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

舆论

汉语词汇
舆论简单的定义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中文名:舆论 外文名: 拼音:yúlùn 近义词: 反义词: 英文名:public opinion 基本释义:公众的意见或言论 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基本解释

【拼音】 yúlùn

【英语表达】public opinion

【基本解释】公众的言论。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宋 苏舜钦《诣匦疏》:“朝廷已然之失,则听舆论而有闻焉。”明 胡应麟《诗薮·唐下》:“老杜律仅七篇,而首録《张氏隐居》之作,既於舆论不合,又己调不同。”冰心《寄小读者》十八:“最可敬的是他们很关心于船上别国人对于中国学生的舆论。”

概念

舆论的定义非常多样化,人们都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舆论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舆论学对舆论的定义决定了舆论学的发展。

一种定义是: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而也有的学者认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在舆论的定义中,最关键要讨论的是,舆论的本体是“意见”还是“态度”。

为了避免在定义上争论不休,学者开始转向舆论应该包含的若干要素:其中“议题”、“公众”和“共同意见”是学者们提出的众多要素的交集。由于学者们从各自的学科领域出发,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舆论的普遍特性还没有揭示出来,其定义都具有狭隘性。

无论如何定义舆论,“意见”始终是舆论研究的核心,也就是舆论的本体,舆论传播所着眼的也是意见的流动问题。意见通常是通过与态度、信念和价值,尤其是和态度相比较来界定自身的,社会心理学家们把意见定义为:对某种态度、信念或者价值的言语表现。

通常,学者们从两个方面区别态度和意见之间的差别:意见一般来说被认为是对于某个具体刺激(某个问题)所作的语言上的或者其它的明显反应,而态度是更基本的总体倾向,它对于一般性的刺激作出有利或者不利的反应。

意见主要是取决于当时的形势,而态度对于一个人在多种形势下更持久地发挥作用。其次,意见被认为具有更多的感性,并且在其构成中多少缺乏情感。态度是一种直接的、直观的定向,而意见是在一个社会母体里在各种选择性方案之间经过慎重考虑后产生的理性抉择。

定义

舆论的定义:有多种关于舆论的定义,如:①人们对社会生活中涉及共同利益并需要加以实际解决的问题的一致意见;②人类某一集团对社会生活中涉及共同利益并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所持有的带评论性质的意见;③绝大多数人对一个有普遍重要性的问题所表示出来的意见的综合;④群众对某一社会问题赞成或指摘的立场观点;⑤外界消息在某些人身上形成的与其兴趣一致的固定的成见。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以下共同点:①舆论是一种公众的意见;②这些意见涉及多数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③表达这些意见的人们具有共同的利益。

历史

由来

舆论观念有久远的历史。在中国,“舆”字的本义为车厢或轿,又可以解释为众、众人或众人的。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听舆人之诵”,《晋书·王沈传》“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其中“舆人”均指众人。

“舆论”作为一个词组,最早见于《三国志·魏·王朗传》:“没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其后见于《梁书·武帝纪》:“行能臧否,或素定怀抱,或得之舆论”。其中“舆论”即公众的言论,或公众的意见。

在欧洲,早在古代社会就有类似舆论的记载,但正式使用public?opinion这个词却晚得多。18世纪的伏尔泰称“舆论”是世界之王。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使用了舆论这个概念,并且认为:“在全世界一切民族中,决定人民爱憎取舍的绝不是天性而是舆论”。在现代国家或国际生活中,舆论成为一个常用词。

古代

虽然到18世纪才使用舆论一词,但和舆论十分相似的现象已经在许多历史时期出现。古代埃及最古老的文字记载之一是一首题为《一个厌倦生活的人同他的心灵的争论》的诗歌,它指出关于一种舆论完全改变方向的激变。

关于民众态度的类似说法亦可以在巴比伦尼亚和亚述的历史中找到。古代以色列的先知者有时向民众辩护政府的政策,有时则呼吁民众反对政府。在这两种场合,他们都要左右舆论。在古希腊,许多人观察到每一件事情都仰仗民众,而民众则依靠言语。通过说服人民大众,财富,名声和尊严既可以取得,也可以被剥夺。

广泛地传布消息是形成舆论的必要手段,这已见之于古罗马。消息的传布多是通过人对人的渠道。公元前51年,当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在西利西亚时,他要求他的朋友凯基利乌斯随时告诉他首都正在发生的一切事。罗马已有墙报,它由罗马官员编写并在公共场所张贴,告知公众关于政府的活动和当地的大事。

中世纪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民群众生活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多数的活动和态度决定于个人的生活地位,但是类似舆论的现象可以在宗教人士,知识分子和政界人物中观察到。宗教争论,教皇月神圣罗马帝国间的斗争以及王子继位的野心都牵涉到努力进行说服工作去争取追随者和同意支持者的意见。皇帝们和教皇间的宣传战主要是通过布道进行的,但手写作品也起到了一部分作用。

