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就业

被就业

被要求就业
“被就业”,中国特色黑色幽默。在当今高校统计就业率的背景下,部分高校的毕业生“被就业”。其中大多是大家都已经熟悉的“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了。从“要求学生就业”到“学生被就业”,高校的就业率造假日益疯狂,这反映出三方面问题。其一,教育部门对就业率造假的查处不严格,纵容高校的造假行为。其二,部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暗淡,其他“造假”手法已经无法奏效。其三,“被就业”是政绩工程的异化形态。[1]
    中文名:被就业 外文名: 别名: 其他外文名:falsification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status 出版时间:2009年7月12日 范畴:大学生,就业,新词语

产生根源

追溯“被就业”的根源,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外因方面,主要是因为近几年高校大量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据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631万,比09年增加了20万。另外,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市场需求锐减,供远远大于求,很多毕业生被迫待业。

内因方面,主要是毕业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不注重职业生涯规划,缺乏职业意识的建立,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更是跟不上企业的要求,从而在找工作的时候缺乏竞争力。大学生要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就需要在求职前得到系统专业的培训,也就是现在常说的职前培训,而高校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模式。

词语来源

帖子《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2009年7月12日在发表在天涯论坛上,网友“酱里合酱”说道:“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就这样,“被就业”一词诞生了,并且在论坛转载的过程中被放到了标题里:《2009年的7月,我毕业了,我也“被就业”了》。

据作者讲述,他在某市人才中心办理档案关系转接时才想起来要看看自己的材料。赫然发现其中有一张盖满大红戳的《就业协议书》。看着上面的内容,“我顿时惊呆了,天哪,我居然已经就业了,协议书上面白纸黑字的就业单位名称,还有就业单位大红的印章”,就业单位是××工业公司,他甚至没有听过这个公司。

“我从今天起不找工作了,去找那家××工业公司,找它要岗位,找它要薪水去!”酱里合酱说。

教育部

“被就业”只是个别情况

针对一些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产生的“被就业”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昨天回应说,教育部对高校出现就业率统计误差实行一票否决制。

续梅表示,高校一旦出现了就业率误差或造假,就对该高校的就业考核工作实行“一票否决”。续梅说,教育部会加大高校就业统计的查处力度。

此前西北政法大学有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让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千方百计获取一纸就业签约,这迅速在网上形成了一个新名词“被就业”。

此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对于个别弄虚作假的情况,该部将会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认真对待和解决,“政府部门不会放任”。

续梅说,在这个问题上,教育部一旦接到举报会责令去调查。

伪就业率

高校要漂亮的就业率、教育部门也要漂亮的就业率。毕业生就算找不到工作,弄个有公章的就业协议交上来,这一造假办法如今不新鲜了,一个不到百人的小店弄出一百张就业协议的故事也有点老套了;靠扣毕业证的手法逼学生拿到就业协议书的手法,也已经成为旧闻。

眼下最有“创意”的手法是:大学生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已经被签订了就业协议,于是,“被就业”,变成了一网络新词,新鲜热辣着。对就业率造假和注水问题的批评之声从未消弭,但此风硬是越刮越盛,技巧层出不穷,人有多大胆,就业率就有多高产。反正毕业生是否真的找到工作,高校并不用负责,教育部门也不用负责。有了体面的就业率,高校的专业设置、财政经费等才能有保障,来年才能“忽悠”更多不谙世事的学生;有了体面的就业率,主管部门也可以自豪地宣示政绩。至于就业率注水而产生的对专业设置、对入学误导等恶劣影响(如果还有人愿真心相信这个就业率的话),有关部门完全是知道的,但在现实利益的算计法则之下,也恐是无暇顾及了。就业率作为一种统计数字,被注水成“虚假繁荣”,蜕变为一种牟利工具,“被就业”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注脚,这种怪象实质上已经涉嫌以虚假信息欺诈、误导学生及家长,也违反统计法的精神!

网友自述

网友ug1981对“被就业”的解读很精辟:今年开始毕业包分配(不含岗位、工资等相关福利)。

这种情况显然不是孤例,天涯网友“别怕”说自己曾被学校安排去参观一个电池公司,随即就被“就职于”该公司了。网友“顺时针”也反映:“临近毕业前几天,学校通知没有签的就业协议收上来,等离校前再发给我时,就业协议已经签了,我已经光荣就业了!”

河北科技大学论坛里也有网友发帖讲述了同样的情况。这位叫“quanw eim in “的网友说,“当就业协议书和派遣证再次发到我手中的时候,就业协议书上却多了一个石家庄金智科技有限公司的印章(其他办理了人事代理的同学也如此)。这家公司我们从来都没听说过,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在哪!这一印章给我档案转递带来很多麻烦!”

