。
  • 地标建筑:轿子山,滇中第一高峰,因形如花轿而得名。
  • 地域名人:张仕敬(1687年~1760年),彝族,禄劝转龙镇桂泉人,清康熙庚子科武举。
  • 地方特产:杜鹃无处不在,无处不开,山花烂漫。
  • 所在地:东川区西南与禄劝县
  • 开放时间:08:30-16:30
  • 票价:70元

概述

轿子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西南与禄劝县分界处,是滇中第一高峰,因形如花轿而得名。早在1200年前,南诏王阁逻凤仿效唐朝皇帝册封五岳之举,封轿子雪山为群岳之首,称为东岳“木尼白”。轿子山相对高差达3400米以上,形成寒、温、热立体气候,呈“一山分四季,四季景迥异”的奇异景观。

景观特征

“春冰、冬雪、夏花、秋水”是轿子山的四季胜景。夏秋之季,山中溪流飞泻,漫山花草争奇斗艳,别有一番景象。轿子山奇、峻、秀、清、幽,美在有“冰雪世界”、“杜鹃花海”、“云海”、“天池”等自然景观;有原始森林、天然喷泉、高山湖泊等,明净神秘,是搜奇探险,锻炼意志的旅游宝地。1993年,轿子山被省人民政府审批云南省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

景点

山上,奇峰峭壁险峻雄伟,瀑布星罗棋布,原始森林茫茫如海,湖泊明净神秘,奇花异木争相辉映,珍禽异兽不时可见,是一块未经雕琢寻奇探险的旅游胜地,是离昆明最近的雪山。

山顶大片的平坦雪地,是开发雪上运动的好场所轿子雪山上,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湖泊,恰似镶嵌在高山密林中的珍珠,其中“慧女弱湖”,被当地人涂抹上厚厚的神秘色彩,传说在深不见底的湖中有龙,人到此不得高声喊叫,更不能向湖中扔石块,否则会招来雷雨、冰雹。

四季景色

春夏时节,漫山遍野的红、白、黄杜鹃花汇成花海,高山草甸色彩缤纷。山谷中生长着云南八大名花之一的绿绒蒿,以及雪山上一枝蒿、雪茶、贝母、地榆、紫蒿、草乌等名贵药材;原始森林和灌木丛中栖息和奔跑着鹿、獐子、麝鹿、岩羊等野生动物,一派野趣天成。雨季,河水在幽暗的山林中形成无数层层叠叠的瀑布群。冬季,冰湖、雪野、雪峰、冰瀑布和雾松树挂,壮丽中透着秀美,具有江南“北国风光”的独特韵味。

植物

春夏之际,杜鹃无处不在,无处不开,山花烂漫,一朵朵,一丛丛,伴着山风共舞,将你撩拨得眼花缭乱,让你兴奋得喘不过气来,让你快乐得一展歌喉又或一不小心跌进了花海或因沉醉观赏而迷了路。水从花中生,花在水里长;花成了水中花,水成了花溪、花瀑。花和水为轿子山的阳刚之美调配着另一种撩人魂魄的花事花情。绱徉花海,那红的心醉、粉的温情、白的纯洁、紫的娇情、黄的雍容,置身花海,驻足忘归。“杜鹃啼置花如血”就是此景的写照。

冰雪美景

轿子山每年从11月下旬至翌年的3月为冰雪期,积雪厚0.5__2.0米。冬季的轿子山,山成了巨大的银蛇,水成清灵的冰河,树木花草全笼罩在一袭洁白的雪衣里,苍茫的轿子山成为一个银妆素裹的世界,万树琼枝,晶莹剔透,冰清玉洁。雪松与冰柱相呼应,冰棱与落水相回声,让人醉情神山,超凡脱俗。

冰瀑是冬春时节轿子山最迷人的景致,沟壑林原中,悬崖峭壁上,雪和水以冰的形式存在着,似凝固的音符或似银河落九天,把流动的水和悬挂的雪雕塑在昆明市的最高峰,一挂又一挂的冰瀑,巨大无比,坚硬无比,从崖际倾泄而下将你震撼在神山仙野。那些或洁白或淡蓝的冰柱冰爪、冰花冰帘,大气天成,流畅无比,让天下雕塑大师汗颜。

