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法去眼袋

超声法去眼袋

医疗美容术语
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为眶前支撑结构,由于其退行性改变、松弛、无力,眶内脂肪于下睑处向前方推拥而致下睑局部臃肿、膨隆或下垂,形如袋状形成眼袋。超声去眼袋是一种无创的去眼袋方法。用超声波的原理,使下睑眶隔的脂肪溶解,让眶隔脂肪萎缩变小,从而达到缩小眼袋的目的。一般效果可以维持3~5年。[1]
  • 中文名:超声法去眼袋
  • 外文名:
  • 专科分类:
  • 解剖部位:头部-眼部
  • 科室分类:整形外科、医疗美容科
  • 体位:仰卧位
  •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 疼痛感:轻度疼痛
  • 操作方式:超声
  • 治疗周期:单次
  • 手术时长:30~60分钟
  • 恢复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因人而异
  • 效果持续:3~5年

适用人群

有眼袋者。

禁忌人群

1、患有严重心、肝、肾、脑等重要器官的活动性和进行性疾病者。

2、严重出血性疾病患者或最近长期持续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者。

3、精神异常者或对手术效果抱有不切实际幻想者。

4、有先天弱视、慢性结膜炎、红眼病、眼部急性感染等眼科疾患者。

5、月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6、因各种原因有眼球突者。

7、面神经瘫痪且伴有睑裂闭合不全者。

8、过敏体质、瘢痕体质者最好不做。

9、亲属不同意或本人对手术的心理准备不充分者。

技术/手术风险

1、局部肿胀

局部肿胀多在术后5~7天逐渐消退,必要时可冷敷止痛。

2、红斑

红斑为术后正常现象,可在几天内减轻消退

3、色素沉着

术后要注意防晒,可避免色素沉着发生。

效果说明

维持时间:超声法去眼袋效果一般可以维持3~5年。

影响因素:受个人体质、操作规范、术后护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患者术后的效果及维持时间会有差异。

时间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会逐渐衰老、松弛,眼部美容效果逐渐消失,眼袋可能再次出现。求美者可在咨询医生后考虑进行二次手术。

术后护理

1、术后监测

术后观察有无严重肿胀等异常情况,遵医嘱定期复查。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均应及时就医处理。

2、术后处理

治疗眼袋后需要日常的保养,每天要保证充实的睡眠,保持面部清洁干净;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到院复诊。

3、术后禁忌

治疗眼袋后的当天禁止使用洗面奶洗脸,也不可使用化妆品或护肤品;要注意对眼部的保湿,还要注意防晒,避免紫外线的照射,防止对皮肤的伤害;治疗后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术前注意

1、患者需与医生充分交流,了解手术的具体步骤、可能达到的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2、如有结膜炎、睑缘炎、严重沙眼者必须治愈疾病后才能进行手术,眼周有炎症者应暂缓手术。

3、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以排除手术禁忌。

4、眼部近期做过其他手术者需提前与医生进行沟通,必要时延期本次手术。

5、手术前1周停止饮酒,戒烟。

6、遵医嘱停用阿司匹林、维生素E及其他扩血管药物。

7、女性要避开生理期,妊娠前三月和后三月暂缓手术。

8、术前不要化妆,保持面部清洁。

相关医学知识

1、眼袋形成的原因

(1)先天性遗传因素所致眼轮匝肌肥厚,使下眼睑皮肤呈现轮状突起,特别在微笑时尤为明显。

(2)自然因素是指人体随着年龄增加,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及其相关结构发生退行性变化使皮肤变薄、弹性降低、松弛,而眶隔脂肪向松弛的皮肤突出呈现眼袋变化。

