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

葛洲坝

万里长江第一坝
葛洲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峡水电站38公里,距下游宜昌市主城区约6公里,是长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坝”,因坝址处江中原有一小岛葛洲坝而得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水患,具有发电、改善峡江航道等功能,可发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它提高了我国水电建设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和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的水电建设队伍,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
    中文名:葛洲坝 外文名: 地理位置: 占地面积: 开放时间: 建筑用途:发电、航运、灌溉等 类型:水坝

简介

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出口——南津关以下2300米处,大坝北抵江北镇镜仙,南接江南狮子包。全长2561米,高70米,将长江一分为三,是世界上最长的水坝之一。大坝共用混凝土1000万立方米,各类金属6.5万吨。主要由大江电站、二江电站、1号船闸、2号船闸、3号船闸、27孔泄洪闸、冲沙闸等组成。据了解,葛洲坝枢纽是万里长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自1981年开始发电至今已安全运行30余年,机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超过6000小时。随着三峡工程基本完建和日益发挥综合效应,葛洲坝还担负着对三峡枢纽的反调节作用优化了长江航道宜昌段的通航条件。

名称由来

南津关原来叫“难进关”,是三峡最著名的泡漩发生地,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点。葛洲坝的名称,就来源于南津关下游2.3千米处的葛洲坝岛。葛洲坝岛原为长江中的一个沙洲,与旁边的西坝岛相邻,将这一段长江自南岸向北分成了并行的大江、二江和三江这三条河道。葛洲坝原来叫“搁舟坝”,后船家为了吉祥,把搁舟改了个谐音,成了“葛洲坝”。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坝址就穿过这个江心小岛,这个小岛随着大坝的修建而消失了。

修建历程

1970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批复同意武汉军区、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兴建宜昌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报告”。指出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高峡出平湖”宏伟目标的实战准备。

1970年12月26日凌晨,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在他77岁生日里批准了兴建葛洲坝工程的报告。毛泽东批示原文:“赞成兴建此坝。现在文件设想是一回事。兴建过程中,将要遇到一些现在想不到的困难问题,那又是一回事。那时,要准备修改设计”。

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举行了开工典礼。指挥长张体学挥锨奠基。

1972年11月21日,葛洲坝主体工程暂停施工,审查、修改设计,设计工作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负责。

1974年10月20日,葛洲坝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复工。

1980年11月24日,电力工业部电劳字[1980]104号文通知,根据葛洲坝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决定正式成立葛洲坝水力发电厂,定为地师级单位。

1981年1月4日,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合龙成功。从三日上午七时三十分开始,四日下午十九时五十分胜利合龙,历时三十六小时二十三分。

1981年3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81]18号文通知,国务院正式批准电力工业部、水利部、交通部(三部)《关于葛洲坝工程运行管理体制的报告》,同意实行以电力部为主的运行管理体制,除通航建筑物由交通部门分工负责外,泄水闸、电厂和冲沙闸等建筑物均由葛洲坝水力发电厂管理。同时明确:葛洲坝工程的水工建筑物和电厂、船闸等永久设备的固定资产均属于葛洲坝水力发电厂。

1981年5月23日十六时四十五分,葛洲坝水利枢纽二江泄水闸正式下闸蓄水,二十四小时后,上游水位按预定计划控制在51米高程。六月五日,蓄水至60米高程。

1981年6月27日,葛洲坝二号船闸试航成功。

1981年7月19日,葛洲坝水利枢纽经受每秒72000立方米的洪峰,水库上游水位61.1米,下游宜昌水文站水位56.25米。

1981年7月30日,二江电厂1号17万千瓦机组于凌晨一时零六分开始并网试发电,葛洲坝水利枢纽开始发挥效益。

1981年12月27日,葛洲坝一期工程1、2号机组经国家启动验收委员会验收,召开了庆祝验收大会,正式移交葛洲坝水力发电厂运行管理。

1984年4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1984]43号转发《关于开展三峡工程筹备工作的报告》通知,为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决定成立中国三峡总公司,并确定“葛洲坝电厂是中国三峡总公司的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和职工原则上应属总公司管理。但考虑到三峡工程建设初期,为使总公司能集中精力搞好建设工作,葛洲坝电厂管理体制不作变动,由华中电管局代管,但财务预算要经总公司审批,电厂所创利润上缴总公司作为建设投资的组成部分。

1984年5月4日,国家计委关于葛洲坝二期工程修改概算的批复,同意二期工程审定修改概算为23.77亿元,连同一期工程完成的投资24.71亿元,葛洲坝工程总概算为48.48亿元。

1984年11月29日,葛洲坝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在葛洲坝右岸导墙下,首次将人工孵化的中华鲟鱼苗6000尾,向长江投放。

