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昆剧院

苏州昆剧院

江苏省民间职业剧团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前身为成立于1951年的上海民锋苏剧团,为民间职业剧团,并于1953年落户苏州。为了进一步繁荣戏曲事业,更好的发展孕育于苏州的苏剧,昆剧事业,在党的关怀下于1956年10月正式批准为国营性剧团,定名为江苏省苏昆剧团、苏剧昆剧兼演。今年(2006)将迎来剧团50周年生日。
    中文名:苏州昆剧院 外文名:By suzhou 别名: 成立时间:1951年 形式:民间职业剧团 所在地:江苏省

基本介绍

2001年5月18日,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作为昆剧发源地的苏州市党政领导和广大民众,对昆剧的“保护、继承、创新、发展”寄以更大的关注和支持。由此,经苏州市委、市府批准,于2001年11月改团建院,更名为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苏州昆剧院在几年前可能还是默默无闻,但接连的昆剧大戏《牡丹亭》、《长生殿》把这块招牌擦亮了。苏昆便在桃花坞边上,在门口荷花池长满了浮藻的唐伯虎故居附近。但要到苏昆去,跟计租车司机却不能直言其名,得说林技厂才晓得所在。走进苏昆大门,有座假山,有小亭,主楼后面还有一幢红砖小楼,爬满蔓藤便是岁月的见证,可惜显得破败。剧院里头还有一兰韵剧场,演出并不多,平时用作剧团排演之用。今年的昆剧节,倒有几台戏于此上演,演的多是传统戏。传统的昆曲便如同苏昆的所在地,偏安在僻静的小巷里。

艺术特色

建院(团)五十年来,先后演出了昆剧《牡丹亭》、《长生殿》、《白兔记》、《钗钏记》、《荆钗记》等和苏剧《花魁记》、《五姑娘》等百台大戏和继承演出了二百余折苏剧、昆剧折子戏。

建院(团)五十年来,相继培养了“继”、“承”、“弘”、“扬”四代昆剧演员。其中尤以著名昆剧艺术家“梅花奖”得主张继青、王芳为佼佼者,更为可喜的是王芳出色塑造了《长生殿》的杨贵妃形象,又于2005年获得中国戏曲梅花奖二度梅殊荣。

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后,剧院(团)先后参加了历届昆剧汇演及第二届、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在文化部举办的“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全国昆剧新剧目展演及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和全国昆剧优秀青年评比演出中,共获得二十多项奖励。现有一级演职员10人,二级演职员20人。

剧院多次招待国内外贵宾,并先后出访美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德国、法国、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深获好评。

传承发展

历年来,剧院相继培育出“继”、“承”、“弘”、“扬”四代优秀昆剧演员百余人。目前全院96%为专业技术人员,有一级职称人才8人,二级职称人才16人。王芳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殊荣,俞玖林、沈丰英双双荣获梅花奖。二零零二年王芳、陶红珍、杨晓勇、吕福海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促进昆曲艺术奖”。特邀著名昆曲艺术家汪世瑜、张继青、蔡正仁担任剧院艺术指导,同时还邀请全国其他著名昆曲艺术家驻院参与传承工程与我院老师一起培养青年演员,取得了累累硕果。对昆剧院艺术抢救、继承、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

相关信息

无论什么年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人们无不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充满期待。明代末年剧作家李玉创作的昆剧《占花魁》,便叙述了有关善与爱的圆满故事。

24日晚,这部传奇之作作为苏州昆剧院2020年重点传承剧目,历经10个月的打磨,在著名作家白先勇的指导下,在近200名观众的见证下于苏昆剧院首演,将卖油郎秦钟和花魁女王美娘的佳话继续流传。同时,这也是《占花魁》今年在苏州的唯一一场演出。幕布一拉开,《占花魁》浪漫轻喜的氛围就扑面而来,美艳动人的花魁女,憨厚老实的卖油郎,活灵活现。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