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茄

蕃茄

茄科茄属植物
番茄(Tomato),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卵形或矩圆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花萼辐状,裂片披针形,果时宿存;花冠辐状,黄色。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桔黄色或鲜红色,光滑;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番茄是喜温、喜光性蔬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但为获得丰产,促进根系良好发育,应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广泛栽培。番茄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
    中文名: 拉丁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超目: 目:茄目 亚目: 科:茄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茄属 亚属:番茄亚属 组: 亚组: 种:番茄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作为食用蔬果已被全球性广泛种植。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番茄 中文别名:番柿、六月柿、西红柿、洋柿子、毛秀才、爱情果、情人果 英文名:tomato 二名法:Lycopersicon esculentum

形态特征

体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长10-40厘米,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矩圆形,长5-7厘米,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梗长1-1.5厘米;花萼辐状,裂片披针形,果时宿存;花冠辐状,直径约2厘米,黄色。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桔黄色或鲜红色,光滑;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

nn原产南美洲;我国南北广泛栽培。果实为盛夏的蔬菜和水果。

类型和品种

目前栽培的番茄,属普通番茄。有5个变种:

①栽培番茄(var. commune Bailey)。多数栽培品种均属此变种;

樱桃番茄(var.cerasiforme Alef.),果实圆球形。果径约2厘米,2室,红、橙或黄色;

③大叶番茄(Var.grandifolium Bailey),叶缘光滑,形似薯叶;

④梨形番茄(var.pyriforme Alef.),果实梨形,红色或橙黄色;

⑤直立番茄(var. validum Bailey),茎直立,果实扁圆球形。

栽培技术

中国华北及江、淮地区以春夏栽培为主,如果秋季栽培,后期需保护,如在高山冷凉地区可越夏栽培。东北、西北、内蒙古等地无霜期短,夏季不太炎热,只进行夏季栽培。华南地区夏季炎热,冬季不冷,主要进行秋冬栽培。各地在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番茄时,多行冬春和秋冬两茬栽培。忌连作,宜实行3-5年轮作。

nn育苗移栽,培育适龄壮苗。各地春夏或夏季栽培一般采用温床或冷床育苗;秋季栽培及华南的秋冬栽培采用露地育苗。东北及西北一些地区大面积无支架栽培时,可直播。播种期要根据定植期和苗龄来推算。苗龄长短则因育苗期的温度条件不同而异。北方冷床育苗,苗龄一般掌握在60天左右;夏季高温季节育苗,苗龄约25-30天。

苗床培养土要力求营养完全、疏松通气、病原物少。苗床温度:出苗前昼温25-30℃,夜温15-20℃,出苗后昼温20-25℃,夜温13-15℃。适当降温锻炼幼苗,防止胚轴徒长。2-3片真叶及时分苗(可移入营养钵内或按10cm见方分苗)。缓苗期间宜较高的温度,缓苗后保持昼温20-25℃,夜温15℃左右。定植前8-10天低温锻炼。夏季育苗最好采用寒冷纱降温棚等防蚜、降温措施,并注意排水,防止幼苗徒长。适期分苗和定植。

nn番茄能半耐旱,但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宜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种植。对氮、磷、钾吸收的比例为2.5:1.5。植株对氮和钾的吸收率为40-50%。对磷的吸收率为20%。在施肥时氮、磷、钾合理的配合比率为1:1:2。定植前施有机肥作底肥,配合施入磷、钾肥,深耕耙细作成平畦或高畦。春夏露地栽培在无晚霜危害的情况下适当早定植,使之早缓苗和早生长发育,利于增强对病毒病的抗性。定植密度:早熟品种每亩5000-6000株。中、晚熟品种每苗3500株左右。双干整枝时株数可减少。

