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螟

豆荚螟

螟蛾科豆荚斑螟属动物
豆荚螟为世界性分布的豆类害虫,我国各地均有该虫分布,以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受害最重。豆荚螟为寡食性,寄主为豆科植物,是南方豆类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在豆荚内蛀食豆粒,被害籽粒重则蛀空,仅剩种子柄;轻则蛀成缺刻,几乎都不能作种子;被害籽粒还充满虫粪,变褐以致霉烂。一般豆荚螟从荚中部蛀入。
    中文名:豇豆荚螟 拉丁学名:Maruca testulalis Geyer 别名:豇豆螟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 目:鳞翅目 亚目: 科:螟蛾科 亚科: 族: 属:豆荚斑螟属 亚属: 种:豆荚斑螟 亚种: 分布区域:北起吉林、内蒙古,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生活习性

在华北地区内年生3-4代,华中地区年生4-5代,华南地区7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6-10月为幼虫危害期,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白天多躲在豆株叶背、茎上或杂草上,傍晚开始活动,趋光性不强。成虫羽化后当日即能交尾,隔天就可产卵,卵散产于嫩夹、花蕾和也柄,,卵期为2-3天。每荚一般只产1粒卵,少数2粒以上。

初孵幼虫先在荚面爬行1~3小时,再在荚面吐丝结一白色薄茧(丝囊)躲藏其中,经6~8小时,咬穿荚面蛀入荚内。幼虫进入荚内后,即蛀入豆粒内为害,3龄后才转移到豆粒间取食,4~5龄后食量增加,每天可取食1/3~1/2粒豆,1头幼虫平均可吃豆3~5粒。在一荚内食料不足或环境不适,可以转荚为害,每一幼虫可转荚为害1~3次。豆荚螟为害先在植株上部,渐至下部,一般以上部幼虫分布最多。幼虫在豆荚籽粒开始膨大到荚壳变黄绿色前侵入时,存活显着减少。幼虫除为害豆荚外,还能蛀入豆茎内为害。老熟的幼虫,咬破荚壳,入土作茧化蛹,茧外粘有土粒,称土茧。

卵散产于嫩夹、花蕾和也柄,,卵期为2-3天。蛹期4-10天,豇豆荚螟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7-31度都能发育,但最适宜的温度是28度,相对湿度为80%-85%。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3mm,翅展24—26mm,暗黄褐色。前翅中央有2个白色透明斑;后翅白色半透明,内侧有暗棕色波状纹。

卵0.6×0.4(mm),扁平,椭圆形,淡绿色,表面具六角形网状纹。

末龄幼虫体长约18mm,体黄绿色,头部及前胸背板褐色。中、后胸背板上有黑褐色毛片6个,—前列4个,各具2根刚毛,后列2个无刚毛;腹部各节背面具同样毛片6个,但各自只生l根刚毛。

蛹长13mm,黄褐色。头顶突出,复眼红褐色。羽化前在褐色翅芽上能见到成虫前翅的透明斑。

为害作物

大豆(毛豆)、豇豆、菜豆、扁豆、四季豆、豌豆、蚕豆等。

为害症状

以幼虫蛀荚为害。幼虫孵化后在豆荚上结一白色薄丝茧,从茧下蛀入荚内取食豆粒,造成瘪荚、空吴,也可为害叶柄.花蕾和嫩茎。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做好田间清洁工作。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摘除被害卷叶和果荚,集中销毁,降低田间虫源。n(2)改善豇豆田间小气候。由于豆荚螟喜欢干燥,而在湿度大时其发生量少,因此,在花期和结荚期灌“跑马水”1―2次,增加田间湿度,改变田间小气候,创造不利于豆荚螟发生为害的田间小气候。

物理防治

由于豆荚螟具有趋光的特性,因此,在豇豆生长期特别是花期和结荚期使用杀虫灯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虫源。

化学防治

花期药剂防治。选用渗透性强、杀卵杀虫效果好的药剂;如1.8%阿维菌素、唑磷乳油等,于上午花开放时喷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从初花期开始每隔6-7夭防治一次,直至花期基本结束。

发生规律

各地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附近土表下5~6厘米深处结茧越冬。翌春,越冬代成虫在豌豆、绿豆或冬种豆科绿肥作物上产卵发育为害,一般以第2代幼虫为害春大豆最重。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弱,飞翔力也不强。每头雌蛾可产卵80~90粒,卵主要产在豆荚上。初孵幼虫先在荚面爬行1~3小时,再在荚面结一白茧(丝囊)躲在其中,经6~8小时,咬穿荚面蛀入荚内,幼虫进荚内后,即蛀入豆粒内为害。2~3龄幼虫有转荚为害习性,老熟幼虫离荚入土,结茧化蛹。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