人保部

尹成基发言人通报上半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主要工作的情况 中国网杨佳摄

政府不会放任毕业生被就业问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定于2009年7月24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09年上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发布会上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问,关于城镇就业的情况有多大的争议,因为有一些签约不真实的,比如考虑采取毕业生不签约,可能不发毕业证,所以可不可以抽查高校就业率的真实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回答说,我们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置于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国务院也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部署。总体看,落实情况是好的,工作力度也很大,这对于高校毕业生无疑是一件好事,他们会有很真实的感受,多数的毕业生对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是非常欢迎的。二季度我们到地方开展就业专项督察召开座谈会的时候,还专门邀请一部分高校毕业的学生来参加,他们的反映是非常积极的,政府出台的很多有效的办法,他们很欢迎。

尹成基说,至于您说到虚假签约的个别现象,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各个高校都在尽可能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对于个别弄虚作假的情况,政府部门不会放任的。

如何应对

被就业了怎么办?

应当采取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学校按照国家政策妥善的办理自己的档案关系。

2002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意见第七条指出,对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机构对其档案免收服务费用。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将其户口转至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或两年内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和档案管理机构将其在校户口及档案迁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也就是说,学校有义务应毕业生要求,保留其户口和档案两年,这是个缓冲期。而学校的这种做法显然是无视国家相关政策,是不合法的行为。

被就业完全无视学生的存在:学生“被就业”的公司可能是虚拟的,那么,公司的公章自然也是学校伪造的。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协议书的签订过程,所以协议书上的学生签名也是学校“帮签”的。也就是说这些虚假的证明均是无效的。

1.先看看是不是重名,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导致了错误。这个需要和就业中心反复沟通,弄清原因,不要着急。

2.如果确实是学校就业中心出了错误,你可以申请重新签一份就业协议,办理改派,也就是重新领一份派遣证。这个可能花几十元改派费用。

3.凭派遣证去你档案保管的部门取档案,去公安局户籍部门转户口。

这些步骤里派遣证是最重要的,有了就好办了!

深层问题

从“要求学生就业”到“学生被就业”,高校的就业率造假日益疯狂,这反映出三方面问题。

其一,教育部门对就业率造假的查处不严格,纵容高校的造假行为。

虽然教育部门早就有“严厉打击高校就业率造假”的通知与规定,但鲜见对高校就业率进行核查,并严肃处理责任人的案例,久而久之,高校也就更加胆大妄为,甚至公开交流造假经验,“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其二,部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暗淡,其他“造假”手法已经无法奏效。

教育主管部门意识到高校在就业率统计中“可能”存在造假行为,尤其在灵活就业的统计中,于是强调签约就业。高校要求学生出具就业协议书换毕业证书,以及要求家长帮学生就业,都是想提高签约就业率,但如果家长、学生不配合,或者配合力度有限,提高签约就业率,难度不小,“被就业”则直接省去了动员家长、学生的麻烦,学校就业老师关在办公室里,一天之内就可以大幅提升学校的签约就业率。

其三,“被就业”是政绩工程的异化形态

首先,“被就业”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异化形态。就业率原本只是学校统计就业时的一个参数,不期然竟演变成学校招生的招牌,进而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展示政绩的指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以虚高的就业率骗取国家投入和社会信任,而教育主管部门也以此作为一项政绩,向社会交代。这种风气甚至影响到地方政府。2009年3月份,沈阳市政府绩效评估办公室主任就对媒体介绍,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将纳入2009年沈阳市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其次,“被就业”掩盖了实质上的就业难,可能造成有关方面对就业形势的误判。不能说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地方政府在推动大学生就业上的积极努力,但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过度强调就业率,并将就业率指标纳入政绩考核,必然导致“欺上瞒下”行为的产生。而且,如果循此数据研判中国经济社会的话,难免产生“就业形势一片大好”的误判,进而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真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

就业率于学校而言,不但关系到专业的生死(教育部门有将就业率与大学专业停办、减招挂钩的规定),还影响学校的形象和招生;于教育部门而言,关系到对政府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所管理的高校办学质量是否高、大学生是否受社会欢迎;对地方政府而言,则关系到对上级政府要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否高度重视、执行有力。本来,如果就业率统计能真实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大学、教育部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就业率,并无不妥,但是,如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心思,集中到了数字上,就业率的统计,反过来会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掩盖了严重的就业困难、教育质量低、社会对大学生评价差的问题,就业情况失去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度调节作用,造成教育的恶性循环。在高就业率之下,学生假就业,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无疑也是假教育。

个别现象

是否是个别现象?