在云、贵、川彝族民间传说的“木雅洛宜山”,是彝族人民的发祥地。经考证,“木雅洛宜山”就是今天的轿子山。大理南诏王异牟寻公元787年封五岳时,把此山封为东岳,与高黎贡山、点苍山、蒙乐山、玉龙雪山,并列五岳,且名列五岳之首,为“滇中第一山”。 苍劲挺拔的群山,宽阔的高山草甸,险峻的断层绝壁,秀丽的溪流瀑布,壮观的杜鹃花海,幽静的高山湖泊,形态优美的冷杉群,独特壮丽的冰瀑群,迷人的北国冰雪景观,神秘震撼的傲骨林,变幻莫测的气象景观等等,构成轿子山品位独特、极具吸引力的景观组合,使轿子山得于集雄、险、奇、秀、秘等特征为一体。

在云南省范围内,轿子山几乎荟萃了最著名的景观,拥有碧塔海般的静谧湖水,玉龙雪山般的雪原,高黎贡山的杜鹃花海,黄连河景区的瀑布群,香格里拉的草甸等,是云南高原自然景观的一个缩影,是以高寒景观、冰雪景观、杜鹃花海为核心的生态康体旅游区。

历史

明末清初,一些文人墨客将禄劝境内的风光名胜排成“八景”,轿子雪山以绝顶景观“惠湖积雪”而名列其间。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文人学士中已有关于“禄劝八景”的诗词唱和。其中,杨泽先的《惠湖积雪》一诗表现了轿子雪山的神秘莫测,追述了轿子雪山与点苍山、高黎贡山、蒙乐山、玉龙雪山同封五岳,轿子雪山独占鳌头位居东岳的史实: 玉山万仞晃波光,袅袅仙湖天际藏。积素经年寒白日,凝华七月凌青霜。 蚕丛北望低邛首,滇柱东标并点苍。自是汉唐云雾窟,漫劳蒙氏僭封章。

这里说的“降云”,就是轿子雪山。《滇志·卷之二·地理志·第一之二·山川》载,武定府“三百里曰乌蒙山,一名雪山,与东川为界。上有十二峰,雄拔陡绝,盘旋七十里。顶有乌龙泉,下流为乌龙河。八九月常有雪,又名降云露山。北临金沙江,为诸山之冠,蒙氏僭封为东岳。”

异牟寻显然明白,封岳僭渎是“王者受命”的政治行为,是“易姓改制”的重大标志,他的所作所为是违反政治游戏规则的。然而,异牟寻所要的正是这种效果,他通过“王者之所为”的政治手段,向吐蕃政权表明了对自身政权由兄弟之国降为臣属之邦的不满,也向唐中央王朝表明了恢复“南国大诏”地位、再称“云南王”封号的意愿。

历史上,轿子雪山地处武定府和东川府交界处,并一度由东川所辖,而东川又处于滇蜀两省接壤之处。故南诏政权在发展壮大和扩张势力的过程中,禄劝、东川一带地区就成为南诏政权势力由楚雄经禄劝向四川方向扩张的重要地区,而轿子雪山又正好处于这一地区的核心位置。因此,轿子雪山特殊的地缘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南诏政治集团将其视为统治势力边缘范围的重要标志和可攻可守的军事要隘。这应该是轿子雪山东封成岳的又一深层原因。

宗教文化

在彝族典籍《指路经》中,轿子雪山被称为“木阿落白”。“木阿落白”是彝语地名的汉语音译,“木”为天、“阿”为高、“落白”为雪山,即今轿子雪山。“木阿落白”是彝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彝族人灵魂回归的地方,因此,“木阿落白”的颂经音韵,为轿子雪山涂上了宗教文化色彩。

