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

蚯蚓

无脊椎动物
蚯蚓又名地龙,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有“生态系统工程师”的美称。蚯蚓(earthworm)是环节动物之一,世界上有蚯蚓3000余种,中国亦有200多种。全国广泛分布的有环毛蚓、爱胜蚓、异唇蚓、杜拉蚓等品种。蚯蚓属于营腐生生活动物,主要分布于亚洲、南美洲等。蚯蚓身体呈圆筒状,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蚯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蚯蚓繁殖迅速,营养丰富,食性杂,人工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蚯蚓可作为珍贵药物治疗多种疾病,还可以用作高蛋白食品和饲料。蚯蚓挖穴松土、分解有机物,为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良好条件,在消除公害、土壤改良、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许多国家利用蚯蚓来处理生活垃圾、有机废物和净化污水。蚯蚓通过取食、消化、排泄(蚯蚓粪)、分泌(粘液)和掘穴等活动对土壤过程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作贡献,是对多个决定土壤肥力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主要是蚯蚓、螨和蚂蚁)之一。
  • 中文名:蚯蚓
  • 拉丁学名:
  • 别名:地龙
  • 界:动物界
  • 门:环节动物门 Annelida
  • 亚门:
  • 纲:寡毛纲 Oligochaeta
  • 亚纲:
  • 目:单向蚓目 Haplotaxida
  • 亚目:
  • 科:正蚓科 Lumbricidae
  • 亚科:
  • 族:
  • 属:正蚓属 Lumbricus
  • 亚属:
  • 种:
  • 亚种:
  • 分布区域:海洋、沙漠和终年冰雪区极为少见,其它生态系统均有分布。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护级别:
  • 常见生物:环毛蚓,红蚯蚓,土蚯蚓(地龙)
  • 形态特征:身体呈圆筒状,两侧对称

形态结构

身体分节但不分区,疣足退化,体表具刚毛。雌雄同体,生殖腺1-2对,有体腔管起源的生殖导管,性成熟时体表出现环带(clitellum),交配时可相互授精,卵产于环带中,脱落后形成卵茧,直接发育。刚毛简单,8个,有时很多,排成环状,精巢1-2对,一般在10-11节,雄性生殖孔一对,位于后精巢之后2个或更多的体节上,即在14节之后。卵巢一对,位于第13节,环带较厚,卵黄较少。

中国已应用分析染色体组型方法鉴定蚯蚓,赤子爱胜蚓的染色体2n=22,与人工养殖的蚯蚓“太平二号”和“北星二号”完全相同。

体壁的结构由角质层、表皮细胞、环肌及纵肌组成,肌肉层内为体腔膜。表皮细胞中有发达的腺细胞,可以分泌粘液湿润皮肤,以利于在土壤中运动。

运动方式为蠕动收缩。几个体节成为一组,一组内纵肌收缩,环肌舒张,体节则缩短,同时体腔内压力增高,刚毛伸出以附着。而相邻的体节组环肌收缩,纵肌舒张,体节延长,体腔内压力降低,缩回刚毛。每个体节组与相邻的体节组交替收缩纵肌与环肌,使身体呈波浪状蠕动前进。蚯蚓每收缩一次可前进2-3cm,收缩方向可以反转,因此可做倒退运动。

体腔发达,同时还被发达的隔膜分割成按节排列的体腔室。隔膜上有小孔及括约肌,以控制体腔液由一个体节流入另一个体节。体壁肌肉收缩时,隔膜肌可以调节体腔内的压力,协助体节的延伸。身体背中线节间沟处有背孔一个,排出的体腔液可使体表湿润。体腔中还包含有体腔细胞、蛋白质及悬浮的其他颗粒。