从13世纪末开始,可以被卷入时事争论的人群迅速扩大。在世俗人口中,教育不断发展。意大利文艺复兴导致一批作家和评论员的出现,一些需要巩固自己民族国家的王公急切地要求他们效劳,一些作家被邀请担任顾问和外交使节;其他人则被聘为评论员因为他们有能力左右观点。

15世纪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16世纪的新教改革进一步增加了能够对当代问题形成意见的人数。马丁·路德通过放弃使用只有受教育者看得懂的古拉丁文,同人文主义者决裂,直接转向人民大众。

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期间曾经有人试图广泛的制造和影响舆论。两方都散发大批宣传品,许多有木刻插图。还通过讲演、布道和面对面的讨论,左右了观点。政府和宗教当局都通过愈来愈严的检查制度来控制不受欢迎的思想的传布并不为怪教皇保罗四世于1559年拟定了第一批禁书名单。

法国查理九世与1563年颁布法令,非经国王特许,任何作品均不得印刷。更不显眼但更为重要的是,报纸和新闻业已在发展中。1500年时,已经可以在欧洲许多主要城市买到专门的新闻报纸。大约1600年出现了第一批定期出版的报纸,此后迅速发展,虽然经常受到检查制度规定的骚扰。常设的邮政服务于1464年始于法国,奥地利帝国则于1490年推行,它大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布。

近代早期

近代早期的重要新闻中心是金融交易市场。所有各种政治与经济的信息汇聚于安特卫普、里昂和纽伦堡的贷款中心,这个信息便形成了银行界一般持有的看法。有重要意义的是一位路易十六的财政官员J·内克,他是近代推广“舆论”这个名词的第一人。

形成

舆论形成的过程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

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

政治领导集团或权威人物,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出某种主张或号召,并引起广泛共鸣,也可转化为社会舆论。这两类舆论形成过程,实际上在相互转化,或先从群众中来,然后经权威方面传播到群众中去;或经过权威方面的组织和动员,然后再传播到群众中去。

新闻传播工具在反映舆论和形成、引导舆论过程中有很大作用。社会舆论若只在街谈巷议中存在,或仅记载于决议,其力量是有限的。

只有经过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工具的广泛传播,唤起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注意,才能把舆论凝聚起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所以新闻界又被公认为“舆论界”。有的政治集团利用新闻传播工具放出“政治空气”,以试探社会舆论反应,这是对新闻工具的舆论作用的进一步扩张。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是舆论传播的主要方式。舆论与新闻关系密切。

层次

舆论的层次社会舆论按其波及面之大小,可以分为不同层次:

①有的社会问题足以引起全世界大多数人的同情或憎恨,而产生世界性舆论。如妇女、儿童的命运,地球某地的灾害危及广大人民的生存,都能引来世界各国人民的援助。国际性的无端残杀,会受到各国绝大多数人民的舆论谴责。

②由国家意识或民族意识形成的对当前社会问题的舆论反映,如外国的入侵,易于触发被侵犯国家全民的舆论反抗。

③阶级之间、集团之间的利害冲突,易于形成阶级对抗和集团对立的舆论。

④职业的、年龄的差别,基于各自的不同利益,也可能形成不同的舆论。

作用

舆论与政治: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政治领袖运用舆论造成有利于已而不利于对方的形势。进步舆论常常成为革命的先导。

18世纪席卷欧洲的启蒙思想运动,启迪了各国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和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输入中国,引发了中国的民主革命。其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崭新局面。

舆论与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公众的好恶可以使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得以发扬,也可以使一种坏风气受到抑制,因此有人称舆论为“道德法庭”。虽然舆论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具有强制性,但公众的意向可以作出道义上的判决。

舆论的作用也不可夸大。舆论对任何人都没有强制性,不能代替行政权力机关的发号施令。权力机关与社会舆论交互为用,相辅相成,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特性

舆论的多样性与一致性客观事物的多样性,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舆论的多样性。社会舆论不可能完全纳入一个模式。另一方面,社会的稳定、发展,必然要求有代表这一社会主导阶级根本利益的舆论。

所谓舆论一致性,是指涉及根本问题的舆论能为绝大多数人接受,能引导绝大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近代和现代的政治领袖无一不在作这种努力。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努力把人民的自发舆论引导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上去。

在中国现阶段,一方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这一带根本性的舆论上保持一致;同时,人民群众对各个具体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形成不同的社会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鉴别和引导,逐步形成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舆论。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

舆论学

舆论学的研究对舆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9世纪末,德国开始出版舆论学著作。

进入20世纪,舆论问题成为一些学者研究的对象,1922年,美国政论家W.李普曼出版了《舆论学》一书。民意测验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民意测验机构遍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美国盖洛普民意测验机构具有世界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意测验机构,既是商业性的,又是政治性的。民意测验的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民意,但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或为商业作广告,或为政治人物的竞选作宣传。

社会主义中国了解舆论有多种方法,如群众来信,开调查会、讨论会,进行“对话”,人物专访等。80年代以来也开始重视民意测验,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以了解舆论。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