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鲨

虎鲨

软骨鱼纲虎鲨科动物
虎鲨(学名:Heterodontus),是软骨鱼纲(Selachii)虎鲨科(Heterodontidae)仅有属“虎鲨属”所有种类的统称,约有10种。特点是两背鳍前缘各具一粗大硬棘。海产,底栖,除地中海和大西洋外,几乎各处可见。长可达1.4米,两腭具锐牙,前方者呈门牙状,两侧呈臼齿状。以无脊椎动物如海胆及甲壳动物为食。虎鲨体粗大而短,头高近方形。眶上突起显着,吻短钝,眼小,椭圆形,上侧位,无瞬膜。鼻孔具鼻口沟。中国主要产于南海和台湾海峡;宽纹虎鲨身上横纹10多条,中国产于东海和黄海。
    中文名: 拉丁学名:Heterodontus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软骨鱼纲 亚纲: 目:虎鲨目 亚目: 科:虎鲨科 亚科: 族: 属: 亚属: 种: 亚种: 分布区域:中国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虎鲨 长度:通常3.25-4.25米,最长5.5米

基本内容

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的1目。

虎鲨目的虎鲨,英文abullheadshark本目仅有虎鲨科1科,虎鲨属1属

形态特征

测量标本3尾;全长540-1 627 mm;采自福建台湾堆以南,广东汕尾、遮浪。

体粗大,延长,后部渐细小。头长大,宽扁;头宽比头高大许多,头长约为全长的1/5左右。尾亚圆筒形,比头和躯干稍长,尾侧正中自臀鳍上方始至尾基后方具一纵行隆起嵴,但未形成侧褶;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短而很宽,背视平扁广圆,侧视钝尖。眼中大,近圆形,上侧位,瞬膜发达,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近许多,眼径比鼻孔长约大1.5倍。鼻孔中大。

近外侧位,几横列,距口端与距吻端约相等,鼻间隔颇宽,比鼻孔长约大3.5倍;前鼻瓣后部具一短小圆形突起,与中鼻瓣合成1出水管;后鼻瓣后部具一半环形薄膜。口宽而深弧形,口宽比口前吻长大2倍余,大于鼻孔外侧之间的距离,口长约等于口宽的3/5;下颌与上颌紧合,口闭时不露齿;上唇褶粗大,褶沟直线前延,褶长约等于上颌长的3/5,下唇褶细狭,等于下颌长的2刀弱。齿上下颌同型,侧扁,斜三角形,基底宽,齿头外斜,里缘圆凸,外缘深凹,里外缘都具细锯齿,外缘凹缺后具3-6小齿头,小齿头外缘也具细锯齿;上颌正中1齿,每侧10齿,下颌正中

分布

虎鲨类早在古生代石炭纪就有化石记录,中生代最为繁盛,到新生代渐衰落。现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温带和热带水域中,通常可以在广阔海洋的深水中发现它。 由于其身上的横纹有宽有窄,故又有狭纹虎鲨和宽纹虎鲨之分。狭纹虎鲨体表有横纹20余条从印度尼西亚到日本海南部均有分布,中国主要产于南海和台湾海峡;宽纹虎鲨身上横纹10多条,中国产于东海和黄海。

生活习性

食性

虎鲨的食性很复杂。

在虎鲨的菜单上有乌贼、鱼、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海鸟、小型海兽、动物尸体和垃圾。虎鲨有良好的视力和嗅觉。他们能侦测到动物们藏身处电磁场的变化,他们也能感觉到远处鱼群游水时引起的水流波动。

习性

虎鲨用背鳍棘御敌害。体黄色并具黑色横纹,是避免敌害的警戒色。

生长繁殖

虎鲨在繁殖后代的时候一次可以产下30到40多枚卵,最多的可以产下84枚卵。

虎鲨类早在古生代石炭纪就有化石记录,中生代最为繁盛,到新生代渐衰落。是一类大型鲨鱼,长可达9米,体笨重。栖息底层,食贝类及甲壳类动物。用背鳍棘御敌害。眼小,椭圆形,上侧位,无瞬膜。鼻孔具鼻口沟。口平横,上、下唇褶发达。体黄色并具黑色横纹,是避免敌害的警戒色。背鳍2个,各具一硬棘;具臀鳍;尾鳍宽短,帚形,下叶前部突出,虎鲨每次产卵2枚,卵具螺旋瓣的圆锥形角质囊,卵囊末端曳有长丝,借以固着于附着物上。

袭人事件

在有关鲨鱼伤人事件报道的数量方面,虎鲨是仅次于白鲨的肇事者。它们巨大的体型,古怪的本性以及来者不拒的饮食习惯使它们成为危险的敌人,对许多致命的攻击负有主要责任。

2009年3月,美国潜水员在墨西哥湾海域捕黄鳍金枪鱼时遭遇一条12英尺长虎鲨的攻击,潜水员克雷格·克拉森(Craig Clasen)为了保护自己的同伴,在水中与这条虎鲨搏斗了两个小时,最终用匕首刺死了它。

2010年9月,有巴哈马群岛的渔民在捕获的虎鲨体内发现有人类残肢。

相关新闻

2014年6月10日,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38岁的美女模特汉娜·弗雷为呼吁保护鲨鱼,抗议诱杀鲨鱼获取鱼翅,仅身着比基尼,身涂彩纹,没有任何安全设备的情况下,在巴哈马与这种世界上最危险的鲨鱼物种翩翩起舞,无数网友为其点赞。

从所拍摄的画面中可以看到,她轻抚着鲨鱼的头部,游走在鲨鱼群之间,显得十分从容淡定。但据其本人透露,她十分紧张,甚至在出发前已经预先跟家人做了道别。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