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林

叶海林

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
叶海林,2000年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4年为中央机关政府公务员,2004至2006年为我驻外使馆三等秘书,2006年2月至今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南亚编辑部主任、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目前主要从事南亚地区政治与国际关系、反恐怖及非传统安全研究。学术代表著作有:专著《巴基斯坦——纯洁的国度》,译著《空间战争》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1]
  • 中文名:叶海林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汉
  • 出生地:
  •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职业:
  • 代表作品:
  • 主要成就:

人物简介

2000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4年为中央机关政府公务员,2004至2006年为我驻外使馆三等秘书,2006年2月至今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南亚编辑部主任、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目前主要从事南亚地区政治与国际关系、反恐怖及非传统安全研究。学术代表著作有:专著《巴基斯坦——纯洁的国度》,译著《空间战争》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前,为央视的特约评论员,作为嘉宾多次参与央视《环球关注》·《防务新观察》·《今日关注》和《央广时评》;凤凰卫视《全球连线》等多档国际评述类栏目嘉宾等关于军事方面节目的评论,发表的观点独特新颖,获得观众好评。

工作经历

2000年至2004年为中央机关政府公务员

2004年至2006年为我驻外使馆三等秘书

2006年2月-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

学术著作

《巴基斯坦-纯洁的国度》,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8年

学术论文

1、“金砖”的成色(2009-6-16)

2、“麦帅”又来了,“麦帅”又走了(2009-6-16)

3、南亚诸国“病而不僵”的奥秘(2009-6-11)

4、如果地区强权能保持克制(2009-6-4)

5、印度的为邻之道(2009-6-2)

6、发育不良的南亚民族国家(2009-5-18)

7、分离主义致南亚先天不足(2009-5-14)

8、虎殇(2009-5-6)

9、巴阿“新战略”并不新(2009-4-23)

10、日太空军事化有多远走多远(2009-4-14)

11、破解"神圣矩阵"玄机(2009-4-9)

12、驶向深蓝三“不”(2009-4-8)

13、瓜达尔陆桥的意义(2009-4-1)

14、中国应化海上威胁为陆地安全(2009-3-24)

15、中国怎样通向印度洋的“温暖海水”(2009-3-17)

16、中国应追求印度洋运输安全(2009-3-16)

17、命运之海(2009-3-13)

18、美国必须重新发现南亚(2009-3-5)

19、印巴谁都不是“第一”(2009-2-26)

20、美对巴政策不应再矛盾(2009-2-17)

21、阿富汗:美国不能再逃跑了(2009-2-9)

22、中国外交需要更多“造词”(2009-2-8)

23、三问美国南亚战略(2009-2-6)

24、“全球恐怖主义”是伪命题(2009-2-1)

25、不能总是阴谋论(2009-1-21)

26、印度需要什么样的巴基斯坦(2009-1-9)

27、海盗、“君主”、公共产品(2009-1-9)

28、军事博物馆里的比较政治(2009-1-9)

29、有行的,就有不行的(2008-10-21)

30、有一种宿命叫做巴基斯坦(2008-10-21)

31、和塔利班谈判?(2008-10-21)

32、穆沙拉夫谢幕谢里夫时代或来临(2008-9-4)

33、穆沙拉夫评传(2008-9-2)

34、要太空站不要太空战(2008-8-27)

35、巴基斯坦告别平民英雄年代(2008-8-20)

36、爱国主义的大脚印如何走到今天(2008-8-17)

37、克什米尔之结(2008-7-17)

38、亚洲新戏剧(2008-7-10)

39、谢里夫的笑与忘(2008-7-3)

40、塔利班的三副面孔(2008-6-26)

41、“麦帅”来了,“麦帅”走了(2008-6-11)

42、他们总有的说(2008-5-29)

43、准备好了么,普拉昌德同志(2008-4-10)

44、“雷龙”民主化(2008-3-24)

45、法西姆的总理梦(2008-3-12)

46、玩的就是心跳(2008-3-4)

47、巴基斯坦大选落幕,阴霾犹在(2008-2-27)

48、下一个目标:穆沙拉夫(2008-2-26)

49、选出稳定与和解,难!(2008-2-18)

50、为Chindia加油(2008-1-14)

51、应该对巴基斯坦抱有信心(2008-1-4)

52、贝·布托走了,穆沙拉夫怎么办?(2008-1-3)

53、爱强人,恨强人(2008-1-2)

54、对俾路支解放军恐怖活动的分析(2007-11-1)

55、穆沙拉夫:风浪中的一年(2007-11-1)

56、巴基斯坦:三驾马车时代(2007-10-18)

57、两份议案决斗(2007-10-16)

58、两次风暴之间(2007-10-10)

59、穆沙拉夫携手贝·布托?(2007-9-14)

60、“静音”之后的动静(2007-7-17)

61、该怎样走出国门(2007-7-5)

62、仇富与反仇富之“国际范例”(2007-6-12)

63、南盟峰会:中国“投石问路”多边外交迈重要一步(2007-4-20)

64、喜马拉雅南麓的朝阳(2007-4-5)

65、三个和尚有水吃?(2007-3-5)

66、龙象如何共舞?(2007-1-25)

67、萧伯纳与李光耀(2007-1-4)

68、从新德里到伊斯兰堡—中国和谐外交的“试验田”(2006-12-31)

69、日本:多少钱买把椅子(2006-12-26)

70、在印度身上找自信?(2006-12-7)

71、水刑、谎言与政党政治(2006-11-3)

72、结构不均衡问题对新形势下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影响(2006-10-1)

73、公意还是众意?(2006-7-13)

74、改变"重政轻经"穆沙拉夫访问中国打出"桥"牌(2006-2-28)

75、China-PakistanRelationship:All-Weathers,ButMaybeNotAll-Dimensional,Pakistan–PossibleConsequencesofDeterioratingSecurityinAfghanistan,FOI,Sweden,2009

主持课题情况

巴基斯坦恐怖主义研究,社科院所重点课题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