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第一中学

莒县第一中学

山东省莒县中学
莒县一中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总占地面积8320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3593平方米。学校各类实验室共20口,均按省规标准配备;改建后的图书馆藏书量达140036册,为师生提供充实的精神食粮;标准化的塑胶运动场设施先进,为师生搭建舒适的健身场所;学校三季花红,四季青翠,环境秀丽,景色宜人。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发展底蕴,幽雅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校园文化,将学校打造成陶冶身心之圣地,成功成才之摇篮。[1]
    中文名:莒县第一中学 外文名: 简称: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 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别名:莒县一中 类型:重点中学 教师人数:410人 学生人数: 6800人 所属地区:中国 山东省

简介

莒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3年,现有9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800余名,教职工410名,省级规范化学校。校园环境幽雅,布局合理,三季花红,四季青翠,是学子们求学成材的理想摇篮。学校教学设施齐全,仪器配备一流,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劳模、特级、高级教师128名,国家、省、市、县级骨干教师96名,达到研究生学历水平的46名,外籍教师2名。n

树立打造一支教育“铁军”的目标。针对这一目标,该校推行用人机制“三原则”,即: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岗位、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学校先后实施了四步改革,各层次人员全部竞争上岗。一是强化级部建设,将级部细化,每年级两个部,所有主任副主任,全部竞争上岗;二是强化学科建设,整合力量,组建学科教研室,跨年级选派教研组长,重新设立教科研中心;三是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研究施行了“班主任资格认定制度”,共有169名教师通过培训考核,最终确定107名获得班主任任职资格;四是实行任课教师竞争上岗制度,采用级部与教师“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出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人选。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了戚业国、于家太、刘光余等三位博士到校举办教育讲座,并组织全体高三教师到省实验中学、山师附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见习进修,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持续提高。

学校历史

公元1924年,即民国十三年,莒县知事周仁寿报经省署批准,在莒县建立了第一所中学,校址选在当时的县城太平街,称为“莒县中学”。第二年七月中旬,章丘籍学者王国钦先生被聘为莒县中学的第一任校长,下旬莒县中学招收了第一级学员1个班25名学员,第三年(即1926年,民国十五年)又招收一个初中班,此后就这样陆续开始每年招生、扩班。n

莒县中学就这样开始正式扎根于莒州大地,并在多年后成为我们今天的莒县一中。但在当时的乱世之中,教育事业和知识分子们都处于飘摇不定中,莒县中学自然也不例外。在此我仅举几例,大家恐怕都会从中感受到当时办学和求学之艰辛。n1928年,莒县中学校舍被匪军刘桂堂(就是刘黑七)占据,全校不能开学。n1929年,军阀混战,莒县县城再一次成为双方争夺的要地,莒县中学再次被迫停课。到了1938年2月23日,侵华日军炮轰莒城,在血战后最终占领了莒县县城,莒县中学又一次被迫停课。后来战事打打停停,莒县中学也跟着饱经了一次又一次的搬迁和停办,真可谓是苦不堪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省教育厅复立莒县中学,正式选定地址在大湖以东、何亭子以南地方兴建(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莒县一中的位置),并任命刘云程先生为校长。到1957年7月,由于招贤中学(这就是莒县二中的前身,呵呵)竣工,莒县中学更名为“莒县一中”。后来在文革时期校名又复称“莒县中学”,直至1979年5月方正式恢复了“莒县第一中学”的名称,直至今天。

学校理念

作为省级规范化学校,我校坚持以“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大力实践“名校战略”,努力实现“奥赛争金牌、高考夺名牌”的奋斗目标,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加强了音体美教学,成立了艺体部,切实加强了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学生参加历次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均获得突出成绩。在山东省中学生运动会上,女篮连续四次获全省第三名。音体美高考成绩斐然。突出了奥赛辅导,成立了数、理、化、生物、信息竞赛辅导小组,培养了大批学科尖子和特长人才。近年来,在奥林匹克竞赛和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有9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08人次获省级奖励,并多次被授予“山东省奥赛优胜学校”称号。

学校特色

第一创意:“励志周”。该校将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励志周”,这在同类学校中算得上是一个新事物。“励志周”的开展,目的是让学生从品行、学习、能力和特长四个方面搞好自我规划与设计。每位学生都要领取一份《莒县一中学生学年发展规划书》,认真填写家长寄语、班主任寄语、导师寄语和我对校长说句话等内容。该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发现,高中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乃至影响终生,仅靠校内两名专业心理学教师,显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该校经过认真研究,通过专业培训和考试考察,最终选拔出36名既有扎实的心理辅导专业知识技能,又有良好师德修养的教师,组建成一个专业团队,利用自习、饭空和周末等时间,实行四人一组轮岗值班,为学生提供固定的、持久的心理咨询服务。截止目前,已接待来访学生960余人次。n