生理特征

食性

腐食性。它们以腐烂的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吞食土壤及砂粒,以获取其中的有机物质。蚯蚓消化道为一直管,口位于围口节上,口后为一很小的口腔,口腔后为咽,咽不能伸出。咽壁具发达的肌肉,形成球状,有泵的抽吸作用。蚯蚓咽壁上还有大量的肌肉纤维连接到体壁上,以至形成一肌肉质盘,包在咽的周围,以增强其抽吸作用。咽壁内有发达的单细胞腺体,它所分泌的粘液可使食物颗粒粘结,其中含有蛋白酶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有的种类咽发生几度紧缩,以致形成几个咽球。咽后为窄长的管状食道。陆生种类的一个特征是食道上有一对或几对钙腺位于食道两侧,是由食道壁内陷形成的一种腺体,它可分泌钙质,以减少体内随食物进入的过多的钙,并通过控制离子的浓度以维持体液与血液的酸碱平衡。水生种类不存在钙腺。食道之后形成嗉囊及砂囊,前者是一薄壁的囊,用作食物的暂时贮存,有的种类嗉囊不发达或缺乏。后者是一厚壁的囊,内表面有一层厚的几丁质层,用以研磨食物成为细粒。砂囊后为管状的胃,胃上有丰富的血管及腺体。胃后为肠,它纵贯其余体节,是其消化及吸收的主要场所。肠的前端上皮细胞能分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等以进行食物的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由血液送到全身。蚯蚓的肠的前端还形成一对发达的盲肠,环毛蚓盲肠在第26节处,盲肠内有发达的腺体,也是消化的重要场所。肠道中段背中线处内陷形成盲道,以扩大消化及吸收面积。肠壁的外周体腔膜细胞改变成黄色细胞,或称黄色组织,它在物质的中间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即它是脂肪及糖元合成及贮存的中心,同时也能使蛋白质脱氨基而分解成氨及尿,有一定的排泄作用。黄色组织是由于细胞内黄绿色脂类内含物的存在而成为黄色,这些细胞也可以转变成油细胞而被释放到体腔液中。肠的后端少数体节为废物的贮存处,内含蚓粪,最后由肛门排出体外。

呼吸

通过体表的气体扩散而进行呼吸作用。蚯蚓没有呼吸器官,而是由于体表分布有大量的微血管网,在皮肤潮湿的情况下,很容易的进行气体的交换。蚯蚓的血浆中溶解有丰富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很容易与氧结合及释放出氧。有人报导正蚓所利用氧的40%是由血浆中的血红蛋白进行传递的。

循环

血管系统的结构较复杂,例如环毛蚓在消化道的背面有一条背血管。由于血管管壁的肌肉较发达,管内尚有瓣膜,靠其波状收缩,迫使血液由后向前流。背血管及心脏决定着血液的流向,背血管中的血液流到身体前端后,一部分血液分布到食道、咽、脑等处,大部分血液经过4对心脏流入腹血管。心脏中也有瓣膜,可以有节奏地跳动,也起控制血液流向的作用。腹血管位于消化道腹面,不能搏动,腹血管中的血液由前向后流,腹血管在每个体节都有血管分支,分布到体壁、肠道及肾管等处,在那里形成微血管网。经过气体及物质的交换之后,前14节的血液流入消化道两侧的食道侧血管,14节之后经交换后的血液流入腹神经之下的神经下血管。食道侧血管与神经下血管是相连的,血液也是由前向后流。神经下血管中的血液再通过每节一对的壁血管流回背血管,背血管也接受肠血管的血液。如此循环,完成物质的传递功能。

排泄

除了两端几个体节之外,其余每个体节都有一对后肾为其排泄器官。后肾的结构相似于多毛类,具漏斗状带纤毛的肾口。肾管很长,每节的肾管穿过体节后端的隔膜后盘旋,在肾管周围有腹血管分出的血管网包围,肾管的后端变粗形成膀胱。后肾主要通过肾口在体腔中收集代谢产物,同时由于血管网的包围也能主动收集来自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回收有用的盐离子及水分。排泄物主要是氨和尿素,最后形成比体腔液及血液低渗的尿,在每个体节腹侧面经肾孔排出体外。后肾对水分及某些盐类有重吸收作用。但环毛蚓没有这种每节一对的典型后肾,而是在每个体节内有为数极多的小肾管,其数目可达数百个。每个小肾管的构造与大肾管相似,它们分布在体壁的内表面、隔膜的前后壁以及咽头食道上。其中体壁小肾管开口于体外,隔膜及咽头小肾管开孔到肠道,因此其排泄物经肠道肛门而排出体外。排泄物经过肠道时,其中的水分被吸收,因此有利于它们在干燥条件下生存。有些蚯蚓在干燥条件下可钻入土下3米深处,停止活动,即使体内水分丧失70%也不致死亡。而一旦解除干燥,又能很快地恢复活动。

