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蜥

蛇蜥

蜥蜴目动物
蛇蜥(Ophisaurus)属于蜥蜴目、蛇蜥科、脆蛇蜥属,又称之为脆蛇蜥、土龙、金蛇、金星地鳝、碎蛇、蜥蛇,是一种无四肢的蜥蜴,外观似蛇,但不是蛇。外形上与蛇的显着差异是腹部鳞片,不是蛇才有的宽短的鳞片,而是有多行与背鳞相似的鳞片。体表复方形或菱形的鳞片,纵横排列成行。
    中文名: 拉丁学名:Ophisaurus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纲: 亚纲:蛇蜥 目:蜥蜴目 亚目: 科:蛇蜥科 亚科: 族: 属:蛇蜥属 亚属:脆蛇蜥蜴属 种:脆蛇蜥蜴 亚种:细脆蛇蜥 分布区域:大陆长江以南及台湾省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该物种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列为濒危保护等级。 中文学名:蛇蜥 别称:土龙;无脚杜定;无脚蛇蜥 英文名:Harti's glass lizard

外形特征

外形像蛇的原始蜥蜴。没有四肢,有外耳孔及可活动的眼睑,躯干长最大

约达20公分左右,尾长最大达躯干长之1.8倍,成体体色以褐色为主,或深或浅,并散有许多蓝斑;幼体之两侧边带有深色或黑色纵斑。

蛇蜥和蛇的主要区别

蛇蜥由于长期穴居四肢退化,通身细长如蛇。但它和蛇也有不同,蛇蜥和蛇的主要区别如下:

1.蛇蜥有具有可闭合的眼睑;而蛇没有。

2.蛇蜥身长的三分之二以上是尾巴;蛇的尾巴比身体短。

3.蛇蜥有外耳孔;蛇没有。

4.蛇蜥身体复满坚硬的方形鳞片,排列成环状,腹部鳞片小而多列;蛇腹鳞大而单列,在泄殖孔两边有后肢的残留痕迹。

5.蛇蜥尾巴容易自动断裂;蛇不会自己断尾。

栖息环境

数量稀少且生性隐密,不易见到,喜欢栖息于较潮湿的天然林底层的落叶堆或土中,偶尔会到较空旷的林道或路边晒太阳。主食蚯蚓、蛞蝓或甲虫的幼虫,一窝可生5颗革质卵。尾巴会自断。分布多集中在海拔1000到2000米之间,中、低海拔森林底层土壤中。

种群分布

蛇蜥科有10~13属90~110多种,可以分成4个不同的亚科,两个亚科的

成员四肢健全,另外两个则没有四肢而外形似蛇或蚯蚓。四肢健全的两个亚科为侧褶蜥亚科(Gerrhonotinae)和肢蛇蜥亚科(Diploglossinae),均限于新大陆。侧褶蜥亚科有近40种,分布于加拿大西南部到美洲热带地区,其中在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种类最多。侧褶蜥为树栖或陆栖,树栖的成员有可以缠绕的尾。肢蛇蜥亚科有3属37种,其中很多种类生活于加勒比海诸岛,其它美洲热带地区也能见到。肢蛇蜥亚科成员多体型似石龙子,四肢细小,其中南美洲的缺肢蜥(Ophiodes)只有不发达的后肢,外貌与蛇蜥亚科的成员有些类似。蛇蜥亚科(Anguinae)是所有无足蜥蜴中最著名的,分布广泛,除了北美洲外,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也能见到,是本科唯一可见于旧大陆的代表。蛇蜥亚科中拥有本科体型最大的成员,其中棕脆蛇(Ophiasuarusapodus)身长可达1.4米。另一个无足的亚科是蠕蜥亚科(Anniellidae),仅以分布于美洲加利福尼亚州的北蠕蜥(Anniellapulchra)(如图)和墨西哥加利福尼半岛的南蠕蜥(Anniellageroniensis)为代表。蠕蜥身体很小,穴居似蚯蚓,有活动的眼睑但没有耳洞。蠕蜥亚科常被升级为独立的科。

繁殖

蛇蜥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蜥蜴,它们在春天交尾;一窝可生5颗革质卵,幼仔出生在夏末,通常有6至20只。在人工饲养下,观察到五龄以上才开始交配产卵,交配时间为5月中旬到6月中旬。7~9月产卵4~14枚于枯叶堆下浅洼中,卵乳白色,彼此粘连或分散,雌蜥有不定期盘卷卵堆上的习性;若将卵移开,雌蜥会以头将移开的卵用头顶回"巢"中。当气温在17°~18℃,约30~40天可孵出仔蜥,全长30~40mm。

栖地分布

分布于长江以南多数省(区)以及台湾,在台湾都只有零星的发现纪录,但本岛海拔500至2000公尺左右的山区都有其分布。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

生存现状

重庆缙云山首次发现蛇蜥

2014年5月,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期首次发现蛇蜥,该物种被《中国濒危

动物红皮书等级》列为濒危保护等级。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职工王二志在巡山护林途中,发现一条方形的蛇,并拍到珍贵的照片,经联系重庆自然博物馆黄永昭、西南大学王志坚等两栖爬行动物专家鉴定,该物种为蛇蜥。专家称,蛇蜥中国国内仅2种,脆蛇蜥Ophisaurusharti和细脆蛇蜥Ophisaurusgracilis,主要分布于大陆长江以南及台湾省。该物种已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重庆市林业局称,蛇蜥物种的发现,丰富了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名录,也为当地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依据。

养殖与价值

蛇蜥适合做宠物养殖,改善其为数不多的濒危品种。更因其:行动不快,不咬人,吃虫子的,没有毒,适合爱好养殖冷血动物的人士。

蛇蜥具有很大的养殖空间,日常饮食以觅食蚯蚓及昆虫为主,蛇蜥蜴属于夜行性蜥蜴,常栖于土质疏松、湿度不大的农耕地及其附近,喜好潜伏于洞穴内或松软土中。饲养要求土壤湿松,容易钻空的泥土,推荐沙瓤椰土保湿性好成型。对于养殖蛇蜥的土地不可再种植农作物,因蛇蜥习性好乱钻,致使种植物会全部倒栽。

环境要求:湿度80%,温度24左右,垫材15厘米。蛇蜥需要的空间大,饲养箱高度超过50CM,或者加盖以防越狱。

为了捕食蛇蜥会爬小型的灌木或者树桩,也利于观赏,蛇蜥蜴靠嗅觉和眼睛只看得到会动的物体,但由于蛇蜥蜴吃食的时候很难下咽,因此喂食需看蜥蜴的体型。吃食时最忌打扰,打扰后会像蛇一样吐出。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