(3)外伤性因素致眼轮匝肌与眶隔损伤,眶隔脂肪随薄弱的皮肤突出形成下睑袋状畸形。

(4)此外,劳累、睡眠欠佳、夜生活过度及全身或慢性疾病等,也易诱发或加速眼袋形成,甚至于眼周呈现黑眼圈。

2、依据眼袋形成的原因分型

(1)单纯皮肤松弛型:以单纯皮肤松弛、皱纹增多为主要表现。

(2)眶脂肪疝岀型:眶隔后脂肪并无明显增多,但眶隔外的组织松弛、张力降低,导致眶脂肪疝出。在手术中尚未打开眶隔膜,脂肪组织就自动暴露出来。

(3)眶脂肪增多型:主要表现为眶内脂肪组织增多,同时存在皮肤、眼轮匝肌的松弛,在下眼睑形成明显的松垂、臃肿。

(4)单纯眼轮匝肌肥厚型:主要表现为眼轮匝肌肥厚,在下睑形成臃肿,但皮肤并不松弛。多见于年轻人,实际上是指肌性眼袋。

3、依据临床表现和解剖学特点分型

(1)皮肤松弛型:以下眼睑皮肤无弹性、松弛为主,并形成很多皮肤皱纹,同时伴有眼轮匝肌松弛,但无眶脂肪突出移位。

(2)眶脂肪脱垂型:由于眼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松弛无力,使眶脂肪移位、脱垂,使下睑向外膨突或呈袋状形态。

(3)眼轮匝肌肥厚型(特殊型):表现为睑缘下方的水平状横行隆起,常发生于经常微笑或习惯性眯眼者,以年轻人多见。

(4)混合型:指兼有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特点者,特别是皮肤松弛型和眶脂肪脱垂型,或皮肤松弛型和眼轮匝肌肥厚型,但三种类型同时存在者罕见。随年龄增长,混合型下睑眼袋逐渐增多。

4、依据睑皮肤、眼轮匝肌、眶脂肪的状况分型

(1)Ⅰ型:表现为皮肤松弛,皮下脂肪萎缩。

(2)Ⅱ型:表现为皮肤和眼轮匝肌松弛。

(3)Ⅲ型:表现为皮肤和眼轮匝肌松弛,眶脂肪下垂突出。

(4)Ⅳ型:表现为眶脂肪膨出,皮肤和眼轮匝肌紧张度尚好。

5、依据眼袋所处的水平位置分型

可分为睑板前眼袋(肌性睑袋)、眶隔前眼袋、眶区眼袋和颧部眼袋(面颊部眼袋)。

6、依据眼袋前壁和袋内容物的病变程度和临床表现分型

(1)轻度下睑眼袋:眼袋前壁病变程度轻,袋内容物膨岀不明显。坐位平视检查时,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略显松弛,眶脂肪稍向前膨隆移位或不明显。松弛、隆起的范围局限于眶下缘以上区域。此种类型多见于中老年人、眼袋初发期或年轻人的下睑眼袋。

(2)中度下睑眼袋:眼袋前壁病变程度较明显,袋内容物增加,前隆明显。坐位平视检查时,可见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明显松弛、下垂,眶脂肪明显向前下方隆起、脱垂移位。松弛、隆起、脱垂的范围较广,以眶骨下缘区域最为明显。此种类型多见于中老年人,往往伴有明显的外眦部鱼尾纹,下睑鼻颧沟、颧沟往往连成一体或形成一弧状沟纹。临床上要求手术整复者以此型最多。

(3)重度下睑眼袋:眼袋前壁病变程度重,袋内容物显著增加,并向下移位、脱垂。坐位平视检查时,可见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明显松弛,眶脂肪推拥袋前壁向下方隆起、脱垂移位,呈兜袋状,下睑鼻颧沟与颧沟连成一体,且往往被脱垂的眼袋遮掩。松弛、脱垂、隆起的范围较大,主要位于眶骨下缘以下区域,可波及面颧部。此种类型多见于老年人,且面部老化明显,多皱纹,常常伴有眉及外眦角下垂,表现为外眦遮蔽,呈特有的三角形睑部形态。

优劣势

1、优点

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恢复时间短;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2、缺点

治疗后眼袋有复发的可能。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