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螈目

蚓螈目

脊索动物门动物
蚓螈目(Gymnophiona)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的1目。种属分布:已知160余种,下分隶6~7科30余属。蚓螈目是两栖纲中体形最为特殊的一个自然类群。体形氏圆柱状,有头、躯、尾。尾汲短或无;全无四肢,体表有环缢纹,外形象蛇和蚯蚓,因此有裸蛇或蚓螈之称。以地下穴居生活为主。
  • 中文名:蚓螈目
  • 拉丁学名:Gymnophiona
  • 别名:
  • 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纲:两栖纲
  • 亚纲:滑体亚纲
  • 目:蚓螈目
  • 亚目:
  • 科:
  • 亚科:
  • 族:
  • 属:
  • 亚属:
  • 种:
  • 亚种:
  • 分布区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护级别:

动物学史

体长65-1600毫米;体围宽窄不一,亦因种而异。头部较扁平,鼻孔极近吻端。与穴居相适应的特征还反映在眼小,无眼睑,眼隐于皮下或为薄的骨片所覆盖;在头侧鼻眼之间有一可仲缩的“触突”,可能是感觉器官,这是本目特有性状之一,不同类群其触突的位置及形状不尽扪闩。舌凹形,较大,不游离。多有耳盖骨及耳柱骨,无咽鼓管、鼓室和鼓膜。躯干和尾部有明显的环褶,枕后有几个颈褶,第一条多环绕颈部,其余的多在颈侧及其腹面。体外表呈环纹状,有初级、次级环褶之分,而有的种类不易区分,初级环褶数目一般与椎骨数目相等;肛裂形状不一,或纵裂或横裂或圆形。

皮肤腺体极为丰富,环褶间有腺体和4至6行真皮骨质小鳞。有骨质小鳞是现生两栖类中本目的又一特有性状,与古两栖类化石迷齿类的某些种类体侧和腹面的小鳞是同源结构。

蚓螈类的头骨骨片大而少,排列紧凑而坚实,这样的头骨结构虽与现生的有尾目和无尾目均不相同,而骨片成分基本一致。有的种类在额骨、顶骨与鳞骨之间有驷窝孔。本目与其它二目一样,从无上颞骨和板骨等,不能与古两栖类的又骨相类比。眼眶小。眶蝶骨多骨化;耳柱骨或与方骨相触,前耳骨与上耳骨在两侧与枕骨和宽大的副蝶骨愈合。上颌有两排弧形平行排列的牙齿,外排为颌齿,内排为犁腭齿;下颌有齿一或二排,除齿骨上有齿外,隅骨上也或有之。椎体双凹型,有残存的脊索;肋骨较发达;无晌骨,无肢带残迹  。

蚓螈目动物体细长,蠕虫形,可分为头部和躯干部;肛门接近于身体后端,位于腹侧,实际上常无尾,或仅为圆锥形突起;无四肢,带骨和胸骨。头部略扁,口裂大。眼很小,无眼睑,常隐于皮下,该处皮肤透明,且稍突起,无鼓膜。鼻眼间靠颌缘处有一特殊的、能伸缩的触突tentacle,不同类群的触突位置、形态不完全相同。虽有人认为它具嗅觉或触觉机能,但确切作用还不很清楚。第一颈沟可认为是头与躯干的界限。躯干表面常有许多环形皮肤褶,枕后有几条颈褶,第一条多环绕颈部,其余的多至颈侧或腹侧。从枕后到尾部环褶明显,通常分为初级褶、次级褶和三级褶,但也有的种类不易分。环褶呈覆瓦状排列,前面的环褶覆盖在后一环褶之上、环褶被盖的部分内有真皮来源的细小圆鳞。真皮鳞成行排列,每环褶上有鳞数行。穴居生活时鳞片可加固体壁,抵抗泥土压力。皮肤腺发达,水栖者无鳞。

头骨骨化程度高,骨片大而少,连接紧密,一般无大的窝孔。骨片成分基本上与有尾目、无尾目相似,但排列紧凑而坚实。眼眶小,上颌骨与腭骨成为上颌腭maxillo-palatine。前耳骨常与上耳骨、枕骨及宽大的副蝶骨愈合,成为基底basale。上颌有两列平行排列的弧形齿,前列为颌齿,内列为犁骨齿。下颌齿1~2列,除齿骨上有齿外,隅骨上或有之。双凹椎、残存脊索,具双叉肋骨,无肢带和肢骨,亦无胸骨。

体内受精,雄体泄殖腔变形,成为一个能外翻伸出的交接器。卵生或卵胎生,卵产在潮湿的地面上,幼体孵出后到水中生活,以水生昆虫为食。水生幼体有鳃裂,具尾鳍褶,变态后鳃裂封闭,尾鳍褶消失,而触突明显。

主要是森林动物,也有来自草原地区的报道,但只是沿着河流的森林边缘。在湿润处营地下穴居生活,夜间出来觅食,一般捕食昆虫、蠕虫等,也有捕食小蛇的报道。广泛分布于热带非洲、中美、南美洲、东南亚等赤道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2] 

现存6科33~34属165种左右(Duellman and Trueb,1994; Zug et a1.,2001;Frost. 2002),我国目前只发现1科即鱼螈科Ichthyophiidae Taylor 1968,1属1种,即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 Yang. 1984,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迄今还无在湖南分布报道,但湖南省与上述三省区之两省区(广东、广西)相邻 [3]  。

