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

汉语汉字
衣(拼音:yī、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上衣,本义即上衣,古代下衣叫裳。后为衣服的总称。又引申为覆盖在或包在物体表面的东西。以上义读yī。由衣的作用引申出包裹、覆盖的意思,衣也有穿衣的意思,用作动词,读yì,衣是重要意符,从“衣”的字多与衣着有关。“衣”在左边时变作“衤”,如:衬、衫、袖、裙、被;在下边时仍作“衣”,如:袋、袈、裘、袭;在左下时也作衣,如:“裁”;在上边也作衣,如:裔;“衣”字拆开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中间插入一个字时“衣”大多作意符,如:衮、衰、亵、裹等。[3]
  • 中文名:衣
  • 拼音:yī,yì
  • 部首:衣
  • 五笔:YEU
  • 仓颉:YHV
  • 郑码:SRH
  • 笔顺:413534
  • 字级:一级(0520)
  • 平水韵:上平五微,去声五未
  • 注音:ㄧ,ㄧˋ
  • 笔画:6
  • 造字法:象形字
  • 结构:独体字,独体结构
  • 异体字:?
  • 统一码:基本区-8863
  • 四角:00732

字源演变

象形字。甲骨文的“衣”就像衣服之形,上部的“人”字形部分就是衣领;两侧的开口处就是衣袖;下端像衣服的下摆。金文的形体也基本上同于甲骨文。战国文字、小篆没有多大变化,只是下部的衣襟部分是向右拐。西汉末,在隶变过程中,某些笔画被平直、连接等,遂失去了象形性。汉代俗体,下半部分像两个人字,许慎分析衣“象覆二人之形”,可能就是受了汉代俗体影响。楷书形体则完全失去了衣服的样子了。

现代释义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例句

名词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或御寒的东西。

《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上衣。

《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蒙覆在器物或自然物表面的一层东西。

雍陶《罢还边将》诗:“新鹰饱肉唯闲猎,旧剑生衣懒更磨。”

茅盾《子夜》十七:“那杯子里的热牛奶刚刚结起一张薄薄的衣。”

指胞衣。

马愈《马氏日抄·番药》:“阿息儿,状如地骨皮,治妇人产后衣不下。”

〈文言〉指鸟类的羽毛。

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任诗》:“鱼惊尾半红,鸟下衣全碧。”

陆游《小园独立》诗:“新泥添燕户,细雨湿莺衣”。

〈文言〉昆虫的翅膀。

张耒《夏日》:“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文言〉通“殷”。商朝。

《礼记·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

(Yī)姓氏用字,参看“衣姓”。

动词

〈文言〉通“依”。倚靠。

《尚书·康诰》:“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

动词

〈文言〉穿(衣服)。

《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文言〉给人穿上衣服。

《诗经·小雅·斯干》:“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文言〉覆盖。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文言〉在物体表面包裹或涂抹。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①“衣锦还乡”的“衣”今读yī。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衣部】於稀切(yī)

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属皆从衣。

说文解字注

依也。

注:叠韵为训。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体者也。

上曰衣。下曰常。

注:常、下帬①也。

象覆二人之形。

注:孙氏星衍曰:当作二?。?,古文肱也。玉裁谓:自人部至此部及下文老部、尸部字皆从人。衣篆非从人,则无由次此。故《楚金疑义篇》作?,云《说文》字体与小篆有异。今人小篆作衣,乃是变体求工耳。下文表、袭、袤、裔四古文皆从?,则知古文从二人也。今人作卒字,亦从二人。何以云覆二人也。云覆二人则贵贱皆覆,上下有服而覆同也。於稀切。十五部。

【注释】①帬:同“裙”。

广韵

於希切,平微影‖衣声微1部(yī)

衣,上曰衣,下曰裳。《世本》曰:“胡曹作衣。”《白虎通》云:“衣者,隐,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蔽也。”又姓,出《姓苑》。

於既切,去未影‖衣声微1部(yì)

衣,衣著。於既切。又音依。一。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部】衣·康熙笔画:6·部外笔画:0

《唐韵》《集韵》《韵会》并於希切,音依。《说文》:上曰衣,下曰裳。《世本》:胡曹作衣。黄帝时人。《白虎通》:衣者,隐也。《释名》: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玉篇》:所以形躯依也。《类篇》:象覆二人之形。《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礼·玉藻》:衣,正色。裳,闲色。傅玄《衣铭》:衣服从其仪,君子德也。衣以饰外,德以饰内。

又丝衣,祭服也。《诗·周额》:丝衣其紑。

又《博雅》:寝衣,衾,?服也。

又《释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又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闲施一裆,以养心也。

又面衣。《晋书·惠帝纪》:尚书高光进面衣。

又耳衣。唐《边塞曲》:金缝耳衣寒。

又缀衣,掌衣服官名。《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

又白衣,未仕之称。《后汉·崔駰传》: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

又牛衣,编乱麻为之。即今俗呼为龙具者。《前汉·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

又垣衣,苔也。王融诗:垣衣不可裳。

又姓。《通志·氏族略》:见《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又人名。《高士传》:被衣,尧时人。蒲衣,舜时人。

又青衣,地名。《史记·彭越传》:处蜀靑衣。注:今为临卭。

又借服膺意。《书·康诰》:绍闻衣德言。

又《唐韵》於既切,读去声。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韵》:著衣也。《晏子·杂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汉·东方朔传》:身衣弋绨。

又《韵补》於斤切。齐人言衣声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谓欤。一作㐆。《通志·六书略》:卽衣字,从向、身。

考证:“《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谨照原文?改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