在轿子山区,法戛及有关法戛王的传奇性故事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法戛,全称“法戛咪”,为彝语音译,地域名,汉语对译为“岩子头上的地方”。所指的地理范围为今禄劝雪山乡下石城村所在的部分区域,地处轿子雪山北麓。大约在明代上半叶,彝族黑彝支系禄姓宗族的一支进入了传说中祖先灵魂所在的“木阿落白法戛咪”。至明末,禄姓宗族已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武定、东川两府交界地区的望族大姓。清康熙年间,法戛咪禄氏门中出现了一个极有影响力的人物,这就是被民间抹上浓郁传奇色彩的禄天佑。禄天佑成长的时代,正是清政府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的时期,已成为一定区域内少数民族领袖的禄天佑,参与组织并直接领导了抗拒改土归流的活动。于清雍正六年(公元1724年)在老乌雪山箐被擒杀害。这一过程,在权威的官方史料《清实录》中有如下记录:清雍正六年五月戊午,云贵总督鄂尔泰疏言:“……东川虽久改流,而六营长、九伙目,俱沿旧习,各据一方。有则补营长禄世豪、法戛伙目禄天佑素称凶悍,为害地方。今禄天佑已经擒获,现在安设防汛……二凶既靖,一郡俱宁。”(《清世宗雍正实录》卷67,第69页)

由于其过人的胆识和才智,加之悲壮的反抗经历,禄天佑不但被后人视为一个勇猛刚强、谋略过人的彝族英雄,而且被传奇成一个能日行千里、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隔山打虎的神话人物。禄劝民族歌舞团曾以禄天佑的民间传说为主要创作依据,编导、排演了大型彝族民间故事剧《法戛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学者名人

张仕敬

最早登临轿子雪山,并对其倾心歌咏的诗人墨客是官至都司佥书的彝族上层人士张仕敬。

张仕敬(1687年~1760年),字严庵,觉夫,彝族,禄劝转龙镇桂泉人。清康熙庚子科武举。雍正五年(1728年)冬,因屡著战功,官授都司佥书后,非其所乐,张氏谢绝官禄,“杜门索诵,不关人事,好宋儒周邵程张书,探讨至忘寝食,晚精于易,恍然有得”。

张仕敬酷爱轿子雪山,以武功成名并功成身退,晚年隐居于轿子雪山下,以山名为其号,时人呼之为张雪山。其著述结集亦以号为名,曰《雪山集》,开禄劝境内文人创作结集成书之先河。现存的诗词作品有古体诗《乌蒙山》和近体诗《咏雪山》、《心体诗》、《六十初度》诸篇。诗文集今已散佚,但从现存各种志书的存录文献中仍可窥其创作成就之豹斑。

张仕敬也许不是最早进入轿子雪山并用文笔描绘轿子雪山的人,但是,他是第一个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轿子雪山融为一体,并对轿子雪山倾注了推崇之意的文人。张仕敬的笔下,无论诗章或文句,轿子雪山都具有神秘诱人、美丽壮观、超凡脱俗的特点。而且,直至二十世纪末期,人们对轿子雪山的描述仍未走出张氏的视野。

檀萃

 与张仕敬、杨泽先同时代而稍其后的檀萃是又一位倾心于轿子雪山的知名学者。

檀萃(1725年~1806年),字岂田,号默斋,晚年亦号白石、废翁,安徽省望江县新坝乡人,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进士,选任贵州青溪县知县,四十三年(1778年)任禄劝知县。檀萃“性嗜学爱民,教士谆谆不倦”。乾隆四十六年后(1781年)“权知元谋”,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因派运滇铜往京途中翻船,遂至罢官流放,遍历滇中。檀萃在《滇南草堂诗话》中,对清代中期活跃在云南诗坛的文人诗歌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记录和点评。

檀萃学识渊博,素有江南才子的美誉。其历滇数十年,著述等身,其中,《农部琐录》是云南地方史上最重要的著述之一。为后人研究明末清初的云南彝族社会形态、政治状况、经济环境、文化氛围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以考证轿子雪山的历史及描绘其神秘景观的《蒙岳记》为《农部琐录·水》的开篇之作,足见其对轿子雪山生态影响力和地位之重视。

