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

虹鳟

鲑科太平洋鲑属动物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属于典型的冷水性鱼类,对高温耐受性很差。[1]虹鳟体重可达约2.8公斤(6磅),硬头鳟(大型湖泊中的类型)可从约4.5公斤到超过此重量的一倍以上。另一虹鳟类型爱达荷州坎卢普斯虹鳟(Kamloops),可重13.6公斤以上。
    中文名: 拉丁学名:Oncorhynchus mykiss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 亚门: 纲:辐鳍鱼纲 亚纲: 目:鲑形目 亚目: 科:鲑科 亚科: 族: 属:太平洋鲑属 亚属: 种: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虹鳟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Ⅳ~9~12。臀鳍条Ⅱ~8~12。胸鳍条Ⅰ,11~13。鳃耙20。侧线鳞118~13O。幽门盲囊59~64。脊椎骨61。体长为体高的3.3~3.5倍,为头长的3.9~4.6倍,为尾柄长的7.7~9.2倍,为尾柄高的9~9.4倍。头长为吻长的3.7~4.4倍,为眼径的5.8~6.6倍,为眼间距的2.6~2.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2倍。

体长,稍侧扁。吻圆钝。口大,向上微斜。颌齿发达。眼中大。体被国鳞。胃曲管状。背鳍起点前于腹鳍,其后方具脂鳍。胸鳍小,不达腹鳍。尾鳍叉形。体背部苍绿或黄绿色,腹鳍灰白色,两侧银色白。头、背、体侧及各鳍散布数量不等的小黑斑点。性成熟的个体沿侧线有一条宽的虹彩带纹,生殖期尤为艳丽。成熟雄鱼的下颌增大。向上弯曲成钩状。

渔业价值

原产于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山川溪流中。1866年始移殖到美国东部、日本、欧洲、大洋洲、南美洲、东亚地区养殖并增殖。已成为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的养殖名贵鱼类。我国养殖的虹鳟最早是1959年4月自朝鲜赠送周恩来总理象征中朝友谊的8000颗受精卵开始。1985年5月首次从甘肃玛曲养殖场引进虹鳟鱼种至青海省海晏县哈达木泉养殖,获成功。

虹鳟鱼系冷水性凶猛鱼类,喜栖息于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中,以水生昆虫及幼虫、甲壳类、小鱼虾、蝌蚪和掉入水中的陆生昆虫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给的颗粒饲料。虹鳟鱼有很发达的胃,肠道短,幽门垂发达。游泳迅速,适宜集约化养殖,单产很高。目前全国有50多个虹鳟专业养殖场,分布在北京、黑龙江、山东、山西、辽宁、吉林、陕西。

养殖技术

1、温度:这是重要条件,四季水温最好在12-18℃,夏季最高水温不能超过24℃。

2、溶氧:水中溶氧应在7mg/L以上,最低时一般不能低于5mg/L。

3、水流流量:要求有较大的流量,流量大,养殖规模大,产量也高。一般每秒1升水的流量,具有100-200公斤的生产能力。

4、要求水质清洁,无污染,不含泥沙。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