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病

蛲虫病

肠道寄生虫病
蛲虫病(enterobiasis)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片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世界各地流行极广,全世界感染人口300~500百万,我国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1]
    中文名:蛲虫病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enterobiasis 就诊科室:内科

简介

蛲虫是一种白色细小的线虫,最长者也不超过1.5厘米,外观很像是线头。蛲虫在人体肠道内寄生,一般病人肠内平均有成虫数10条,重者可高达数千甚至上万条。

大多数患儿在感染蛲虫后并无明显症状,仅在雌虫自肛门爬出体外产卵时引起肛门部位皮肤痛痒,尤以夜间为甚,往往可影响睡眠,并可因搔破局部皮肤而发生皮炎、失眠及遗尿等。有时雌虫也可进入阴道、输卵管及腹腔而引起阴道炎及腹膜炎。也可由于成虫在肠腔的回盲部寄生,病儿可产生恶心、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蛲虫病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约有40%的儿童感染蛲虫;即使是卫生条件较好的幼儿园,也有约10%的儿童有蛲虫感染。一般说来,以集体生活的儿童感染为高。

人体感染蛲虫有异体感染和自身感染两种方式。异体感染是通过被蛲虫卵污染的食品、玩具和异物等,最后经口感染,也可由鼻吸入空气中飞扬的蛲虫卵再吞入消化道而感染。自身感染是患儿用手在肛门附近搔痒,手被蛲虫卵污染,而后再经口感染。此外,幼虫还可在肛门周围自虫卵内排出,经肛门进入肠道寄生,这称为逆行感染。

由于蛲虫极易自身重复感染和相互传播,故单纯服药很难根治,必须采取集体治疗和家庭治疗相结合,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有效地控制蛲虫病。

病理

本病是由于儿童吞食了蛲虫卵发生的。儿童所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玩的玩具,都有可能沾有烧虫卵,当它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内就会形成蛲虫病。成熟的雌性蛲虫于夜间在病童的肛门附近产卵,因而引起奇痒,如果孩子伸手去搔抓肛门,他的手指及指甲上就会沾上一些蛲早卵。如果孩子吮吸手指,或没洗净手就拿东西吃,他就会再度受到感染。也会由污染的食物、水杯、床单及毛巾将蛲虫传到家人身上去。

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也可在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等部位寄生。虫体借助头翼、唇瓣的作用,附着在肠粘膜上,或在肠腔内呈游离状态。成虫以肠内容物、组织或血液为食。雌、雄虫交配后,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并向肠腔下段移行。当人睡眠后,部分雌虫移行到肛门外,因受温度和湿度的改变及氧的刺激,开始大量排卵,虫卵被粘附在肛周皮肤上。排卵后的雌虫多因干枯死亡,但少数雌虫可由肛门蠕动移行返回肠腔。若进入阴道、子宫、输卵管、尿道或腹腔、盆腔等部位,可导致异位寄生。

病原学

蠕形住肠线虫

病理改变:

虫体附着局部肠粘膜的轻度损伤,可致消化功能紊乱或慢性炎症,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若有异位寄生时,则可导致严重后果。较为常见的是由于雌虫侵入阴道后而引起的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等。如在腹腔、腹膜、盆腔、肠壁组织、输卵管等部位寄生,也可引起以虫体或虫卵为中心的肉芽肿病变。此外,在肝、肺、膀胱、输尿管、前列腺等处,也曾有异位性损害的报道。

流行病学:

蛲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体寄生虫病,国内各地人体感染较为普遍。一般存在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在集体机构(如幼儿园等)生活的儿童感染率更高的特点。儿童感染率在40%以上,但近年由于广泛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儿童的感染率及感染率均普遍下降。

诊断

如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经常奇痒,患儿夜间烦躁不安时,应注意有蛲虫病的可能,若能查到虫体、虫卵即可确诊。