第二创意:“校博会”。“校博会”是学生才艺技能博览会,既能进行才艺大展示,又能开展技能大比拼,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缓解学习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校博会”面向全体在校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不限内容,不限方式,学生自搭展台,相互观摩,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如火如荼的校内大博览,也深深地吸引着高考重压下的高三同学,他们忙里偷闲,放下学习的重负,踊跃参加到活动中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激励和鼓舞着低年级的同学们。这在往年是不曾有过的活动场景。据悉,该校将会把“校博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专项教育传承下来,有计划地定期举办。n

第三创意:起草“同学文明公约”。“公约”是由学生会起草并发出的倡议,来自传统,又寓于新意,如“不玩物不丧志志,坚决向手机说不”等。“公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面向全体同学开展大签名活动,人人表决心,处处有文明,热烈的现场氛围使“公约”内容深入人心。针对今年刚入学的新生,该校要求每人在填写一份“体检通知书”的同时,填写“莒县一中承诺书”,认真履行“八项承诺”,包括不带手机进入校园,不经学校和家长同意不进社会网吧等。“承诺书”实行学生本人和家长“双签名”,一式两份,一份自存,一份上交学校,作为录取的一项根据。n

激励与严厉并举,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了责任和温暖,强化了身心素质,鼓舞了理想信念,体现了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莒县,正焕发着新的教育感受力、运动力和生命力。

规范与创新

创新是一个人、一个学校乃至一个民族前驱的动力来源。同时,规范也是一个人、一所学校乃至一个民族得以正常成长的条件。莒县一中在创新中不忘规范,在规范中追求创新,对日常工作中的好点子、好经验、好做法予以及时总结、推行,形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n

创新德育途径。该校每两周确立一个德育教育主题,推广实施主题周教育活动。该活动由学校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学生会发起倡议,相关部门广泛宣传,各级部、班主任具体抓好落实。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提高,每五到七名同学,自愿结成一个“发展成长互助小组”,实施“四个共同”,即:问题共同面对、困难共同克服、荣誉共同分享、责任共同承担,彼此关爱,共同进步,形成长效机制。n

创新教学途径。探索实施了“日清、周结、月盘点”活动,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日清”就是由学习小组选出的代表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带领小组成员复习梳理当天学过的重点、难点知识;“周结”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各科课代表为主题,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同学对一周来的重点、难点进行回顾总结,并对本班同学做好知识传达;“月盘点”就是以单元知识为范围,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命题,自主测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复习和强化记忆,确保学习时效。n

创新教研途径。探索实行了“三全听评课”制度,面向全校开展以“全程录像、全员听课、全面评课”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各教研室随机抽签确定上课教师,随堂录像,校内专家组测评,测评结果由教研室主任记入《“三全”听评课活动记录表》,作为教研评比的依据予以存档。n

教育举措的三大创新,大大拓展了德育途径、教学途径和教研途径,在常态、动态中生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n

三力环境育英才,一心一意促发展。莒县一中遵从时代呼唤和教育规律积极探索育人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教育潜能,成功打造了素质教育大器,激励着更大的发展热望。

提升与评价

让教育评价成为教育结果的“试金石”。该校在今年的职代会上表决通过的《莒县一中教职工发展性评价办法》,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实行评价与激励并重,提升教师积极性,增强干事创业的内驱力。学期综合评价具体包括三部分内容,即:阶段性评价、学期期末评价、特殊情况处理。阶段性评价由工作量、考勤、成绩、常规和评教五部分组成。学期期末评价由期末成绩、综合评教、专业成长和特殊贡献四部分组成。阶段性评价结果只通知本人,不予公示。而对学期综合评价结果则予以公示,并作为评先树优、职称评聘的依据。n

提升与评价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危机感,最大限度地鼓舞了教师的敬业爱岗精神,强化了教师对教育结果的承担。我们看到,一支斗志昂扬整饬一新的教育“铁军”,正在莒县教育的天地中开疆拓土,他们将凭借自身过硬的战斗力,获得新的教育战果。

学校荣誉

学校注重科研兴校,大力实践创新教育,历届高考本科上线率和名牌大学录取人数均居县内各校之首,自2001年以来,每年都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在历年奥赛中,均有多人次获国家级、省级奖励,并多次被授予数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优胜学校。在山东省中学生运动会上,女篮连续四次获全省第三名。建校53年来,已有3万余名学子遍布世界各地。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