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M运载火箭

质子-M运载火箭

发射大型航天器的运载工具
质子-M运载火箭(俄语:Протон-М,或称为质子-M/和风-M)是俄罗斯质子号运载火箭家族中的最新型号。质子号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是苏联-俄罗斯发射大型航天器的主要运载工具。在冷战结束后,由于能源号火箭的被弃用,质子号实际成为俄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2013年7月2日,俄罗斯一运载三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的质子-M运载火箭在发射升空后一分钟内开始坠落并爆炸,事故原因是关键的角速度传感器被颠倒安装。2013年9月30日,载有欧洲通信卫星“阿斯特拉-2E”的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4个发射台,81号和200号发射阵地各2个)成功发射。2014年5月16日凌晨,俄罗斯一携带“快车-AM4R”卫星的“质子-M”号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其第三级发动机出现故障,最终导致“质子-M”号运载火箭在大气层中爆炸。
  • 中文名:质子-M运载火箭
  • 外文名:Протон-М
  • 用途:
  • 制造国家:俄罗斯
  • 研制单位:礼炮设计局
  • 首飞时间:2001年
  • 别名:质子-M、和风-M
  • 生产单位:赫鲁晓夫航天中心

研发改进

研制过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将“质子号”火箭投入国际市场,结果十分受客户青睐。1996年4月,“质子号”运载火箭将欧洲的“阿斯特拉1F”卫星发射入轨,完成了第一次商业发射。到2010年1月20日为止,“质子号”已经执行了108次商业发射任务。“质子”运载火箭是苏联研制的一个大型运载火箭系列,包含多种型号。

质子号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是苏联-俄罗斯发射大型航天器的主要运载工具。在冷战结束后,由于能源号火箭的被弃用,质子号实际成为俄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但质子号使用剧毒的可贮存液体燃料,一旦发射失败可能对发射场周边地区造成严重污染,所以俄罗斯已决定用新研制的安加拉号(使用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来取代它。

改进过程

质子-M与以前的质子号火箭相比作了许多改进。它使用了更先进的和风-M上面级,这种新上面级在1999年首次进行了飞行,当时前三级使用的是原有的质子-K箭体;这样组成的火箭被称为“质子-K/和风-M”或“质子-KM”。质子-KM可能只是代用品,因为不久就对火箭的前几级进行了改进,使用了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箭体结构(可能主要是减轻了前三级的质量)。

总共只有70%的技术是从以前的质子号中继承的。换用新箭体的火箭在2001年首次发射,将一颗银幕-M通信卫星送入轨道。这种火箭是于2008年俄罗斯从事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的主力。 2007年俄罗斯又发展出了“质子-M增强型”火箭。

成功发射

2013年9月30日,载有欧洲通信卫星“阿斯特拉-2E”的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搭载卫星的“质子-M”运载火箭于莫斯科时间2013年1时38分(北京时间5时38分)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是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在2013年7月2日的发射事故后进行的首次发射。

火箭发射升空9分钟后,搭载卫星“阿斯特拉-2E”的轨道加速器“微风-M”与运载火箭分离,按照计划飞行路线继续将卫星推进至预定轨道。据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消息,卫星预计于莫斯科时间10时50分(北京时间14时50分)抵达预定轨道。

“阿斯特拉-2E”是欧洲通信卫星,属于欧洲知名卫星运营商SES Astra公司,主要用于转发模拟数字信号及电视节目转播,同时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用户提供手机和网络通信服务。

格林尼治时间2012年10月14日8时37分,一枚俄罗斯"质子-M"火箭(Proton-M)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按计划起飞,将搭载的全球最大的卫星运营商Intelsat有限公司新一代通信卫星Intelsat 23送上太空。火箭飞行9小时30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近地点及远地点均为37180公里、倾角0°的近地球同步轨道,发射获得成功。提供这次商业发射服务的,是俄美合资的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 

发射事故

2013年

2013年7月2日发射的质子-M火箭,是SES通讯公司发射卫星。“SES-6”号通讯卫星重量为6吨,由Astrium公司在Eurostar 300卫星基础上制造的。这种通讯卫星将取代NSS-806卫星,并将保障美国境内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

首次发射时间

据联邦航天署介绍,火箭在莫斯科时间2012年10月14日12时37分(北京时间16时37分)在拜科努尔发射场顺利发射升空,预计卫星在22时07分(北京时间15日2时07分)进入轨道。

