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斯凯尔夫人

盖斯凯尔夫人

英国小说家
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 Gaskell,Mrs. 英国小说家。原名伊丽莎白·克莱格雷恩·斯蒂文森。[1]其作品多涉及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道德问题。共写有6部长篇小说,包括《玛丽·巴顿》(1848)、《克兰福德》(1853)、《希尔维亚的情人》(1863)和《妻子与女儿》(1866)等。还写了不少中、短篇小说。《夏洛特·勃朗特传》(1857)是一部优秀的传记作品。盖斯凯尔夫人善于观察、捕捉并描写在不同社会处境中的人们的言行举止,并在戏剧性冲突中展开情节。这是英国首次以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的杰作,小说以英国当时的宪章运动和劳资冲突为背景,反映19世纪40年代曼彻斯特老工人约翰·巴顿及其女儿玛丽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与资本家的斗争。
  • 中文名: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 外文名:Elizabeth Cleghorn Gaskell
  • 别名:盖斯凯尔夫人
  • 民族:
  • 出生地:
  • 毕业院校:
  • 职业:小说家
  • 代表作品:《玛丽·巴顿》
  • 主要成就:

简介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CleghornGaskell,1810年11月29日-1865年11月12日),也称盖斯凯尔夫人,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小说家。

当时以哥特式的灵异小说闻名,之后的评论家则更推崇她的工业流派小说,主要写中等出身年轻女性的感情,也精细的描绘了当时英国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她为同时代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作的传记也非常有名。

原名伊丽莎白·克莱格雷恩·斯蒂文森。周岁丧母,寄养在纳茨福德姨母家里,这座偏僻小城的风俗人情成为她日后创作的素材。14岁时她到附近的斯特雷特福德镇一家女子学校学习。

她自幼受到父亲文学修养的熏陶,也受到父亲和姨母虔诚的宗教信仰的影响。22岁时,她与曼彻斯特唯一神教派的副主持威廉·盖斯凯尔结婚。唯一的儿子不幸夭折在襁褓之中,为了排解痛苦,她在丈夫鼓励下开始写作。

当时,英国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在法律上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所以她发表小说均用丈夫的名字。作为下级牧师的妻子,她往往配合丈夫做些慈善工作,或护理穷苦的病人,因而有机会接触生活困难、有一定阶级觉悟的产业工人,了解他们的生活与思想。

这一切都形象地体现在她的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玛丽·巴顿》之中。这是英国首次以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的杰作,小说以英国当时的宪章运动和劳资冲突为背景,反映19世纪40年代曼彻斯特老工人约翰·巴顿及其女儿玛丽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与资本家的斗争。

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立场,揭露资本家的贪婪残酷,同情劳动人民,但希望以和平方法消除阶级矛盾。出版后引起公众和文学界的注意。狄更斯对她颇为赏识,后来她的大多数作品都在狄更斯主办的刊物上发表。

此后她陆续创作了《克兰福德》、《露丝》、《北与南》、《西尔维亚的恋人》及《妻子和女儿》等长篇小说。其中《北与南》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的刻画,将工业发达的北方与田园风情尚存的南方对比,深入地表现了19世纪工业化所引起的诸多变化和冲突(包括信仰危机和价值观冲突),与《玛丽·巴顿》有相通之处,体现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对劳动大众的同情,以及她促进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方面的相互了解并和解的意愿。

《克兰福德》和《妻子与女儿》等以狭隘、宁静、和睦的乡村小镇生活为题材(其原型为作者熟悉的纳茨福德镇),着重地描写了女性经验。盖斯凯尔夫人善于观察、捕捉并描写在不同社会处境中的人们的言行举止,并在戏剧性冲突中展开情节。