神经与感官

具典型的链状神经系统。神经结构脱离上皮,而位于体壁肌肉层之内,即体腔内。脑位于第三体节咽的背面,由脑发出神经到口前叶及口腔等,在围咽神经环及腹神经索连接处形成咽下神经节,由它发出神经到前端体壁上。咽下神经节是其运动及反射的控制中心,并控制整个腹神经索,脑仅控制身体的协调。实验证明摘除脑,其运动不受影响,但不能协调改变了的环境。如破坏咽下神经节,则所有的运动都停止。咽下神经节之后为神经链,每体节的神经节分出三对神经到体壁、内脏肠道等处,其中包括感觉纤维及运动纤维。

蚯蚓具有简单的反射弧,它包括三种神经元:(1)感觉神经元,其细胞体位于体壁表皮细胞中,它感受刺激后经神经纤维(也称传入纤维)到达中枢(神经节内)。(2)联络神经元,其整个细胞均在神经节内,它接受感觉神经传入的冲动,再传递到运动神经元。(3)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中枢内,其神经纤维(也称传出纤维)传出冲动到效应器,如肌肉、腺体等。各种神经元之间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突触,这种感觉细胞感受刺激使效应器产生反应,如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就是一个反射。一个体节的收缩可通过反射作用引起相邻体节的收缩,以致形成部分体节的收缩波。在神经索中有巨大神经纤维,一般5条,其中3条显著,位于神经索的中背部。中间的一条巨大神经向尾端传导冲动,两侧的两个巨大神经纤维向头端传导冲动。另两条不显著,彼此分离,位于神经索的中腹部。巨大神经传导冲动的速度数倍或十几倍于普通神经,因此当身体的任何一点受到刺激,通过巨大神经纤维的传导都可引起所有体节同时收缩,以迅速逃避或隐藏于穴中。有报导证明,正蚓的脑中发现有神经分泌细胞,它所产生的分泌物具有激素的性质,能调节身体水与盐分的平衡,也能调节生殖活动。由于在土壤中钻穴生活,感官不发达,无眼,其感觉功能主要是由分散于表皮中的感觉细胞来完成。例如一些感觉细胞聚集在一起,在皮肤表面形成小的突起,或成堆的感觉细胞形成一结节,并伸出长的突起到体表,这种感受器可能有触觉及化学感觉的功能。这些结构主要分布在身体的前、后端及腹面两侧。表皮内还有独立的光感受细胞,呈晶体状,具突起进入上皮下,并与脑神经分支相连,它对光的强弱有反应,主要分布在头、尾两端的背面,所以蚯蚓趋向弱光,回避强光的本领是与光感受细胞联系在一起的。此外,体壁上还分布有丰富的神经末稍,也有触觉功能。