鱼螈是我国蚓螈目物种唯一的代表,虽然不是什么珍稀物种,但是也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行列。并且鱼螈也属于检测环境的试金石,在土壤环境恶化或者水质较差的地区,鱼螈是绝对不能生存的。

形态特征

尾极短或无,无四肢和肢带,蚯蚓状。体细长,体表周身有缢纹环绕,形成许多排环褶。每1环褶间有排列成行的长囊状大腺体和4~6行真皮骨质小鳞,下陷在真皮肤内,背面褶间小鳞多的达千行,仅个别属无鳞。头侧鼻与眼间有1可伸缩的“触突”,可能与嗅觉有关。眼小,无眼睑,眼隐于皮下或为薄的膜骨所覆盖。中耳仅有不发达的耳盖骨和耳柱骨,无咽鼓管、鼓室和鼓膜。舌较大,有游离缘抵向内鼻孔。有上颌齿和与之平行的犁腭齿各1排,下颌有齿1~2排。头部背腹面的骨片均大而少,排列紧凑而坚实,一般无大窝孔。这种头骨类型虽与现生的有尾类,无尾类均不同,而骨片成分基本相同。坚固的头颅是适应穴居生活的一种性状。椎体双凹型,有残留脊索。肋骨较长。右肺发达,左肺退化。雄性泄殖腔壁能翻出成为交接器。体内受精。肛裂纵置或横置。

生长环境

除南美的盲游蚓科为水栖外,其余都是穴居,栖息在各种淡水域附近的潮湿穴洞内。夜出觅食蚯蚓、白蚁等。一般在大雨后容易见到。卵生或卵胎生。双带鱼螈在洞穴中产卵20~50余枚,以湿润的躯体盘绕这堆卵,直待卵孵出。在孵出时,3对细长羽状外鳃已萎缩,鳃裂没有封闭。幼体的极后段还有鳍褶,有侧线器官。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以后,鳃裂封闭,鳍褶消失,触突从小窝内可明显伸出,则示完成变态。卵胎生的以胚期的齿刮取母体输卵管壁分泌的乳汁状物作为营养物质。

分布范围

广布于环球热带和亚热带湿热地区,尤以南美的种类最多,而安的列斯群岛无。非洲东西两侧均有分布,并在塞舌尔群岛有6~7种,而马达加斯加岛无。在亚太地区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及西侧新几内亚岛(又称伊里安岛)。大洋洲及欧洲无分布。中国现有2种,即双带鱼螈和版纳鱼螈,分布于广西和云南南部。

下属分类

吻蚓科 Rhinatrematidae

仅2属11种,包括浅环蚓属Epicrionops和吻蚓属Rhinatrema。分布于南美洲北部。为最原始的蚓螈,保留有尾部,口开在头的前方,头骨数量多,眼相对比较大,触突与眼相连,具环褶和小鳞。卵生,幼体有小的外鳃,水中生活,变态为成体后返回土壤中。

鱼螈科 Ichthyophiidae

有2属5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眼可见,触突距眼甚远,上、下颌各有2排牙齿,初级和次级环褶不易区分,共有260~430个;小鳞多者可达2000行左右。尾很短,尖突。肛孔纵裂形。我国产1属2种,即分布于云南的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与分布于广西的双带鱼螈Ichthyophis glutinosus,两者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第一颈沟距口角远,第二颈沟从背见不到两端;后者相反。版纳鱼螈最早于1974年在云南勐(měng)腊县发现,最早被认为就是双带鱼螈,后来才确定为一新种,全长约38厘米,栖息于海拔200~600米林木茂密的土山地区,喜居水草丛生的山溪和土地肥沃的田边池畔,穴居,昼伏夜出,以蠕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真蚓科 Caeciliidae

有21属42种。分布于美洲、非洲和南亚热带地区。为蚓螈目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科。体型差异大,全长10~50厘米。卵生或卵胎生。

盲游蚓科 Typhlonectidae

有5属13种。分布于南美洲。水栖或半水栖。无尾,但水栖种类体后侧扁以游泳。

盲尾蚓科(Uraeotyphlidae)

属于无足目(Apoda)蚓螈目(Gymnophiona)。有1属4种,分布限于印度。盲尾蚓同时具有一-些原始和进步的特征,原始的特征包括鳞片较多,头骨多和有短尾等,进步的特征包括嘴位于头部下方、触突远离眼睛和身上的环褶不再进一步分褶等。盲尾蚓为卵生,但是幼体阶段很短暂。 [4] 

蠕蚓科 Scolecomorphidae

有2属6种。分布于非洲赤道地区。蠕蚓是进步的蚓螈,嘴位于头部下方、头骨减少、没有鳞片和尾巴。平时蠕蚓的眼睛被薄骨覆盖,但是触突伸出的时候眼睛则显露出来。东非的蠕蚓为卵胎生,没有水生的幼体。

起源与演化

在现生两栖类中仅蚓螈目有骨质小鳞,头部骨片间一般无大窝孔。前者是古老特征,后者与古两栖类中无大窝孔者相似。有关本目的起源尚无定论,虽曾认为可能与壳椎亚纲的缺肢目或细螈目晚石炭纪的弛顶螈(Lysorophus)有渊源关系,但证据不足。蚓螈类发展历史悠久。石炭纪有可疑的化石;巴西发现古新世的一块躯椎确认为是蚓螈目的,定为无足蚓属(Apodops)。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