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山

藏山

中国风景区
藏山(cang shan)古名盂山。国家级AAAA风景区,坐落在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大门的阳泉市盂县城北18公里处苌池镇藏山村东的重峦叠嶂中,东临石家庄,西接太原市,南望娘子关,北倚五台山和西柏坡,造化神奇,独钟灵秀。[1]因春秋时藏匿赵氏孤儿而被改为藏山。藏山建筑按照宫廷的特征设计,主次有序,较著名的有以赵武的谥号赵文子命名的“文子祠”(藏山庙),外加藏山十景,使得藏山有晋东第一名山之称誉。
    中文名:藏山 外文名: 别名:盂山 所属山系: 地理位置:太行山西麓,山西盂县城北 走向: 长度: 宽度: 起点: 终点: 主峰: 海拔: 誉 称:晋东第一名山 类型:山西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

藏山庙

藏山庙名曰“文子祠”,以赵武之谥号赵文子命名。祠庙始建无考,现存碑碣中有金大定十二年(1172)重修碑记。现存的古建筑中除寝宫为元代所建外,其余大都是明嘉靖、万历年间和清代多次修葺与增建的。

藏山庙大小三十多处亭台楼阁皆倚山傍壁而筑,气势雄伟。祠庙座北面南,依次将山门、牌楼、正殿、寝宫、梳洗楼等主体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附属建筑置于院落之外,区别鲜明,主次有序,是按照宫廷建筑的特征而设计的,其主体藏孤洞建筑文子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藏山十景

一景“龙凤松”:在藏山入口处,龙松弯曲盘虬,若跃跃腾飞;凤松袅娜亭立,欲凌空翱翔。二景“饮马池”:相传为程婴赵武落难藏山时的饮马之处,至今山泉汩汩,清澈见底,颇为奇异。三景“二嶂”:山峰南北对峙,壁崖如削,南嶂耸然笔立,名为“笏峰”,因远望似“笏板”而名,峰东山路崎岖,攀登而上,可达“南天门”;北嶂石削为屏,崖下深邃,依崖建造殿堂,“正殿”祠奉赵武。

四景“报恩祠”:东侧有“报恩祠”,祀程婴、韩厥、公孙杵臼。

五景“藏孤洞”:西侧山腰有“藏孤洞”,为天然石洞,僻静幽深,风雨不侵,洞前立有石碑,记载藏孤之事。

六景“梳洗楼”:“报恩祠”旁,“梳洗楼”凿崖而建。登楼俯视,如临深渊。

七景“滴水崖”:东去山麓有“滴水崖”,崖上岩洞,深邃莫测,洞内积水成潭,水色泓碧,名曰“龙潭”,亦称“黑龙潭”。

八景“僧院”:梳洗楼西为“僧院”,丹嶂罗围,尘迹罕见,幽雅清平,游人及此,如至广寒。

九景“日落晚照”:东峰山崖半壁处,每当夕阳西下,斜辉返射,山壁灿烂如金,光怪离奇。

十景“飞岩楼”:横卧于巉岩峭壁的半山崖,为双层木楼,典雅富丽。

历史传说

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国司寇屠岸贾带领人马查抄赵家,当时老相国赵盾已死,屠岸贾便要把赵家后代满门抄斩。于是,赵家的门客程婴、公孙杵臼为抢救赵氏孤儿赵武,与屠岸贾展开了一场“搜孤救孤”的斗争。在危急时刻,程婴忍痛将自己的男婴代赵武被杀,而把赵武藏于盂山中,保全赵家一脉。后来,人们就把盂山改为藏山。

相关诗词

明代乔宇曾写过一首诗,盛赞藏山。诗曰:“两崖云起涧西东,庙貌长留烈士风。仇国遗虚秋草绿,盂山半壁晚霞红。存孤事往功何伟,食报深恩典并隆。况有英灵作霖雨,高名千古播寰中。”

赵氏寻根游

2013年央视《赵氏孤儿案》的热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赵氏孤儿”这一史实。在中国姓氏文化发展中,赵姓的存续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即春秋时晋国赵氏孤儿赵武的存亡。“无藏山,不赵氏”,赵姓的荣耀离不开藏山。

为更好地使遍布世界各地的赵姓子孙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地藏山为此推出“天下赵氏免费寻根旅游”。2013年3月20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赵氏族人凭身份证可免费游藏山。未满18周岁者,可凭学生证及户口本,经景区工作人员核实后实行门票免费。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