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度近视

超高度近视

眼科疾病
超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在1000度以上。超高度近视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烦恼,甚至连饮食都受到受限制、不能参加强度较大的体育锻炼,还可能引发诸多并发症。
    中医病名:超高度近视 外文名:Super high myopia 别名: 就诊科室:眼科 多发群体: 常见发病部位:眼睛 常见病因: 常见症状: 传染性: 传播途径: 疾病:近视

基本介绍

如果近视度数超过1000度,就要考虑是超高度近视的情况,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大多数患者是在幼儿时期就会出现近视的症状,早早就戴上眼镜,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还有可能会引发并发症状,比如容易出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或者变性、青光眼等。除了及时配戴眼镜之外,还需要注意平时科学用眼,尽量少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看书的时候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习惯,也可以每天坚持做眼部的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

基本症状

轻度或中度近视,除视远物模糊外,并无其它症状,在近距离工作时,不需调节或少用近视调节,即可看清细小目标,反而感到方便。但在高度近视眼工作时,目标距离很近,两眼过于向内集合,这就会造成内直肌使用过多而出现视力疲劳症状。高度近视的前房较深,瞳孔较大,眼球因前后轴长而显得稍有突出。

在视盘颞侧可见白色或灰白色新月形斑,称为近视半月斑,这是由于巩膜向后伸长,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与视盘颞侧边缘脱开,露出巩膜或部分脉络膜与巩膜之故。后极部巩膜不断向后扩张在黄斑部可出现膝裂样条纹和视网膜下新生血管,附近视网膜、脉络膜出现斑块状萎缩变性,导致后巩膜葡萄肿。

黄斑部常有色素增生,甚至出血,形成萎缩斑(Forster-Fuchs?spot)从而严重损害视力,高度近视的黄斑病变已成为主要导致盲眼病之一。此种患者还常伴有玻璃体液化、混浊、少数还可发生视网膜脱离及并发性白内障。轻度及中度近视,眼部无特殊改变,但偶亦有近视半月斑及豹纹状眼底改变。近视眼日久可以导致集合功能不全,发生外斜视。

病因介绍

遗传关系:近视主要有40%是遗传,近视遗传主要是高度近视的遗传,高度近视也分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一种是病理性的,若是病理性近视,宝宝的眼睛形成的近视具有可能性,因为带有特定家族遗传性,有这个概率,也不一定凡是患有高度近视的家长他孩子的眼睛都具有高度近视,不是这样的,但是有一个概率在里面,必须是病理性高度近视,如果是生理性近视600度,甚至1000度的也是不会遗传的,即不一定就会遗传。病理性近视带有遗传因素,生理性近视是不带有遗传因素的。

从高度近视遗传的原理与几率: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发病。如果只是其中一个基因是致病的,而另一个基因是正常的,则不发病,只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譬如父母亲都不是近视眼,但他们都是高度近视基因携带者,在他们本人不显示近视,但他们俩的致病基因遗传给孩子,使孩子具备了两个近视基因,故而使孩子成了近视眼。

饮食

1、蛋白质:就巩膜来说,它能成为眼球的坚韧外壳,就是由于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构成很坚固的纤维组织。巩膜虽有一定的坚韧性,但在眼轴前后径部位仍比较弱。肉、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全部必须氨基酸。

2、钙:钙是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也是巩膜的主要构成成分。钙的含量较高对增强巩膜的坚韧性起主要作用。食物中牛骨、猪骨、羊骨等动物骨骼含钙丰富,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他如乳类、豆类产品、虾皮、虾米、鸡蛋、油菜、小白菜、花生米、大枣等含钙量也较多。

3、锌:近视患者普遍缺乏铬和锌,近视患者应多吃一些含锌较多的食物。食物中如黄豆、杏仁、紫菜、海带、羊肉、黄鱼、奶粉、茶叶、肉类、牛肉、肝类等含锌和铬较多,可适量增加。

4、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虽然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在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用食疗方法治疗近视时,应适当多补充些维生素A、B1、B2、C、及E。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蛋、奶、肉、鱼、肝脏和新鲜的蔬菜、水果。

治疗

超高度近视治疗一直是眼科界的一大难题,随着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诞生,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至今为止已经成为超高度近视眼患者矫正视力的更好选择。

眼球的屈光状态主要是由眼球的屈光力和眼轴长度来决定的。患近视眼时,由于眼轴长度变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患者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在做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医生将为患者度身定制的一片凹透镜植入眼球内,改变光线的聚焦点,使其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保留了眼睛生理结构的完整性和调节功能,具有较大的光学区,消除了像差现象,比角膜屈光手术有更大的适应范围。手术以后病人痛苦少,视力恢复快,屈光稳定,没有回退现象。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