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

汉语文字
虢,汉语二级字,读作虢(guó),“虢”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东虢(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西虢(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后迁到今河南省陕县东南)。2、姓。设以虢猛绝伦之将,而遇快枪精炮,不能不殒于飞铅之下。——清·薛福成《枪炮说》。[1]
  • 中文名:虢
  • 拼音:guó
  • 繁体:
  • 部首:虍部
  • 字码:
  • 五笔:EFHM
  • 仓颉:BIYPU
  • 郑码:JILK
  • 笔顺:344312421531535(撇捺捺撇横竖捺竖横折撇横折撇折)
  • 字级:二级(5964)
  • 平水韵:
  • 部外笔画:9
  • 总笔画:15
  • 结 构:左右结构
  • 四角号码:21317
  • 粤 拼:gwik7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有东、西、南、北四虢。东~(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西~(在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

2.姓。

详细解释

guóㄍㄨㄛˊ

<名>

(形声。从虎,寽(lǚ)声。本义:虎所抓画之迹)

同本义

虢,虎所攫画明文也,从虎孚声。――《说文解字》,”对于“孚”,《说文解字》又说:“五指持也。”②清代文人段玉裁对此解释为:“攫者,叉所执也,画者叉所画,故有明文也

“虢”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康殷在《文字源流浅说》一书中说:甲骨文中的“虢”字,其象形文字是:右边一 只虎,左边为一兵器“戈”。并进一步解释说:“综合分析其初文,从手从戈,从虎,概原象以戈猎虎之状。戈亦声。后渐讹做双手之形,有徒手搏虎之意。

〈形〉

猛烈;暴烈

设以虢猛绝伦之将,而遇快枪精炮,不能不殒于飞铅之下。――清·薛福成《枪炮说》

周代国名。有东、西、南、北四虢

东虢。周文王弟虢仲所封之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公元前767年为郑所灭

西虢,周文王弟虢叔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公元前687年为秦所灭

南虢,周平王东迁,西虢徙于上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区青龙涧河北岸的李家窑村),称南虢,春秋时公元前655年灭于晋

北虢。虢仲后代的封地,在今山西省平陆县,春秋时公元前658年灭于晋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唐代州名。地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词性变化

◎虢guó

〈形〉

猛烈;暴烈

设以虢猛绝伦之将,而遇快枪精炮,不能不殒于飞铅之下。——清·薛福成《枪炮说》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正韵》古伯切《集韵》郭获切,?音?。《说文》虎所攫画明文也。

又国名。《广韵》周封虢仲于西虢,秦属三川郡,唐武德中为虢州。《左传·隐元年》虢叔。《注》虢国,今荥阳县。应劭曰:今虢亭是也。

又《昭七年》齐侯次于虢。《注》虢,燕境。

又姓。《左传》晋大夫虢射。《高诱·战国策注》虢卽古郭氏。《六书正譌》俗作?,非。?字原从虎作。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kuo˧˥唐代读音guæk日语读音TSUMEATO

客家话gwut7 ngiet7 ngut7  ngiet7 ngut7  gued5  ngiet7 ngut7  get7 gok7粤语 gwik1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