生殖与发育

有性生殖,雌雄同体。有明确的生殖腺,且仅限于有限的几个体节之内。生殖细胞来自体腔隔膜上的上皮细胞,例如环毛蚓具有二对精巢囊,分别位于第10,11体节内,每对精巢囊的后方各有一对由体腔隔膜形成的贮精囊,位于第11,12体节内,并与精巢囊有小孔相通。当精细胞在精巢囊中形成后,需在贮精囊中发育成熟,然后再回到精巢囊中,经其中的精漏斗进入输精管。每侧两条输精管紧密并行,穿过数个体节后至第18节与前列腺管汇合,并由雄性生殖孔开口腹面两侧。生殖孔的周围有前列腺,它的分泌物有滋养精子和帮助交配的作用。雌性生殖系统包括一对卵巢,位于第13节,经卵漏斗进入很短的输卵管,以共同的雌性生殖孔开口在第14节的腹中线上。与雌性生殖系统相关的还有2-3对受精囊,位于第6-9节内,每一囊在后一体节腹面节间沟处单独开孔,用以贮存交配后的精子。与生殖相关的结构还有环带,它与性成熟相关,仅在性成熟时出现。它是由相邻的几个体节体壁的上皮细胞膨大、并分布有大量的单细胞腺体所形成。例如环毛蚓包括三个体节(第14-16节),正蚓有6-7个体节形成。蚯蚓的环带中有粘液腺、卵茧分泌腺及白蛋白腺,它们的分泌物分别具有协助交配、形成卵茧、分泌白蛋白使卵悬浮于卵茧中,并获得营养等功能。虽为雌雄同体,但仍需交配受精。交配时两个虫体的前端腹面以头、尾相反的方向相互吻合,大多数是以一方个体的雄性生殖孔对准另一方个体的受精囊孔,这时环带可分泌粘液使虫体连接在一起,体表的刚毛也使虫体相连。然后相互赠送精子,每个受精囊装满对方的精子约需1.5小时。正蚓的交配不同于上述的环毛蚓,因为它的环带是在雄性生殖孔之后而不是雄性生殖孔之前,所以交配时是以环带对准对方的受精囊孔,精子排出后,沿着环带分泌的粘液沟游动一定距离后再到达受精囊孔,经2-3小时后完成授精,随后两个个体各自分开。交配数日后,卵开始成熟。这时环带向外分泌粘液,并包围环带,凝固后形成茧管,环带再分泌白蛋白,成熟的卵排入其中。这时环带与茧管彼此分离,随着虫体的蠕动,茧管逐渐前移,当移到受精囊孔所在体节时,精子由该孔注入其中。当茧管完全脱离虫体后,其外层的粘液物分解将两端封闭,形成卵茧,卵在其中受精。卵茧呈卵圆形,淡黄色,其中有卵粒1-20不等。在生殖季节内数日后即可产生一个卵茧,连续不断可形成多个。受精卵在茧中发育,茧中的白蛋白为胚胎提供丰富的营养。蚯蚓均直接发育,受精卵经不等的完全卵裂形成中空的囊胚,经内陷法形成原肠胚,由端细胞形成中胚层带,裂腔法形成体腔。发育进行的时间因种而异,由一周到数月不等。环毛蚓需2-3周,正蚓需12-13周。寿命由一年到数年。正蚓有的可生活长达6年,一般一年后性成熟。

分布

世界上大多数生态系统中都有蚯蚓存在,但海洋是蚯蚓的天然屏障,沙漠区和终年冰雪区也很少见。

它们主要在土壤的表层分布,那里有机质比较丰富。土壤的结构、酸碱度、含水量、通气性等都是限制其分布及数量的因素。

生态类群

全球已记录的陆栖蚯蚓有12科,181属,约4,000种,中国已记录的有9科28属306种。

依蚯蚓的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蚯蚓一般被分为3种生态类群,即表栖类(epigeic)、内栖类(endogeic)和深栖类(anecic),不同生态类群的食性和习性迥异。内栖类又常被分为多腐殖质类(polyhumic)、中腐殖质类(mesohumic)、贫腐殖质类(oligohumic)和内-深土栖类(endo-anecic)等。三种生态类群并没有明显的分类学上的界限,经常有一些过渡类型出现,如表-内栖类(epi-endogeic)和表-深栖类(epi-anecic)。蚯蚓生态类群的概念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Rómbke等认为蚯蚓生态类群可用于土壤分类和评价。

常见蚯蚓

如雄性生殖孔开口在第15节环带前的正蚓(Lumbricus)、爱胜蚓(Eisenia)、异唇蚓(Allolobophora);雄性生殖孔开口在第17节的寒宪蚓(Ocnerodrilus);雄性生殖孔开口在第18节的巨蚓(Megascolex)、环毛蚓(Pheretima)、微蠕蚓(Microscolex)等。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毛里巨蚓(Megascolex mauritii)(属巨蠕蚓科(Megascoleci-dae)和无锡微蠕蚓(Microscolex wuxiensis)(属棘蚓科Acanthodrilidae)为中国著名的发光蚯蚓。

养殖技术

环境要求

温度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0℃以下死亡,0-5℃进入休眠状态,10℃以下时活动迟钝。蚯蚓最适宜的生存温度为20-27℃,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时生长停止;40℃以上时死亡

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所以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以上,防止水分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因而饲料的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为宜。

