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性余额

补偿性余额

最低存款余额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至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补偿性余额有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其可能遭受的风险;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例1:企业采用补偿性余额借款1000万元,名义利率为12%,补偿性余额比率为10%。由于企业向银行取得的长期借款利息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有助于企业减少税负的作用,故长期借款的实际利率(也可成为实际成本率)=名义利率*(1-企业所得税税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这样才更加合理。
    中文名:补偿性余额 外文名: 适用领域: 所属学科: 贷款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影响: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 作用:有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

利率计算

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

例1:企业采用补偿性余额借款1000万元,名义利率为12%,补偿性余额比率为10%。那么实际企业可以利用的借款额为1000×(1-10%)=900万元,

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12%÷(1-10%)

=13.33%

例2:某企业按年利率4.5%向银行借款20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10%的补偿性余额,则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为多少?

实际利率=4.5%÷(1-10%)×100%=5%

由于企业向银行取得的长期借款利息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有助于企业减少税负的作用,故长期借款的实际利率(也可成为实际成本率)=名义利率*(1-企业所得税税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这样才更加合理。

如上例中,实际利率=4.5%×(1-25%)÷(1-10%)×100%=3.75%

贷款风险

除采取措施控制和化解不良贷款外,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成为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和保持小企业信贷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nn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价格的全面放开,从理论上讲,任何贷款都能挣到钱,关键是看怎么定价。”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从总体看,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应该比农村金融的风险要小一些,其风险应介于大企业贷款和农村金融之间;从银行角度看,只要风险度量相对准确,定价合理,完全可以从小企业贷款中获利,并控制不良率的上升。nn

所谓风险定价,是在准确计量贷款风险的基础上,通过贷款价格充分覆盖不同种类贷款可能带来的损失,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对称。作为经营和管理风险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实现贷款利率的自主定价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如何在客户信用评级授信的基础上进行贷款利率的风险定价,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各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