一虫卵检查法:由于蛲虫特殊的产卵习性,粪便中虫卵检出的阳性率为5%以下。肛门外虫卵检查法有。

1.擦拭法:将棉拭子先置于消毒生理盐水中,用时拧干,擦拭肛门周围,在滴有50%甘油溶液的载玻片上混匀后进行镜检。也可应用牙签的扁头插入有50%甘油或1%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润,然后用其刮拭肛门周围皱褶,将刮拭材料用盖玻片刮下,涂在载玻片上滴50%甘油或1%氢氧化钾1滴镜检。

2.漂浮法:用棉拭子置于生理盐水中,挤干,擦拭肛门周围,然后将棉试子放入有饱和盐水的试管中,充分振荡使虫卵洗入盐水内,再漂浮集卵进行镜检。

3.透明胶纸粘拭法:早晨排便前用透明胶纸粘拭肛门周围皮肤,在显微镜低倍镜下检查,连续3次,阳性率可达79.4%。该法简单,适合普查时应用。

二虫体检查法:患儿入睡后1~3小时检视肛门,如有虫体爬出,可用镊子挟住入入有酒精的小瓶中保存。因为蛲虫不一定每晚都爬出排卵,需要连续观察3~5天。

治疗措施

由于蛲虫病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蛲虫病又极易自身感染、接触感染、吸入感染等。这样蛲虫病易广泛流行,以及在分布上具有儿童集体机械聚集性和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因此在治疗上应同时集体服药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一口服药物:阿苯达唑片(商品名称:史克肠虫清)是世界卫生组织及卫生部推荐的首选驱虫药。两片驱虫,不留虫卵。作为非处方药物,用药相对安全且有效!它通过让肚子里的寄生虫不能再吸收人体里的营养,导致它们没有生存的能量,最终会死掉的,能够有效杀死成虫和虫卵!当然,如果不舒服或病情严重最好的方法还是及早看医生。服用方法:口服。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2片,2岁以上儿童单纯蛲虫、单纯轻度蛔虫感染1片。甲苯咪唑(安乐士)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广谱驱虫药之一,口服后5%~10%的剂量以肠道收,绝大部分从粪便中排出,单剂1片(100mg),在2周或4周后分别重服1次。孕妇尽量避免使用。速效肠虫净(复方甲苯咪唑)除含有甲苯咪唑100mg外,还含有左旋咪唑25mg。成人2片顿服,1周后虫卵阴转率达98.5%。中药:使君子,去外皮,炒熟。日剂量每岁1g(一粒半),1日3次分服,共服3天。服后不能饮水,以免发生呃逆。若与百部等量服用则效果更佳。

二局部用药:①用2%白陈汞软膏,或10%氧化锌油膏涂抹肛门,既可止痒,又可减少自身重复感染。②用0.2%龙胆紫和3%百部药膏挤入肛门内少许,连续应用数天。③六神丸塞肛治疗:中药六神丸,7岁以下者5粒,8岁以上者10粒,每日1次,共5天,治愈可达97.10%。④灌肠法:食醋加水3倍,每晚直肠灌注50~60ml,连续3~5天。中药灌肠:生百部30g,乌梅15g,加水300ml,煎至100ml,用50~1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5~10次为一疗程。