酸碱度(pH值)

蚯蚓生长在pH值6-8的范围内较好,且产蚓茧最多。

通气

蚯蚓是靠大气扩散到土壤里的氧气进行呼吸的,土壤通气越好,其新陈代谢越旺盛,不仅产蚓茧多,而且成熟期缩短。

食物

投喂食物不足或质量不高会使蚯蚓间争食,导致生殖力下降,病虫害蔓延,死亡率增加,部分蚯蚓逃逸或生长缓慢。

养殖方法

盆养法

此法饲养简便。容易管理,操作方便,饲养条件易于控制。试验数据测定方便,适于室内进行试验研究的小规模饲养。饲养容器可以选用花盆、塑料盆及其他废旧陶瓷器。盆养时,饲料高度要求为盆高的3/4,饲养量以100-200条,盆为宜。由于盆体较小,盆内的温湿度易受环境影响。因此,为了保持盆内湿度适宜,防止盆内饲料干燥以及温度变化较大,可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用塑料薄膜覆盖盆口,并经常喷水;或为了调节盆内的温度,盆的摆放位置可以随着外界气温变化经常移动。此外,盆养的饲养时间不宜太长,以30-60d为宜。

箱筐饲养法

箱筐的制作材料有木材、竹、荆条、藤条、塑料等,但是木制、竹制的箱筐容易受湿腐烂,故最好采用塑料。饲养箱可采用以下几种规格(长×宽×高):60cm×30cm×20cm、60cm×40cm×20cm、60cm×50cm×20cm、60cm×20cm×30cm、60cm×40cm×30cm。蚯蚓饲养量一般为5000-10000条/箱,饲养规模较大时,可采用立体箱式饲养,即将箱层叠45层。为了便于手提操作,箱体两侧要有对称的拉手把柄。每个箱筐的底部和侧面还要有直径0.7-1.2cm的排水和通气小孔,小孔总面积可占箱底或箱侧的20%-30%。为使箱内通气良好,箱内装料不宜太多,堆放高度约16cm即可,这个高度也不会使饲料干燥,有利于地龙的生长繁殖。这种饲养方法占地面积少,使用人力少,管理方便,生产效率较高。

池养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室内外饲养,国内多采用此法饲养蚯蚓,用红砖砌成的饲养池规格(长×宽×高)为2.0m×1.0m×0.2m。为了保持通气,池的内外壁不要涂抹水泥或石灰。池底要打实铲平,采用水泥或泥地面。养殖床放入含水量60%的腐熟混合饲料,多余的水分可由池的四角底部的小1:5渗出。并用塑料网或铁丝网将洞口盖住,以防蚯蚓外逃或有害动物入侵。饲养量较少时,可把池分隔成若干个小池,既便于饲养管理,又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一般每个池放养1000-2000条。可以选择旧猪房、鸡舍作为室内饲养池,必须保持室内阴暗、潮湿,且通风良好,以免影响蚯蚓的生长繁殖。

土沟饲养法

土沟饲养法必须选择背光、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如养鱼、养鳖、养青蛙等饲养场内或周围,或者甘薯、白菜、玉米等作物的农田中。沟的规格(长×宽×高)为100cm×60cm×40cm。为了防止地面水流入,土沟周围必须修筑土埂,土埂高度以高出地面20cm为宜。打实沟底和四壁后,放入高30cm的饲料,再放入3000-5000条蚯蚓。为了防止日晒雨淋,应在饲料上铺一层杂草,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定期喷水保湿。这种方法投资少,收效大,适于供给家禽、鱼、鳖、青蛙的动物性饲料。

垃圾饲养法

这种方法在日本、美国和中国台湾已被广泛应用,收效很大。利用垃圾饲养地龙,既可以处理生活垃圾,又可以收获蚯蚓和得到蚓粪。先筛选垃圾,去除对地龙生长繁殖有害的金属、塑料、玻璃、石头杂木等,将堆沤发酵分离出来的有机物作为饲料放入沟内、池内用来饲养地龙。

地槽养殖

在房前屋后选择地势稍高、不积水的地方,挖长3-4m、宽1m、深0.3-0.4m的槽,底层放腐熟的混合饲料,浇水后放入蚯蚓1000-2000条,表层用麦秸或稻草覆盖,经常浇水,保持适宜湿度。