针对一些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产生的“被就业”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回应说,教育部对高校出现就业率统计误差实行一票否决制,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是认真准确的,据教育部的了解,“被就业”的问题只是个别情况。那么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1.严峻的就业压力下高失业率不可避免

(1)社会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多年以来一直被我国政府看做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指标。因此,我国长期奉行GDP优先的发展战略,以为只要GDP增长上去了,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问题及其他各种社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是,发展经验标明,GDP固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但GDP的增长,并不能带来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GDP的增长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增加,会创造出相应的就业岗位。GDP每增长1%所带来的就业岗位的增加百分比被称作GDP的就业弹性。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每一个百分点GDP的增长能拉动就业增长0.3个百分点,也就是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万,上世纪90年代变成约0.2个百分点,只能增加200多万,进入新世纪以来,就成0.1了,只增长100多万,有时甚至下降到0.08,只提供80多万的就业岗位。而其他国家的就业弹性则把我国甩得远远的,2007年欧盟总就业弹性0.78,OECD国家0.48,一般发展中国家0.3-0.4。

那么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如何造成的呢?其主要根源在于我国投资拉动型的经济模式以及行业垄断的影响。首先,GDP的增长源于国家对铁路、公路、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巨额投资拉动,这些领域的企业大多数是央企,机械化程度高、垄断程度高,国家的巨额投入虽然较为充分的刺激了这些企业的产出能力,但却无法使这些企业产生人员招聘需求。其次,为了使尽可能少的人分享央企的垄断利润,从而使企业内部人员保持尽可能高的工资和福利,这些垄断企业在人员招聘方面更是设置非常高的门槛。最后,国家对央企的扶持,央企对国民经济的垄断,带来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即挤压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又消减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必然带来大量民营企业的倒闭。所谓的次贷危机给我国带来就业困难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次贷危机对我国就业问题充其量不过是雪上加霜而已。

(2)大学扩招带来学历的贬值。

200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仅仅为115万人,2009年毕业人数就达到了700万人。大学生数量增加如此快速再加上社会并没有增加多少白领岗位,必然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下降。大学毕业就应当找个好工作的传统观念,以及读大学的巨大投入,使得很多毕业生宁愿选择不就业,也不愿意委屈自己的自尊,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从这个角度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并不是高校靠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所能够解决的。

2.就业率低大学也很委屈

(1)千夫所指的大学

在支付了高额的学费后,家长和学生突然发现自己在教育上的投资,几乎不可能收回成本,于是愤怒自然就产生了。大学被指责教学和实践相脱离,不能教给学生赢得就业竞争的技能。但实际的情况是,大学并没有退化,而只是由于就业竞争的加剧,所有的人对大学的要求提高了。大学的水平再提高,也无助于解决国家层面的就业困难问题,只是继续加剧就业竞争,使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处于更不利一些的竞争地位而已。岗位不增加,大学在教学质量上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但是许多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应该由教育部负责,而教育部又认为应该由各个高校负责。于是,各种考核和评比成为教育部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以期通过这种方式缓解自身的压力。

(2)大学面临巨大的就业率考核压力

虽然大学的教学质量与国家层面的就业问题无关,却又与具体到某一高校的就业率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就业率高低关系到一个大学的招生与发展,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在教育部施压(就业率目标)社会逼迫(就业率低则不去报考)的条件下,高校有充分的动力和勇气去在就业率上冒险造假。

3.教育部很无奈

部分高校就业率造假,作为管理者,教育部有充足的理由去处罚这些高校。但是处罚的重了,没有了高校的造假,要达到每年既定的大学生就业率目标又实在没有把握。

这就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至于被就业是否是个别现象,仁者见仁吧。

发展趋势

“被就业”的现象并不只是2009年才产生的。有网友在看到相关帖子时恍然大悟“其实这种事儿很早就有了!我是大学扩招第一届的学生,现在工作已经好几年了,回头看见学校办出这样的事情,突然想起了我毕业时候的情景了”!而这种现象在2009年被广泛关注主要是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就业问题凸现出来,才令这种现象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因为目前世界经济仍然没有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此种现象势必还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

从国家层面看,2010年世界经济持续复苏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各国信贷规模仍然呈下降趋势,或只是微弱增长(只有中国信贷规模大幅度增长)。大多数金融机构需要继续处理不良资产。很多国家内需薄弱,来自政策支持和库存减少的动力将相继减弱。此外,主要发达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大幅度上升,由此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包袱日益加大。世界经济尽管正在逐步走出危机,但2010年要实现持续复苏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失业率上升与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初级产品价格波动、金融风险、全球经济失衡、经济政策风险。所以,没有完全走出经济低谷的社会必然导致“被就业”的事件继续发生。

国家人保部、教育部均表示“被就业”只是个别现象。而广大群众的关注、网友的质疑敦促这政府对这种现象的治理,当事大学生中的一部分选择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些都让这种现象不能持续、普遍发展。所以在未来几年之内,“被就业”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少,最后消亡。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