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贞

贞贞

2003年由乔梁执导的电影
电影《贞贞》2003年12月23日上映。是根据丁玲的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改编,由著名导演乔梁执导,张彤领衔主演,讲述了女主人公贞贞被日本侵略者强迫做了慰安妇的故事,获得过第四届电影频道电视电影百合奖二等奖 最佳编剧奖,获第十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最佳电视电影导演奖。
    中文名:贞贞 外文名: 其他译名: 类型:历史剧情 出品公司: 制片地区: 拍摄地点: 发行公司: 导演:乔梁 编剧:王力扶 制片人:邓涛 主演:张彤 片长: 票房: 对白语言:汉语 色彩:彩色 电影分级: imdb编码: 主要奖项: 在线播放平台: 出品人:阎晓明

剧情简介

电影《贞贞》是根据丁玲的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改编,由著名导演乔梁执导,张彤领衔主演。讲述了女主人公贞贞被日本侵略者强迫做了慰安妇。

几年后,贞贞伤痕累累地逃了回来却遭到村裏人的嫌弃,她忍气吞声,隐姓埋名在土匪堆里混日子,可土匪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后也赶她走,她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自己的影子。

只有土匪头子朱老四是一个真心对她的人,最后却被日本人杀害了。贞贞走了一圈又回到原地,回到日本军营,和给她带来痛苦的日军同归于尽。

演职员表

演员

角色

张彤 

 贞贞

齐志 

朱老四

张少华

-

演员表

导演

乔梁

出品人

阎晓明

制片人

邓涛

监制

岳扬、阎建钢

编剧

王力扶

作曲

雷蕾

职员表

获奖记录

获第四届电影频道电视电影百合奖二等奖 最佳编剧奖。

获第十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最佳电视电影导演奖。

幕后制作

《贞贞》根据丁玲的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改编。贞贞是小说中的主人公。本片取材于丁玲的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这部小说完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丁玲以白描的手法和第一人称的视点让我们看到在北方一个普通的村子里一个叫贞贞的女孩的命运。她做了慰安妇,回村时已经得了性病,村里的人讥笑她,家里的父母也觉得羞惭,和贞贞过去要好的大宝尽管表示不嫌弃她,可贞贞在这样的环境中万念俱灰,她只是想着离开,幻想着到一个没有人知道她的地方。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细致入微的内心描写,却传递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待战争,看待战争中和战争后的人性,是导演拍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

影片评价

贞贞 作者:邱文权 

这部影片就不落俗套,它真实再现了抗战时期慰安妇的生存惨况,怒斥了当时民众对慰安妇的寡义薄情,同时也把鬼子的残忍与嚣张展现得淋漓尽致。同为抗日题材的现实主义力作,如果说2002年姜文导的《鬼子来了》揭示了国民的浮躁愚昧、警告我们不该相信的人(鬼子)不要相信、2003年的《贞贞》则批判了国民的自私狭隘、提醒我们该做的事定要做到底。

这里还须补充两个情节、一个是逃回故乡的贞贞得知母亲在她被抢走后疯了,于夜里点燃自家屋子自尽,而乡亲们的刻薄又使她无处容身,她遂选择了上吊,就在脖子即将上套的刹那,她看到了自己手上的戒指,由此意识到自己还有将戒指归还原主(狗娃)的使命,于是忍辱偷生下去。另一个是在某次袭击日本人的战斗中,负责放哨的狗娃不幸牺牲,土匪头子朱老四身中两枪危在旦夕,贞贞毅然带领几个弟兄下山,潜进日本军妓院,将其军医生擒到山上为朱老四取出子弹。此二情节大大丰富了贞贞这个人物的形象、有情有义、无畏无惧,寻常女子的不寻常之处油然可见。

故事的尾声,八路军有意收拢土匪共同抗日,土匪头子朱老四派贞贞下山往八路军部探听虚实、在这里,观众多么希望故事朝着“土匪从良,加入八路队伍,继而全歼鬼子”的方向发展,然而没有,结局是贞贞看到八路军队伍势态良好,遂兴冲冲赶回报喜,到了土匪窝却被眼前场面惊呆了、全体土匪的尸体横七竖八躺着!悲痛的贞贞扶起早已僵化的朱老四,从他口中掏出半个浸了血的包子、仇恨上升到极点,贞贞化上浓妆,只身暗揣着炸药来到日本军妓院,和给她带来痛苦的日军同归于尽。

影片的结尾不免使观者阵阵婉息,与江姐、刘胡兰等典型化、崇高化、民族气概化的国家级女杰不同,贞贞只是个普通不过的大字不识几个的农家女,生前并未学习过什么伟大的革命理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化的农家女,给我们的感觉如此贴近、如此熟悉,她爱憎分明、敢爱敢恨,在苦难行程中摸爬滚打历练意志,她本可不致死,却选择舍生成仁,这样的人,同样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帼国英雄、曾沦为慰安妇是她的不幸,也是整个民族的不幸,我们总不能以此施予漠视、嘲笑吧?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电影以主人公“贞贞”为名,这里头是否包含着创作者对贞操观念的解读呢?影片开头,贞贞与狗娃娘逃亡路上与一老太婆偶遇后的闲聊,兴许能告诉我们答案:

老太婆:“十里铺铁匠的女人死了,那女人叫鬼子弄走了,不知咋的又回来了,铁匠说啥不要,那女人就吊死了。早知这样,还不如死在外头。她这样回来,叫男人咋抬头啊!”

狗娃娘:“她死了?她为啥要死呢?她死了她的娃咋办啊?”

老太婆:“唉,你咋这儿糊涂,娃要她这个妈做啥?将来连个媳妇也说不上。”

贞贞:“这么死还不如一条狗。”

(老太婆走后)

狗娃娘:“贞儿,我要是死了,你一定要告诉我的狗娃,告诉他,他娘一进日本人的军营就一头撞死了!”

贞贞:“姐,别说丧气话,咱们能活到今天,还怕啥呀。”

狗娃娘:“大娘(老太婆)说的有理呀。我咬着牙活到今天,就是为了我的狗娃,要是以后误了狗娃,我活着有啥意思。”

从这场对话中,我们不妨把老太婆看作封建势力的代言人,其自始至终秉承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德宗旨;狗娃娘则是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了,她终因受不住封建道德的重压而选择跳井自尽;而贞贞无疑代表着反封建的新生力量,“这么死还不如一条狗”道出了做人起码的尊严。

与其说这是部战争片,不如说这是部诠释人性伦理的杰作。

最后我要说,影片导演乔梁、编剧王力扶、演员张彤(贞贞)、演员齐志(朱老四)等人都有上佳表现,他们让我看到了自然与诚意。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影片取材于丁玲的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之前丁玲给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历史课本上,我一直以为她只是位“主旋律”的作家,只会为当政者唱赞歌的那种,不想她能把人性写得如此实在、如此深刻,今后怕要对她刮目相看了。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