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

网络鸡汤文
诗和远方,出自高晓松的名句“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后面其实还有:诗就是心灵的最深处。这句话因触动了很多70后、80后的心灵成为网络著名鸡汤文。2016年,高晓松又凭此句发行了自己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成为网上热议的对象。
    中文名:诗和远方 外文名: 含义: 出处:高晓松名句

由来

“诗和远方”出自音乐人高晓松的文章《不只房子,还有诗和远方》,并且源自母训:“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然后我俩都不买房,就觉得很幸福。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种教育影响。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这段话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灵,并成为网上著名的心灵鸡汤。

寓意

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是相对的,同样,苟且和“诗和远方”也是相对的。眼前的苟且不过是暂时的枷锁,是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卧薪尝胆”,这种信念支撑下的苟且又何尝不能称之为自由,而“诗和远方”虽说充满了想象和奔跑的自由感,却又难免落入空想的枷锁之中。n

正如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不能失去的,除了内心的自由。唯有内心的自由才能冲出世俗的束缚,换来一片宁静的天空。同样,当你固执的认为现在的生活是一种苟且时,“诗和远方”亦不过是存在另一个环境里的苟且,环境易变心难辨。n

2015年走红网络的那份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之所以引来那么多的羡慕眼光,说明没有人甘于苟且,没有人甘于放弃诗和远方。可就当众多网友表示提供资金支持她“去看看”时,她却蜗居在成都一动也不动。在我们完全不能认知现在时,“诗和远方”不过是个自我麻痹的“理想国”。

商业化

2016年3月,高晓松作词曲、许巍演唱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引爆了朋友圈,把一大批70后、80后都听哭了。“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高晓松早年的金句,如今成为众人的单曲循环。“诗和远方”这个意象经过多年演绎已深入人心,以至于没太多人关注这首歌本身的旋律,倒是歌词所表达的主题,引起了人们争议。n

从2016年3月21日起,对于这首歌的负面评价就渐渐多了起来。有人说这首歌完全无法与许巍和高晓松巅峰期的作品相比,也有人说网络上对这首歌的追捧是不理性的。刚发表时,单曲循环这首歌还是一股潮流。好像一夜之间,赞赏这首歌反而成了件不时髦的事儿。n

高晓松和许巍的同行、民谣歌手周云蓬对这首歌给出了极为不留情面的评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歌者的苟且。心灵鸡汤押上韵,主语换上少年青年老年,就可以唱三段了……歌曲还是最终很诚实的,就是苟且。”此评价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有“摇滚科学家”之称的陈涌海点评这首歌:“如果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写的歌唱的歌,要拍掌称好。可是一位大老爷们写给另一个大老爷们唱的,就透着别扭的劲儿。”n

在美国留学的80后小方是许巍的忠实歌迷。他说,刚听到这首歌,自己激动得单曲循环了一下午。“可看多了网上追捧高晓松和老许的文字,我心里反而觉得不舒服。没必要把这首歌拔得这么高。”和小方持相似观点的人不少,在文艺青年集聚的知乎网站上,排名靠前的答案,无一不是对歌词的戏谑和对高晓松的调侃,其中不乏说这首歌是高晓松的凑合之作、鸡汤营销,以及批评他为了“诗和远方”几句歌词硬写了整首歌。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