该次发射原定在2012年8月23日进行,但由于“质子-M”火箭在此前的发射任务中表现不稳定而被推迟。

二次发射时间

2012年10月14日莫斯科时间12时37分(北京时间16时37分)运载美国通信卫星Intelsat-23的俄罗斯“质子-M”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

发射失败

据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消息称,火箭发射之初并没有发生任何状况,然而火箭升空后就开始失去稳定性并偏离了预定轨迹。之后火箭发生偏转且开始下降,并最终爆炸。

该运载火箭内装有500吨燃料,而爆炸会致使燃料中的有毒物质侵害周围大气层及土壤,因此,爆炸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立即开展了清理工作。

截止2013年07月02日,该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尚未确定,仍需进一步细致的分析及鉴定。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火箭发生爆炸的原因与火箭内部某个零件出故障有关。

此次质子-M运载火箭爆炸事故已经是俄罗斯联邦航天局2013年所造成的第二次事故。2013年4月,俄罗斯进步M-19M货运飞船曾在进入轨道后出现故障,影响一系列工作顺利进行。

该机构将为改进“质子-M”运载火箭及其“微风-M”加速器发起竞标,其合同价值为1.15亿卢布(约合370万美元)。火箭携带的三颗格洛纳斯卫星在爆炸中全部损失,这三颗卫星升入预定轨道后将会服务于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这将给俄罗斯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造成严重打击。暂时没有人员伤亡。

俄罗斯航天局于2013年7月18日称,7月2日俄罗斯“质子”火箭的爆炸事故,可能是由于火箭第一级上的角速度传感器安装错误所致,安装错误可能使得火箭发射后偏离轨道,左右晃动,然后水平飞行,解体并爆炸。

俄罗斯航天局称,调查委员会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火箭比预定时间提前0.4秒发射,但这应该不是发射失败的主要原因。经过调查,俄罗斯方面确定爆炸的罪魁祸首是关键的角速度传感器被颠倒安装。传感器上有箭头指示朝上安装,但多个传感器却显示是箭头朝下,导致飞行控制系统接收了错误的位置信息,并试图“纠正”火箭位置,于是它转变方向朝下飞行,结果坠地爆炸。调查员通过对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碎片的搜查,也发现了数个传感器被倒置安装的证据。 

2014年

2014年5月16日,俄罗斯一携带“快车-AM4R”卫星的“质子-M”号运载火箭在大气层中爆炸。 

据俄联邦航天局发言人称,该“质子-M”号运载火箭携带“快车- AM4R”卫星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火箭在升至距地面161米处时偏离轨道,其第三级发动机出现故障,最终导致“质子-M”号运载火箭在大气层中爆炸。 

该发言人称:“火箭的一些小碎片可能会坠落到地球上,具体坠落区域还未能确定。”也有消息称,“质子-M”运载火箭与“快车-AM4R”碎片卫星可能落在俄阿尔泰地区或太平洋水域。俄航天署署长奥斯塔片科向俄新社透露,搭载快车AM4R卫星的“质子-M”号运载火箭在中国上空大气层高处发生故障,没有残骸坠入地面,没有给第三方人员造成损失。

俄罗斯将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事故原因。据消息人士透露,“质子-M”号火箭从拜科努尔进行的所有发射都将暂停,其中最近一次发射应于2014年7月15日进行。

俄质子M火箭发射失败由第三级发动机引起

2014年5月16日,凌晨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是第三级火箭的发动机停止工作。

奥斯塔片科表示,事故发生后火箭、加速器及搭载的卫星已在大气层中全部燃烧,俄方并未发现有碎片坠落地面。俄罗斯已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事故原因,预计将于6月中旬前得出最终结论。

俄联邦航天署原计划2014年还将发射两枚“质子-M”运载火箭,但在此次事故原因查明前发射将不会进行。

俄罗斯一枚带有“微风-M”加速器的“质子-M”运载火箭16日凌晨发射数分钟后发生故障,当时火箭位于距地面160公里高空,飞行速度为每秒钟7公里。事故发生时火箭加速器与所携带的Express-AM4R通信卫星尚未与火箭分离,因此卫星并未入轨,与火箭一同烧毁。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