架式养殖

用木架或铁架分4层养殖,每层可放塑料箱或木箱(规格为60cm×48cm×15cm),每箱放10kg腐熟的混合饲料,保持含水量60%-70%,放入蚯蚓300-500条。

病虫害防治

蚯蚓抗病力很强,只要环境合适,一般很少生病,但抗虫害的能力一般。在蚯蚓的饲养过程中,养殖户只要精心管理、科学喂养、提前预防,都可获得成功。

食盐中毒

此症发病急,经激烈挣扎后很快麻痹僵硬,色泽趋白。防治方法:立即清除发病基料,并用大量净水清洗,面积大且严重的可把基料连蚯蚓一同浸入净水中,待蚯蚓不挣扎时取出蚯蚓待自然苏醒后放上新鲜基料重新饲喂。

胃酸症

本病表现蚯蚓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短粗、转圈爬行或钻到底部不食不动,全身变白死亡,有断节现象。防治方法:立即掀开蚓床覆盖物通风,同时喷洒苏打水或1%新鲜石灰水中和。

缺氧症

本病蚓体色灰暗无光、体弱、行动迟缓,是缺氧所致。防治方法:揭去蚓床覆盖物通风、检查基料干湿程度并调整到目的干湿度改用腐熟好的基料饲喂。

病害

蚯蚓的病害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三大类。生产中要经常观察群体发育情况,只要发现体软或体硬、变色、有恶臭味、体色异常的个体应及时淘汰,群体发病的要整体淘汰。实践证明采取适当降低蚓群密度,勤除薄饲,分期饲养,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等措施,是提高蚯蚓抗病能力获得高产的关键。生产中应在饲料中添加0.01%土霉素或定期用0.01%土霉素喷洒饲养床面。

采集

灌水捕捉法

蚯蚓怕积水。可用灌水方法使蚯蚓出穴时捕捉,还可利用春耕时在水田里捕捉。

堆料诱捕法

把已经发酵熟透的饲料,堆放在要诱取蚯蚓的地方(如田边、菜园),堆高为30-40cm,宽40-50cm,长度不限,一般堆置3-5d就有蚯蚓聚集。如果加50%泥土混合发酵作饲料,诱捕的效果更好。

挖掘法

用翻地钉耙挖土捕蚓,方法简单,但效果较差,此法适于小规模养殖。

化学捕捉法

用15%高锰酸钾溶液7L/m2,或0.55%甲醛溶液13.7L/m2洒于采集蚯蚓的地方,蚯蚓很快会爬到地面上来,采集极为方便。

干燥和粉碎

收获的蚯蚓除鲜蚓直接利用外,就必须干燥、粉碎备用。干燥的方法有烘干、晒干、风干和冷冻干燥等,干燥后的蚯蚓应及时粉碎包装,可长期保存,同时能像鱼粉一样按一定比例添加到各种动物的基料中,易于动物食用。

蚯蚓粪的处理

蚯蚓粪的处理包括:蚓粪的收集、过筛、干燥、包装、贮藏、运输等,一般多采用自然风干。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利用蚯蚓自身的酶系在一定条件下使之自溶,得到蚯蚓自溶液,提取率一般为75%以上,蛋白质占干重的56%-65%,游离氨基酸含量50-70g/L,含10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上述指标均高于大豆蛋白。蚯蚓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特别是具有抗癌、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养颜等作用的亚油酸含量更高,非常适应现代人追求的营养时尚,还具有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十三羧酸。以农副产品为饲料养殖的蚯蚓可作为高营养的安全食品资源。