常用药品

1.南瓜籽适量。将南瓜籽干炒至熟,儿童每早空腹吃50克,连吃三天。驱虫。用治蛔虫、晓虫、血吸虫、绦虫等各种寄考虫病。

2.食醋适量,睡前涂于肛周,连续1周。

3.苦楝子一枚。成熟苦楝子一枚,洗净,温水泡软去皮,睡前塞于肛门,连用五天。驱晓虫。

4.牵牛子6克,研成末,加白糖适量,晨起一次冲服。

5.使君子、雷丸各等份。先将使君子仁炒黄,和雷丸同研细末,装瓶备用,按年龄每岁1克,早晚分服,一天不超过20克,连服7天为一疗程。杀虫。治疗蛲虫病。

6.鸡肝一具(煮熟),莪术末3克,用鸡肝醮莪术末,晚饭前食服。

7.烟袋杆中焦油0.2毫升。睡前纳入肛门内。

8.雷丸适量。选用较大的,外皮深褐色者,研成细粉,每天服6~9克,连服三天为一疗程,停一周后再服一疗程,一般2~7天即有大量蛲虫排出。驱蛲虫。

9.鲜枇杷叶适量。枇杷叶除去背毛,洗净水煎,煮一小时,将药液过滤浓缩,每200毫升中含生药100克,于睡前及晨起空腹各服药液100毫升。用于小儿蛲虫病。

10.雷丸15克,二丑9克,大黄15克。上药共为细末,每次服9克,日二次,温开水送服,小儿用量减半,三天即愈。治疗蛲虫病。

11.韭菜根适量,捣为泥,睡前敷肛门。

12.雄黄3克,苦参3克,樟脑少许。上药共研细末,用布包成小团,浸蘸香油或食醋,于睡前塞入肛门,每晚一次,二、三次可愈。驱蛲止痒。用治蛲虫病肛周瘙痒者。

13.使君子、雷丸、蛇床子、鹤虱各等份。上药研细粉,蜂蜜为丸如小枣大,睡前一丸纳入肛门。驱晓虫。

14.大蒜20克,凡士林20克,共捣如泥,睡前取10克涂肛周。每日一次。

15.百部150克,川椒60克,苦参200克,明矾10克。上药加水500毫升,煮沸20~30分钟,过滤取汁备用。于睡前40毫升灌肠,儿童用量减半,2~4次可愈。驱蛲虫。

16.使君子肉10克,榧子15克,槟榔6克,萹蓄9克。上药水煎,空腹顿服,连服三剂。如不愈七日后再服。驱除蛲虫。

17.牵牛子适量。牵牛子焙焦研细面(勿使成炭)装瓶备用。小儿每次0.3~0.5克,成人每次5克,晨起空腹顿服,连服三天。服后大便变稀、增多或有轻微腹痛,停药即愈,勿需过虑,无其他副作用。驱蛲虫。

18.植物油少许。用棉签蘸取植物油,擦肛门周围,每日2~3次。驱蛲虫。

19.槟榔30克。槟榔打碎,加水500毫升,浸泡浓煎一小时,空腹顿服,连服三天。治蛲虫病。

20.豆腐500克,麻油120毫升,用麻油炒豆腐,晨起一次食服。

21.使君子仁炒熟,研粉,每岁每日1.2~1.5克,最大剂量20克,分3次服,连服3天。

22.将雷丸研成细粉,每天服6~9克,连服3天为1疗程,停1周,再服1疗程。

西药治疗

1.扑蛲灵,睡前顿服1次(服药后1~2天内大便可染红色)。

2.甲苯咪唑、双萘羟酸噻嘧啶、丙硫咪唑、驱蛲净顿服。

3.肛门周围临睡前涂以雄黄百部膏或2%白降汞软膏,有止痒的作用。

食疗

1.生葵花子120克,去壳吃仁,连吃1周见效。

2.生南瓜子120克,去壳研碎,开水调服,每日2次,每次1汤匙,连服7天。

3.使君子肉10~30枚,炒熟,发3次于饭前半小时嚼食,连服15天为1个疗程。

4.大蒜瓣,去皮捣烂如泥,加菜油少许调匀,临睡前涂肛门周围,第二日晨洗去。

病原学

一、蛲虫的形态:蛲虫属尖尾科、蛲虫属,成虫细小,乳白色线状。体前端两侧的角皮膨大形成头翼,角皮上有横纹。口囊不明显,口孔周围有三唇瓣,咽管末端呈球形。雄虫长约2~5mm,尾部向腹而卷曲,生殖器官管形,雌虫长8~13mm,尾端长而尖细,生殖器官为双管型。

虫卵无色透明,椭圆形,长50~60μm宽20~30μm,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一侧稍凸。卵壳厚而透明,由最内层的脂层及两层壳质层组成,壳质层有一光滑的蛋白质膜。虫卵自虫体排出时,卵内已有一个蝌蚪形的幼虫。