《克兰福德》一书笔调尤为诙谐亲切,人物栩栩如生,有的读者把它视为作者的最佳作品。此外她还写了不少生动温馨的中短篇小说,如《表亲菲莉斯》。

盖斯凯尔夫人成名后和当时许多文学家有联系。她撰写的《夏洛蒂·勃朗特传》是有关这位作家传记中的第一部,也是最负盛名的一部。

她生前与勃朗特姐妹和乔治·艾略特等齐名,后来长期受到忽视。近年来随着西方女权主义和某些注重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文学、文化批评的兴起,她的许多小说,特别是《玛丽·巴顿》,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注意。

作品

盖斯凯尔夫人共发表过6部长篇小说,《玛丽·巴顿》(1848)是第一部,它真实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在19世纪英国小说的发展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称赞狄更斯、萨克雷和盖斯凯尔夫人是“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玛丽·巴顿》揭露19世纪中叶大英帝国“黄金时代”的背面广大工人群众的悲惨命运。小说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在4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在阶级对立十分尖锐的曼彻斯特。

玛丽·巴顿的父亲约翰·巴顿原来是个奉公守法的老工人,由于逐渐认识到工人阶级处于被剥削的地位,社会贫富悬殊,因而对资本家产生了仇恨,积极参加了工人运动。

宪章运动失败后,资本家拒绝了罢工工人的要求,决定开工。约翰·巴顿等人杀死了工厂老板的儿子。这部小说反映了宪章运动时期的劳资斗争,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小说的结尾写约翰·巴顿向老板自首,得到宽恕,表明作者受宗教信仰的影响,想用博爱与宽恕来调和阶级矛盾。这不仅损害了主人公的形象,也降低了作品的积极意义。

但这部作品关于工人阶级的悲惨状况和工人斗争的描写仍是全书最生动感人的部分,有力地打破了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的幻想。

盖斯凯尔夫人的另一部重要小说《克兰福德》(1853),用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克兰福德小镇上目光短浅、幼稚天真的小市民中间发生的小小的悲喜剧,在写作技巧、选材和语言运用方面都有提高;塑造的人物也不再是类型的代表,而是有个性的人。

1853年,小说《露丝》发表,写一个贫苦的女缝工露丝·希尔顿被资产阶级青年亨利·白林汉诱骗遗弃的故事。在叙述露丝于饥寒交迫中只身外出谋生时,作者着重描写了当时手工业作坊的恶劣的劳动环境。

后来在一次大瘟疫中,露丝不顾个人安危看护病人,博得群众的好评。白林汉染病后,也得到她的精心护理,恢复了健康,而露丝自己却染病而亡。作者通过这一结局赞扬了露丝的高尚品质。

她的长篇小说《北与南》(1855),也写曼彻斯特的阶级斗争。她把经济落后的南方与工业发达的北方做了对比,并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资本家,他既具有北方企业主的精明能干,又具有南方人的文化修养,并能调和劳资之间的对立,终于振兴了企业。作者在这里再一次宣扬了阶级调和的思想。

盖斯凯尔夫人的后期作品《西尔维亚的恋人》(1863),讲述了其强迫征兵所造成的家庭悲剧。《锦绣佳人(Wivesanddaughters)》(1866)反映小城市中等阶层的家庭生活。她还写了不少中、短篇小说,大部分以作者熟悉的小城镇生活为背景。她的《夏洛特·勃朗特传》(1857)是一部优秀的传记作品。另外还有CousinPhillis(1864)

作品集

TheMoorlandCottage(1850)

TheOldNurse'sStory(1852)

LizzieLeigh(1855)

MyLadyLudlow(1859)

RoundtheSofa(1859)

LoistheWitch(1861)

ADarkNight'sWork(1863)

短篇

TheSquire'sStory(1853)

HalfaLife-timeAgo(1855)

AnAccursedRace(1855)

TheManchesterMarriage(1858)

"AHousetoLet"的一章,,与查尔斯·狄更斯、WilkieCollins,及AdelaideAnneProcter合作完成。

TheHalf-brothers(1859)

TheGreyWoman(1861)

ChristmasStormsandSunshine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