1985年4月18至1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计委、水电部、交通部以及有关单位领导、专家组成的国家验收委员会,对葛洲坝二、三江工程竣工进行了正式验收,并签发了鉴定书。验收结论为:工程设计比较切合实际,施工质量基本符合要求,发电通航运行正常,并已开始发挥巨大经济效益,同意正式移交运行管理单位管理。

1985年10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组织建国以来第一次评审,葛洲坝二江、三江工程及其水轮发电机组获国家技术进步特等奖。

1986年5月7日,葛洲坝大江500千伏开关站升流、升压获得了成功,正式投入运行。

1988年8月13日上午,葛洲坝一号船闸、大江航道试航成功,三千吨级客轮和三千吨级货轮船队安全通过。

1988年9月17日下午,葛洲坝-上海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建成,葛洲坝换流站极I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了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联网。至此,葛洲坝外送的超高压线路全部建成。

1988年12月6日,葛洲坝电厂最后一台机组-大江电厂21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至此,葛洲坝工程全面发挥效益。

1990年8月20日,葛洲坝至上海500千伏直流换流站第二极正式送电。

1991年4月29日,葛洲坝电厂荣获一九九一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1991年11月27日,“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工程国家竣工验收会议”在宜昌召开,大江工程通过国家正式验收,标志整个工程的全部竣工,进入全面投产,全面发挥效益的新阶段。验收结论为:葛洲坝大江工程的设计是成功的、合理的,主要设备的制造质量和工程施工的质量是优良的,工程运转正常,发电、航运达到了设计要求。

1996年6月1日,葛洲坝电厂隶属关系由华中电管局代管变更为中国三峡总公司直管,葛洲坝换流站同时从葛洲坝电厂划出,划归国家电力公司管辖。

1996年10月18日,葛洲坝自备电厂20兆瓦水轮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自备电厂于1994年6月1日破土动工,历时两年零四个月建成。

1998年1月13日,葛洲坝电厂三峡工作部成立,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厂参与三峡工程建设,与中国三峡总公司及有关单位联络;负责全厂进峡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

1998年7月,葛洲坝电厂被中共电力部党组、电力部授予“全国双文明先进单位”。

1998年8月,长江发生全流域洪水。16日,葛洲坝入库流量达每秒60700立方米,根据国家防总调度指令,葛洲坝水利枢纽开始进行削峰调度,这是枢纽自建成以来首次在66.9米的高水位运行。此次调度过程,成功地削减宜昌洪水流量达每秒2700立方米,削峰历时11小时,降低了沙市站水位,为保证荆江不分洪创造了有利条件。次日,国家防汛总指挥部致电葛洲坝电厂,对葛洲坝电厂在此次洪水中精心调度,首次成功超限蓄洪错峰的特殊贡献表示感谢。

2002年5月13日,中国三峡总公司党组下发《关于葛洲坝电厂改制实施工作方案的批复》(三峡党组字〔2002〕第8号文)。

2002年5月28日,葛洲坝电厂第六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召开,大会通过《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确保葛洲坝电厂改制重组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报告、改制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

2004年5月29日,葛洲坝电站累计发电3000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发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的发电厂。

2006年4月25日八时十分,改造增容后的大江电厂14号机组正式投入运行,历时177天的首批改造增容机组14号机组A级检修工作全面竣工,机组单机容量由12.5万千瓦增至14.6万千瓦。

2006年5月9日九时二十分,改造增容机组3号机组正式并网运行,历时184天的3号机组A级检修及增容改造工作全面竣工,机组单机容量由12.5万千瓦增至14.6万千瓦。

2007年11月20日至25日,葛洲坝电厂自主研发的“无源零开断的自动灭磁装置及方法”专利项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第四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和特别金奖。

2008年8月,《关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专家会诊检修系统在葛洲坝电站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全国电力行业2008年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2010年9月,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经受了最大流量每秒70000立方米等五次洪峰的检验,圆满完成迎峰度夏和防汛任务。

2011年6月27日,葛洲坝通航船舶208.17万艘,货运量6.29亿吨。

2011年7月30日,葛洲坝电站投产发电30周年。

大坝结构

外形结构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约3公里处。长江出三峡峡谷后,水流由东急转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扩宽到坝址处的2200米。由于泥沙沉积,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坝、西坝两岛,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为长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节断流。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横跨大江、葛洲坝、二江、西坝和三江。

工程设施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船闸、电站厂房、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建筑物组成。