轿子雪山为梁王山脉乌蒙山诸多的险峰秀岭之一。《蒙岳记》中,檀萃记述了轿子雪山的地理位置、并考证了其封山成岳名声大振后的历史渊源。透过字里行间,数百年前的禄劝地方行政长官面对自己专属区域内山山水水的得意之状泻诸笔端,自豪之情洋溢纸面:“其山,北临金沙江,阴为会泽,阳为禄劝。上有十二峰,绵亘盘旋几数百里,中天积翠,为滇中诸山之冠。遥望之,诚有岳气。”正是这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岳气”,为轿子雪山添上了一抹淡淡的神秘色彩。

轿子雪山在历史上有着乌蒙山、绛云露山、乌龙山、云龙山、云弄山、雪山等繁多的名称,博古通今的檀萃在全面考察了《大理府志》、《东川府志》、《益州记》等地方史志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实在在的田野考察,指出了这些名称的渊源:“《益州记》云:盘羊乌龙,气与天通,其尊严固不同矣。常有云气蒙蒙,乌暗不辩,故曰乌蒙、曰云弄;时而彤云斐然,甘露凝丹,故曰绛云露;神物所潜,不敢狎至,故曰乌龙、曰云龙;四时积雪,素练悬空,故曰雪山。”益州题名,何等遥远;气与天通,何等高险;不敢狎至,何等神秘!在昏灯黄卷和风霜雨雪的考察中,檀萃孜孜不倦地追寻着轿子雪山自然面貌和历史文化渊源的深度,感悟着轿子雪山政治文化特定的背景,探测着轿子雪山民族文化底蕴的厚度。其考察的成果,使轿子雪山又添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在《蒙岳记》中,檀萃集中笔墨描绘了轿子雪山惠湖的美丽景观,并记述了他所能接触到的种种神话传说,使轿子雪山愈加神秘莫测。

名列“禄劝八景”的雪山惠湖,位于海拔4200多米的轿子峰顶,当地群众称之为大海,文人旧称惠袅湖、惠湖。湖泊由周围冰雪融化汇聚而成,是轿子雪山最美丽迷人的景观。天明景和之时,湖水清冽可鉴,湖畔奇花异草吐芳争艳;云雾缭绕之际,湖泊深藏天边,游人难觅芳踪;隆冬时节,惠湖倒映着蓝天白云之下的古松怪木,悬冰玉柱。其景四季常有,四时常新,是轿子雪山景区代表性的景点。关于其来历,以往的文人墨客与民间传说花样翻新且各异其趣。有代表性的民间传说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丽纯洁的小龙女喜爱轿子雪山的超凡脱俗和清幽秀媚,遂化作一泓清泉留在山巅,伴随而来的两个小丫环也化作两个小湖泊留在了小龙女的身边。檀萃的说法则是:“斯亦帝之下都也,与昆仑悬圃相配焉。十二峰以配十二时辰。顶,各有天池,惟惠袅湖深浸内涵,日月倒景。其旁有帝浆之台,帝会众神,觞于其上,沐浴此池”。

《蒙岳记》中除描绘惠湖周围的种种珍禽异兽外,还对整个轿子雪山区域的地质地貌、气象特征、生态景观作了详细的记述。也许由于时代的原因,檀萃尚不能对轿子雪山自然气候的成因形成科学合理的认识,他只能将山中“飞冰走雹,有拟拒击;寒气凛冽,噤齿僵足,几欲堕裂,虽炎伏酷暑,狭纩犹栗。四时云封,难寻路径”这些复杂的气候变化解释为有诸多的神灵保护着山崖林壑,既使游人遇到这种“难寻路径”的情况,也是因为与轿子雪山没有缘分之故。总之,在檀萃的笔下,轿子雪山既有着雄阔壮美的“岳气”也有着不可侵犯的“神气”,更有着妩媚活泼的“灵气”。檀萃、张仕敬、杨泽先等先辈文人对轿子雪山的描述与认识,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了解轿子雪山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