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

汉语汉字
菜(读作cài)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本义是指蔬菜。引申之亦也可指肴馔的总称。
  • 中文名:菜
  • 拼音:cài
  • 部首:艹
  • 五笔:AESU
  • 仓颉:tbd
  • 郑码:epf
  • 字级:一级字(编号2207)
  • 平水韵:去声十一队
  • 注音:ㄘㄞˋ
  • 总笔画:11
  • 部外笔画:8
  • 统一码:基本区U 83DC
  • 结构:上下结构
  • 笔顺编号:12234431234
  • 注音:ㄘㄞˋ
  • 四角码:44904
  • 总笔画数:11
  • 造字法:形声字兼会意字

字源演变

“菜”字是形声字兼会意字。此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中(图1),“菜”字的上部分像两棵草的形状,下部分与“采”字相似。到了汉朝文字中,“菜”字的上部分像是两座山,下部分为“木”。到了楷书中,“菜”字就和现代文字几乎相同,只有上部分的“艹”字从中间变成了两段。楷书以后,没有很大的变化,直至发展到了现代汉语。

“菜”字由“艹”字“采”字组成。从艸,采声。“艹”字有草的意思,而“采”字是把某物从某地摘下,组合起来就是把草采下,进而食用,即得出其蔬菜的本义。因为不同种类的菜可以进行不同的烹调,做成各类菜品,所以“菜”字引申之亦也可指肴馔的总称。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菜càiㄘㄞˋ

供作副食品的植物:~市。白~。菠~。野~。蔬~。面有~色。

主食以外的食品:~牛。~畜。~肴。~谱。名~。

详细字义

菜cài

〈名〉

(1)(形声。采声。上古时期,菜只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到了中古以后,菜就包括内类、蛋类及其熟食在内了。本义:蔬菜)

(2)同本义[greens;vegetable]

菜,草之可食者。——《说文》

皮弁祭菜。——《礼记·学记》。注:“芹藻之属。”

习舞释菜。——《礼记·月令》

乃奠菜。——《仪礼·士昏礼》

古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荀子·富国》

孙叔敖相楚,栈车牝马,粝饼菜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3)又如:种菜;干菜(晒干的蔬菜);菜食(以食菜为主)

(4)泛指一切菜肴[dish]。如:菜馔(菜肴)

(5)专指油菜[rape]。如:菜子(专指可以榨油的油菜籽);菜子油(即菜油);菜花(油菜的花)

(6)按特殊风味制作的食品[dish]

饭菜精洁,醢酱调美。——《北史·胡叟传》

(7)又如:中国菜;素菜;川菜;广东菜;荤菜

常用词组

菜场、菜单、菜刀、菜地、菜豆、菜羹、菜瓜、菜馆、菜花、菜金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一】【艸部】仓代切

艸之可食者。从艸采声。

说文解字注

艸之可食者。

菜字当冠於芑葵等字之上。

从艸。采聲。

此举形声包会意,古多以采为菜。仓代切。一部。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韵》《集韻》?倉代切。音縩。《说文》:草之可食者。《增韵》:蔬也。《禮·月令》:仲秋,趣民務畜菜。《儀禮·士昏禮》:婦入三月乃奠菜。《靈樞經》:五菜: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

又《禮·王制》:民無菜色。注:食菜之饥色。

又七計切。東方朔《七谏》:西施媞媞而不得見兮,嫫母勃屑而日侍。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蟲不知徒乎葵菜。又《韵会》:与采通。《漢孔耽?》:躬菜蔆蕅。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