二、蛲虫的生涯史:成熟的虫卵被吞食后,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化,幼虫沿小肠下行至结肠发育为成虫。自吞食虫卵到发育为成虫,需要15~28天。成虫在小肠下段或大肠前端进行交配,雄虫即死亡随粪便排出。部分雌虫亦可随粪便排出。妊娠的雌虫在盲肠结肠移行,头部可钻入粘膜吸取营养,并可吸血。雌虫一般不肠内产卵,当患者熟睡时爬出肛门受到空气的刺激开始大量排卵,一条雌虫含约5000~17000个。排卵后的雌虫大都枯萎死亡。粘附在肛门周围的虫卵,在温度及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经6小时左右即可发育成感染期的成虫。

病理改变

虫体在肠内不同的发育阶段,可刺激激肠壁及神经末梢,造成胃肠神经功能失调。成虫附着于肠粘膜可引起局部炎症,雌虫穿入深层肠粘膜寄生后可引起溃疡、出血、粘膜下脓肿。在少数情况下蛲虫亦可侵入肠壁及肠外组织,引起以虫体(或虫卵)为中心的肉芽肿。蛲虫的异位损害侵袭部位非常广泛,最常见的是女性生殖系统、盆腔、腹腔脏器等。肺及前列腺的损害亦有报道。由于异位损害的器官不同,患者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及不同的体征,常常造成误诊。蛲虫肉芽肿的形成肉眼所见为白色中心微黄色的小结节。组织切片显示外层为胶原纤维的被膜,内层为一肉芽组织包烧着的中心坏死区,坏死区内有虫体或虫卵。

临床表现

一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瘙痒:是由蛲虫产生的毒性物质和机械刺激所产生,夜间尤甚,影响睡眠,小儿哭闹不安。由于奇痒抓破后造成肛门周围皮肤脱落、充血、皮疹、湿疹。甚而诱发化脓性感染。

二消化道症状:蛲虫钻入肠粘膜,以及在胃肠道内机械或化学性刺激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三精神症状:由于寄生虫在体内排出的代谢产物,导致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儿夜惊咬指等。小儿的异嗜症状,蛲虫病患者最为常见,如嗜食土块、煤渣、食盐等。

四其他症状:由于蛲虫的异位寄生所引起,如: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止发生腹膜炎。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洗肛门、勤换衣服、饭前便后洗手、不吸吮手指。患儿晚间睡觉,穿满裆的裤子。更重要是每天早晨用肥皂与温水清洗肛门周围,换下的内裤煮沸消毒,连续7--10天,此外要注意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家庭的环境卫生,用具、桌椅、地板应经常擦洗,用开水烫洗抹布,常洗晒被褥,保持室内清洁,勿使灰尘飞扬。对感染率大于50%的集体儿童机构或家庭内感染,可进行普查普治,7--10天后再重复一次,既有治疗价值又有预防价值。

准备食品及就餐前,当沏底洗手。剪短指甲,不咬指甲,不抓肛门周围。晨起洗澡以洗去夜间排在肛门周围的虫卵。每天换洗内衣、睡衣及床具,特别在洗澡后,换洗布类时应避免虫卵播散。病例开始治疗后的几天内,应每天清洗房间、教室、或工作室。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换衣,纠正吃手指的坏习惯。已有蛲虫病的小孩最好不要穿开档裤,不让手接触肛门,并连续2周用肥皂水及温水洗净肛门周围,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措施。服用噻嘧啶等驱虫药,并在肛周涂以白降汞软膏是目前常规治疗方法,但必须辅以上述措施,以防再感染。

防治方法、措施如下:

①勤晾晒被褥:对儿童使用过的被褥要勤晾晒,使虫卵死亡。

②勤换内衣裤:对儿童的内衣裤要每天更换,并把脏的衣裤,用开水烫洗,杀死虫卵。

③清洁肛门:要每天清洗肛门,使虫卵难以附着于肛门的皮肤上进行继续孵化。

④勤洗手,勤剪指甲:要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习惯,不给虫卵以任何机会进入人体。

⑤集体治疗:特别是在幼儿园等,过集体生活的儿童一个得病,要全体治疗,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蛲虫病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蛲虫的前列腺炎,坐骨直肠窝脓肿,尿道炎,皮下结节,异位寄生所引起的异位性损害,如: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止发生腹膜炎。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