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赤瓟

西藏赤瓟

葫芦科赤瓟属植物
西藏赤瓟(学名:Thladiantha setispina A.M.Lu et Z.Y.Zhang)为葫芦科、赤瓟属,攀援状草质芚本;茎枝纤细,有棱沟,被疏散的长柔毛。果实长圆形。花、果期夏季。[1]
  • 中文名:西藏赤瓟
  • 拉丁学名:Thladiantha setispina A.M.Lu et Z.Y.Zhang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目:葫芦目
  • 科:葫芦科
  • 族:南瓜族
  • 亚族:赤瓟亚族
  • 属:赤瓟属
  • 种:西藏赤瓟

形态特征

攀援状草质芚本;茎枝纤细,有棱沟,被疏散的长柔毛。卷须分2叉,有微柔毛;叶柄细,有短而疏散的白色刚毛,长6-10厘米;叶片宽卵状心形或近圆形,膜质,长9-13厘米,宽8-11厘米,不分裂,边缘有小齿,两面粗糙,有柔毛和刚毛。雌雄异株。雄花:生于总状花序,3-数朵花、长在花序梗的上部,花序梗细,长3-9厘米;花梗丝状,无苞片,长1-1.5厘米,花萼筒狭钟形,长6-7毫米,径5毫米,裂片三角状卵形,长6毫米,宽2-2.5毫米;花冠黄色,裂片卵形,长10-12毫米;雄蕊5,花丝丝状,有柔毛,长2毫米,花药长圆形,长3毫米。雌花:单生在叶腋,花梗长约1厘米,花柱短,上部分3叉,柱头膨大,2裂,肾形,子房长圆形,密被黄褐色长柔毛,长1-1.2厘米。果实长圆形。花、果期夏季。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600-2700米的山坡林缘。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藏(波密、林芝、错那)、湖北、四川。

主要价值

果味苦,晒干后可药用,能清热解毒,柔肝,治黄疸性传染性肝炎,消化不良。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