船闸

为单级船闸,一、二号两座船闸闸室有效长度为280米,净宽34米,一次可通过载重为1.2万至1.6万吨的船队。每次过闸时间约50至57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8至12分钟。三号船闸闸室的有效长度为120米,净宽为18米,可通过3000吨以下的客货轮。每次过闸时间约40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5至8分钟。上、下闸首工作门均采用人字门,其中一、二号船闸下闸首人字门每扇宽9.7米、高34米、厚27米,质量约600吨。为解决过船与坝顶过车的矛盾,在二号和三号船闸桥墩段建有铁路、公路、活动提升桥,大江船闸下闸首建有公路桥。

三座船闸中,大江1号船闸和三江2号船闸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洲之最,可一次通过万吨级船。船闸各长280米、高34米,闸室的两端有2扇闸门,下闸门两扇人字型闸高34米,宽9.7米,重600吨,逆水而上的船到达船闸时上闸门关闭着,下闸门开启着,上下游水位落差20米,船驶入闸室内,下闸门关闭,设在闸室底部的输水阀打开,水进入闸室,约15分钟后,闸室里的水与上游水位相平时,上闸门打开,船只驶出船闸。下水船过闸的情况下好相反。每次船只通过葛洲坝大约需要45分钟。

电站

两座电站共装有21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大江电站装机14台、单机容量12.5万千瓦,二江电站装机7台(17万千瓦2台、12.5万千瓦5台),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每年可发电157亿千瓦时。电能用分别用500千伏和220千伏外输。

泄洪闸

二江泄洪闸是葛洲坝工程的主要泄洪排沙建筑物,共有27孔,最大泄洪量83900立方米/秒,采用开敞式平底闸,闸室净宽12米,高24米,设上、下两扇闸门,尺寸均为12×12米,上扇为平板门,下扇为弧形门,闸下消能防冲设一级平底消力池,长18米。大江冲沙闸为开敞式平底闸,共9孔,每孔净宽12米,采用弧形钢闸门,尺寸为12x19.5米,最大排泄量20000立方米/秒。三江冲沙闸共有6孔采用弧形钢闸门,最大泄量10500立方米/秒。

工程意义

水电技术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条件差、范围大,仅土石开挖回填就达7亿立方米,混凝土浇注1亿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7.7万吨。大坝总库容量15.8亿立方米,控制坝上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大坝刚建成,于1981年7月承受了百年来最大洪水7.2万秒立方米。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电建设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进行水电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科研队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水电建设积累了经验。

发电量

年发电量达157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原煤1020万吨,对改变华中地区能源结构,减轻煤炭、石油供应压力,提高华中、华东电网安全运行保证度都起了重要作用。仅发电一项,在1989年底就可收回全部工程投资。

水位改善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将使坝的上游水位提高20多米,向上游回水100多千米,形成一个蓄水巨大的人造湖,同时也有效地改善三峡航道的危险程度。葛洲坝水库回水110至180公里,由于提高了水位,淹没了三峡中的21处急流滩点、9处险滩,因而取消了单行航道和绞滩站各9处,大大改善了航道,使巴东以下各种船只能够通行无阻,增加了长江客货运量,货运量由400万吨左右猛增到5000万吨上。

生态影响

长江葛洲坝建成前,中华鲟是一个兴旺的种群,它们在长江上游的合江至金沙江屏山段的600多公里江段内有16处产卵场。每年6月,性成熟的雌雄个体成群而行,由上海崇明岛长江口溯游而上,在年末抵达产卵场,停留到第二年的10、11月开始产卵。幼鱼在长江里长到20厘米左右,顺江而下,在下一年的7、8月,从长江口入海生长。葛洲坝阻断了中华鲟通向产卵场的唯一通道。但专家们却在1981年的秋天意外发现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的水域产卵,新的产卵场就此形成。此后32年,上游的22处产卵场“荒废”,这里成了中华鲟物种自然延续唯一的根据地,也成了寄托科研人员希望的“黄金水域”。

2014年9月,长江水产研究等多家研究单位确认,2013年,在葛洲坝下唯一的自然产卵场,中华鲟没有繁殖产卵。葛洲坝建成后的32年里,中华鲟野生种群不断衰减。科研人员认为,这背后是一系列的原因,长江水体污染、经济发展对自然保护区的“割让”、船只渔网的误伤,都让中华鲟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不断受到挤压,日益脆弱。中华鲟专家危起伟呼吁,中华鲟野生种群消失前,控制污染、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为中华鲟营造新的生存空间迫在眉睫。

20世纪七十年代,长江里的繁殖群体能达到1万余尾,葛洲坝截流的80年代,骤减到2176尾,2000年仅有363尾。2008年,农业部组织专家论证,估算繁殖群体不足200尾,野生种群岌岌可危,科研捕捞就此叫停。2014年,野生繁殖群体估算只有57尾。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