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十五讲

西方文学十五讲

徐葆耕创作的小说
《西方文学十五讲》是徐葆耕创作的小说,于2003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1]一本西方文学史的入门书,介绍了西方文学从《荷马史诗》到卡夫卡乃至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与作品。
    书名:西方文学十五讲 别名: 作者:徐葆耕 类别:西方文学 原作品: 译者: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327 定价:32.00 开本:16 装帧: ISBN:9787301060698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纵横上下三千年,横跨欧美两大洲,涵盖了从古希腊至今西方文学发展的主要思潮及各个时期最具经典性的作家和作品,从心灵深层揭示了西方文学生生不息的运动历程。行文生动活泼,富于哲理,读者能从愉快的阅读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启发和对于当代人生存环境和意义的思考。

本书系的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每一种书都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围和专业性,但又不同于专业教科书,不是专业课的压缩或简化。重要的是能适合本专业之外的一般大学生和读者,深入浅出地传授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展学术的胸襟和眼光,进而增进学生的人格素养。

本书系每一种选题都在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学问真正做活了,并能加以普及,因此对这套书作者的要求很高。

图书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前言

第一讲: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讲:古希腊神话及其现代性

第三讲:中的基督文化与骑士浪漫主义

第四讲:但丁和《神曲》

第五讲:文艺复兴概说

第六讲: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第七讲:从新古典主义到启蒙文学

第八讲:歌德与《浮士德》

第九讲:19世纪的浪漫运动

第十讲:19世纪的现实主义与《简·爱》

第十一讲:司汤达与巴尔扎克

第十二讲: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第十三讲: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第十四讲:现代主义与艾略特、卡夫卡、海明威

第十五讲:后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他

附录一:属下能说话吗?——底层文学与肖洛霍夫

附录二:保尔:新圣徒的理念与激情

原文摘录

罪感,只是一种情感。对于改造社会现实而言,它的作用很有限。但对置身于不公正的现实中的思想家、艺术家来说,它意味着尚未泯灭的良知。艺术家们对于罪恶的自我忏悔促使他们的笔触突破表层而到达社会与人的心灵深处。没有罪感,很难想象欧洲文学会放射出如此灿烂的光华。

中华民族拥有众多的慷慨悲歌之士和卓有才华的诗人、作家,但是,却缺少足够深刻的社会批判型作品,原因何在?论者见仁见智,我总感到同中国文人的生活心态有关。中国历来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是,当一个文化人未能尽社会批判之责时,我们的老祖宗却又设计了太多的精神安慰之法,使我们在未尽责时,也不会认为自己有“罪”。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中有一节,叫“处理情感的方法”。文章引用庄子、王弼、程颢的论述说明:圣人的“心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任何东西。这种态度产生的结果是,只要对象消逝了,它所引起的情感也随之消逝了。这样,圣人虽然有情,而无累”。也就是说,一个人做了错事、坏事,只要自认为是“廓然而大公”的,便可以问心无愧,不必感到歉疚和痛苦。

这种思路很招人喜欢。记得“文革”结束后,有人提出“全民共忏悔”,建议大家都想想自己在这场大浩劫中的表现和自己应负的责任。这个提议,被不少人——包括参与悲剧酿造的人——坚决拒绝,认为是搞“错误人人有份”。有位文化人在“文革”前给领导提供了不少“小报告”,导致一些同志挨整。

“文革”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鼓起眼睛反问道:“在那个环境里有什么办法?”中国有一句极深刻的话语:“任何个人的历史行为,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这种说法的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但由此导出每个人都把个人的过失挂在“社会历史”这棵树上,从而求得情感上的“无累”,这是不是对历史、对民族负责?一个社区、一个企业把某件事情办砸了,亏损几千万,死伤上百人,往往找不到责任人。虽然有人“检讨”,但检讨的人也不特别难过,想必也是把自己看做“镜子”,自己的罪责并不是自己的,而是种种客观原因造成的。

作者简介

徐葆耕,1937年生。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0年起历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学术著述有《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释古与清华学派》、学术随笔有《紫色清华》、文艺创作有电影剧本《邻居》(合作)等五部以及小说《同窗》等。

1994年获北京市教学优秀一等奖,1995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