nn番茄多行支架栽培。整枝方式主要有两种:单干式,只留主干,侧枝全部摘除,栽植较密,利于增加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双干式,除留主干外再留第一花序下的一个侧枝,其余侧枝摘除(侧枝以长到4-7cm时摘除为宜)。单位面积栽植株数较少,但早期产量低于单干式整枝。及时打顶,提高座果率,促旱进果实成熟。为防止落花落果可于花期用10-20ppm的2,4-D(2.4-二氯苯氧乙酸)浸花或涂花,或用20-30ppm的PCPA(对氯苯氧乙酸)喷花。植株生长中后期,下部的老叶也可适当摘除,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nn番茄生长期间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须配合磷、钾肥。一般于定植缓苗后施催苗肥,促茎叶生长,第一穗果开始膨大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促果实膨大;中晚熟品种还需在第1、2穗果采收后进行3-4次追肥。在果实生长期间用1.5%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对果实和种子发育有促进作用。定植浇缓苗水后需中耕保墒。第一花序开花期间应控制灌水,防止因茎叶生长过旺引起落花落果。第一穗果座果后,植株需水较多,应及时灌溉。雨季注意排水。

nn果实变色期限采收。进行贮藏或远运,可于青熟期采收。青熟的果实可以人工催熟。方法是:采收后用2000-3000ppm的乙烯利溶液浸果,并置于25℃左右的环境中,5-7天果实可迅速转红;或在植株上用500-1000ppm的乙烯利溶液喷果,须避免喷在叶子上。

nn采种。原咱田应与其他番茄品种田隔离100-300米,生产用种田应隔离30-50米。果实成熟后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植株作种株。果实收后剖果取种,在非金属溶器中,25-30℃温度下发酵24-36小时,用清水搓洗、晾晒。

病虫害及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青枯病、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灰霉病、绵疫病、脐腐病等。nn

病毒病

主要由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简称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简称CMV)引起。

主要病症有:

①花叶病:叶片出现黄绿相间,深浅相间,叶略有皱缩,病株略比健株矮;

②蕨叶病:病株上部叶片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

③条纹病:病株茎秆、叶柄或叶脉搏发生深褐色下陷的油浸状坏死斑。烟草花叶病毒由汁液接触传染。黄瓜花叶病毒由蚜虫和汁液化气接触传染。主要防治措施是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培育适龄壮苗;增施磷、钾肥;注意防治蚜虫。nn

晚疫病

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为真菌病。危害叶和果实。叶片上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和暗褐色水浸状大病斑,逐渐变褐色,病斑边缘在潮湿情况下长出白色霉;天气干旱时,病斑干枯变褐。果实上病斑呈不规则云纹状,边缘模糊,浅褐色至暗褐色,斑面生稀疏白色霉。茎上病斑暗褐色,略向下陷,边缘也产生白色霉。18-22℃,空气相对湿度66-96%范围内利于晚疫病的发生。采取加强田间管理;栽培抗病的品种;喷洒波尔多液、瑞毒霉、乙磷铝、甲霜灵、杀毒矾等杀菌剂进行防治。nn

青枯病

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n)为细菌病。主要为害植株维管束组织,使之变褐。发病后,叶色变淡,萎蔫,短期内整株死亡。病原细菌在土中越冬,由伤口侵入植物体。宜选用抗病品种;土壤增施石灰,改良土壤酸碱环境;轮作(最好与水稻田轮作)等进行防治。nn

脐腐病

生理病害。因水分供应失常、干旱引起缺钙而锈发果脐部产生褐色略凹陷硬斑,可扩大到半个果实(只发生于青果上)。以正常供水,喷布1%过磷酸钙或0.1%氯化钙可防治此病。nn

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p.)线虫侵害根部,发生念珠状根结或根瘤。可采取轮作;灌水;使用二溴乙烷杀线虫药物处理土壤等方法防治。nn较常见的病害还有:叶霉病(Fulvia fulva)、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绵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又称褐色腐败病)。以上4种病害均为真菌病。

nn虫害有棉铃虫和白粉虱。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