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汉语汉字
董(拼音:dǒ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根据现有古文字材料,此字始见于篆文,但也见于《尚书》等先秦著作,形声字。董的本义为鼎董,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假借为监督、管理,也可作为姓氏使用。
  • 中文名:董
  • 拼音:dǒng
  • 繁体:
  • 部首:艹
  • 字码:
  • 五笔:ATGF(86、98)
  • 仓颉:THJG
  • 郑码:EMKB
  • 笔顺:
  • 字级:一级字(编号:2551)
  • 平水韵:上声·一董
  • 造字法:形声字
  • 结构:上下结构
  • 笔画数:12
  • 四角号码:4410₅
  • Unicode:基本区 U+8463
  • 笔顺编号:122312511211
  • 异体字:菫、蕫、?
  • 注音:ㄉㄨㄥˇ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dǒng

监督管理:董统。董督。董正(督察纠正)。董理。董事(某些企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董其成。

正:“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深藏:“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

姓。

详细字义

dǒng

【动】

(形声。从艸,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监督;督察〖supervise〗

董之用威。——《书·大禹谟》。传:“董,督也。”

董逋逃。——《左传·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师。——《左传·昭公十年》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后汉书·陈忠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

统率〖command〗。如:董一(统一主持;一统);董率(董帅。统率;领导);董督(统率)

主持;主管〖takechargeof〗。如:董成(主持和谈)

正,守正〖rectify〗

董,正也。——《尔雅·释诂》

随人使少师董成。——《左传·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择之。——《左传·昭公三年》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董道(守正道);董役(正其事理);董齐(征伐之使归一统)

dǒng

【名】

今简称董事为董〖director〗。如:校董;董事会(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

古地名。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Dong〗

董事

dǒngshì

〖trustee;director〗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由股东会从股东中选出

董事会

dǒngshìhuì

〖directorate;boardofdirectors〗∶公司的全体董事出席的会

两个附属的基金会,今天都在召开董事会

〖court〗∶有资格主管一个组织的一般事务的理事、经理或代表的机构

大学的董事会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鼎蕫也。从艸童声。杜林曰:藕根。多动切

说文解字注

鼎蕫也。

释艸曰:蘱,薡蕫。郭云:似蒲而细。按说文无蘱字者,葢许所据只作类。

从艸童声。

多动切。九部。亦作董,古童重通用。或用为童蓈字,误。

杜林曰“藕根”。

汉志有杜林仓颉训纂一篇,杜林仓颉故一篇,此葢二篇中语。藕当从後文作蕅。蕅根犹荷根也。郭朴曰:北方人以藕为荷,用根为母号也。然则杜林谓蕅为蕫。

康熙字典

古文(蕫)《唐韵》多动切。《集韵》覩动切,?音懂。《尔雅·释诂》:董,督正也。《书·大禹谟》:董之用威。

又《博雅》:固也。

又,深藏也。《史记·仓公传》:气当大董。

又,《周礼·春官》:辨九?,四日振动。郑注:动读为董。书亦或为董。振董,以两手相击也。

又,《玉篇》:藕根也。

又,董蕖。《续博物志》:董蕖者,婆罗门云阿苗根,似白芷。

又,亭名。《左传·文六年》:改蒐于董。注:河东汾隂县有董亭。

又,泽名。《后汉·郡国志》:文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泽。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龙多归之,服事帝舜,赐之姓曰董。

又,《宣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又,《集韵》主勇切,音肿。《羣经音辨》:短也。《左传》“余发董董”,今本作“种种”。

又,《字汇补》:董正之“董”,读若督,东谷切。

《集韵》通作蕫。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