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角形

解三角形

高中数学知识点
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1]解三角形,常用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等。公式为a/sinA=b/sinB=c/sinC=2R(2R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是恒量,R是此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中文名:解三角形 外文名:solving triangle 别名: 类别:解题方法 拼音:jie san jiao xing 应用范围:数学、物理

常用定理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2R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是恒量,R是此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变形公式

(1)a=2RsinA,b=2RsinB,c=2RsinC

(2)sinA:sinB:sinC=a:b:c

(3)asinB=bsinA,asinC=csinA,bsinC=csinB

(4)sinA=a/2R,sinB=b/2R,sinC=c/2R

(5)a/sinA=b/sinB=c/sinC=(a+b)/(sinA+sinB)=(a+b+c)/(sinA+sinB+sinC)

(6)S=1/2bcsinA=1/2acsinB=1/2absinC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A

b^2=a^2+c^2-2acB

c^2=a^2+b^2-2abC

注:勾股定理其实是余弦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况。

变形公式

C=(a^2+b^2-c^2)/2ab

B=(a^2+c^2-b^2)/2ac

A=(c^2+b^2-a^2)/2bc

海伦-秦九韶公式

p=(a+b+c)/2(公式里的p为半周长)

假设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S=√[p(p-a)(p-b)(p-c)]

已知三条中线求面积

方法一:已知三条中线Ma,Mb,Mc,

则S=√[(Ma+Mb+Mc)*(Mb+Mc-Ma)*(Mc+Ma-Mb)*(Ma+Mb-Mc)]/3;

方法二:已知三边a,b,c;

则S=√[p(p-a)(p-b)(p-c)];其中:p=(a+b+c)/2;

形状判断

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外国叫“毕达哥拉斯定理”)a^2+b^2=c^2,其中a和b分别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c为斜边。勾股弦数是指一组能使勾股定理关系成立的三个正整数。比如:3,4,5。他们分别是3,4和5的倍数。常见的勾股弦数有:3,4,5;6,8,10;5,12,13;10,24,26等等。

题型

正弦定理

已知条件:一边和两角(如a、B、C,或a、A、B)

一般解法:由A+B+C=180°,求角A,由正弦定理求出b与c,在有解时,有一解。

余弦定理

已知条件:两边和夹角(如a、b、C)

一般解法:由余弦定理求第三边c,由正弦定理求出小边所对的角,再由A+B+C=180°求出另一角,在有解时有一解。

已知条件:三边(如a、b、c)

一般解法:由余弦定理求出角A、B,再利用A+B+C=180°,求出角C在有解时只有一解。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