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叶秋海棠

裂叶秋海棠

多年生具茎草本植物
裂叶秋海棠(学名:Begonia palmata D.Don.[B.laciniata Roxb.])多年生具茎草本,高15-60厘米。根状茎伸长,长圆柱状,匐匐,直径5-8毫米,节膨大,节间长8-20毫米,节处有残存褐色的鳞片和细长纤维状之根。生于海拔1300-2010米,山坡水沟边灌丛下、常绿阔叶林、沟谷林下和山坡阔叶林下。裂叶秋海棠,花单性,雌雄同株;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与花梗细长,粉红色,被棕色柔毛。可作为庭园观赏植物,观叶或观花。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肺热咳嗽;疔疮痈肿;痛经;闭经;风湿热痹;跌打肿痛;蛇蛟伤。
    中文名: 拉丁学名:Cut-leaved Begonia, Palmate Begonia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轮藻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亚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超目:蔷薇超目 目:葫芦目 Cucurbitales 亚目: 科:秋海棠科 Begoniaceae 亚科: 族: 亚族: 属:秋海棠属 Begonia 亚属: 组: 亚组: 种:裂叶秋海棠 B. palmata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裂叶秋海棠 中文别名:红天葵、石莲、红莲、红孩儿、血蜈蚣等 二名法:Begonia palmata 分布: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植物形态

多年生具茎草本,高20-50厘米。根状茎伸长,长圆柱状,匐匐,直径5-8毫米,节膨大,节间长8-20毫米,节处有残存褐色的鳞片和细长纤维状之根。茎直立,有明显沟纹,被褐色交织绵状绒毛,老时脱落减少。基生叶未见。茎生叶互生,具柄;叶片两侧不相等,轮廓斜卵形或偏圆形,长12-20厘米,宽10-16厘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微心形至心形,边缘有疏的又极浅的三角形之齿,齿尖常有短芒,掌状3-7浅至中至深裂,裂片形状和长短均变化较大,从窄三角形至宽三角形,通常又再浅裂,上面深绿色,散生短小硬毛,下面淡绿色,亦被短小之毛,沿脉较密,有时有绒毛状之毛,掌状5-7条脉。下面明显;叶柄长5-10厘米,被褐色长毛,近顶端较密;托叶膜质,披针形,长约1.5厘米,先端有刺尖头,边有短缘毛。花玫瑰色、白色至粉红色,4至数朵,呈2-3回二歧聚伞状花序,苞片大,外面被褐色绒毛;雄花:花梗长1-2厘米,被褐色毛;花被片4,外面2枚宽卵形至宽椭圆形,长约1.5-1.7厘米,宽约8毫米,先端圆,外面被柔毛,内轮2枚,宽椭圆形,长约8毫米,宽约6毫米,先端圆,雌花:花被片4-5,外面宽卵形,长8-10毫米,外面被柔毛,向内逐渐变小;子房长圆倒卵形,长6-7毫米,直径约5毫米,外面被褐色的毛,花柱基部合生,柱头2裂,外向螺旋状扭曲呈环形。蒴果下垂,梗长2.5-3.2厘米,疏被或近无毛;轮廓倒卵球形,长约1.5厘米,直径约8毫米,近无毛,具不等3翅,大的长圆形或斜三角形,长1.1-2厘米,有明显纵纹,无毛,其余2个窄;种子极多数,小,长圆形,淡褐色,光滑。花期8月,果期9月开始。

生长分布

⑴生于海拔1300-2010米,山坡水沟边灌丛下、常绿阔叶林、沟谷林下和山坡阔叶林下。

⑵生于海拔450-1900米的山谷、密林潮湿地.。

地理分布

 ⑴分布于西藏(墨脱)和云南。印度(阿萨姆)、孟加拉国、尼泊尔东部、锡金、不丹至缅甸、越南也有。

⑵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药用价值

【药名】红孩儿裂叶秋海棠

【考证】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用药部位】以裂叶秋海棠的全草入药。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消肿。用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内伤瘀血,闭经,肝脾肿大;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观赏价值

裂叶秋海棠,花单性,雌雄同株;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与花梗细长,粉红色,被棕色柔毛。可作为庭园观赏植物,观叶或观花。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