药用价值

蚯蚓体内含地龙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自古即入药。

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称为地龙,是一味中药。

【性味与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水肿尿少。

【用法与用量】5-10g。

经济价值

蚯蚓在土壤中穿行,吞食土壤,能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经过蚯蚓消化管的土壤,排出成蚓粪,含有的氮、磷、钾的成分较一般土壤高数倍,是一种高效有机肥料。蚓粪又可增加腐殖质,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起很大作用,有人估计林地或果园每年由蚯蚓形成的土壤团粒结构每公顷达47t-170t,增加氮素75kg-125kg。同时蚯蚓还可将酸性或碱性土壤转化为近中性。蚯蚓含蛋白质较高,其含量约占干重的50%-65%,含18-20种氨基酸,其中10余种为禽畜必需的。故蚯蚓是一种动物性蛋白添加饲料,对家禽、家畜、鱼类的产量提高效果明显。蚯蚓体内含地龙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有解热、镇静、平喘、降压、利尿等功能,自古即入药。蚯蚓吞食土壤和有机物质的能力很大,可利用蚯蚓处理城市的有机垃圾,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可化害为利,抑制公害。各国都兴建养殖蚯蚓的工厂,繁殖蚯蚓,处理废料,生产有机肥料。蚯蚓又有聚集土壤中某些重金属的能力(镉、铅、锌等),可收集蚯蚓处理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达到减轻污染的目的。蚯蚓加工后可制作食品,国外有利用蚯蚓制饼干、面包等。

影响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有三:消费者、分解者和调节者。通常认为,它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并不重要。进入分解子系统的能量一般只有3–6%被蚯蚓消耗;但若加上它在排泄物和蚓茧中所耗的能量,蚯蚓在系统能量传递中的作用会更大。蚯蚓通过取食、掘穴和排泄等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特性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也反过来影响蚯蚓本身。蚯蚓及其活动在其体内外形成众多的“蚓触圈”,即蚓丘、洞穴、滞育室、地上和地下排泄物,从而对土壤孔隙、团聚体的形成,成土作用和凋落物破碎等过程产生影响。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1)对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等关键过程的影响。

蚯蚓体内富含各种酶使其具有转化改造有机质的特殊能力,并使土壤矿物发生一定程度的分解,转化为植物易于利用的氨、碳酸、尿素、尿嘌呤以及速效性的磷钾矿质养分等可给态化合物。富含可溶性氮、磷、钾的蚓粪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蚯蚓处理后的城市生活垃圾肥效明显提高。

(2)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蚯蚓活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善、对土壤腐殖质的富集、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分解有机物、促进C、N、P循环等作用都有利于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蚯蚓繁殖能力强、繁殖周期短、消化系统发达,其翻土量不容忽视,大大促进土肥相融;同时,经蚯蚓肠道转化而成的大部分营养物质与土壤密切复合,排后,变成土壤中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团粒结构。这些团粒结构,具有疏松、多孔,水稳性强、有效养分多的特点,提高了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蓄水保肥能力、水资源利用效率。

(3)与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动物的相互作用。

蚯蚓对微生物的群体结构、数量、活性、分布具有重要调节作用。通过蚯蚓肠道加工后,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和群体的数量显著增加对有机残落物的机械破碎与消化分解作用蚯蚓会弄碎落叶和影响土壤微植物群。蚯蚓与微生物一起对有机质的腐殖质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蚯蚓食性广、食量大,对落叶的机械破碎量相当可观。

(4)环境指示作用。

蚯蚓是良好的土壤环境指示生物,可用于评价土壤中化学污染物的生态毒性,是检测土壤环境的靶标生物。

另一方面,蚯蚓活动也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有害的效应,如:

(1)蚯蚓将地表凋落物移走或埋入土中,蚓粪在地表的覆盖等都可能会增加水土流失;

(2)蚯蚓也可能传播杂草种子或动物病原菌;

(3)蚯蚓的活动在提高氮矿化的同时,容易造成氮的流失。

蚯蚓对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等关键过程的影响,受蚯蚓生态类群、种群大小、植被、母岩、气候、时间尺度以及土地利用历史的综合控制。时间尺度的影响比较特别,如短期内蚯蚓的活动会提高碳的释放和氮的淋失,但从长远看,蚯蚓活动及其产生的大量微团聚体对土壤有机质有保护作用,有利于碳、氮在土壤中的长期储存。同理,蚯蚓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也因地而异。在人为干扰很少的地方,蚯蚓入侵造成的破坏会小得多。对蚯蚓入侵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好地了解蚯蚓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机会。

保护

2022年,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通知,组织排查整治非法捕杀野生蚯蚓行为,促进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