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决明

草决明

豆科决明属植物
决明子,中药名。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1]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超目: 目:蔷薇目 亚目: 科:豆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决明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决明子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安徽、广西、四川、浙江、广东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别名:马蹄决明、钝叶决明、野青豆、假绿豆 英文名:Catsia tora Linn 分布:长江以南

植物特征

决明子为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决明花黄色,荚果细长,四棱柱形;小决明植株较小,荚果较短。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

生境产地

生于山坡、路边和旷野等处。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全世界热带地方均有。安徽、广西、四川、浙江、广东等省,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加稀硫酸20ml与氯仿10ml,微沸回流15分钟,放冷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振摇,放置,碱液层显红色。如显棕色,则分取碱液层加过氧化氢试液1~2滴,再置水浴中加热4 分钟,即显红色。

配伍

1、补肝明目:决明子一升,蔓荆子二升,以酒五升煮,曝干为末。每饮服二钱,温水下,日二服。(《圣惠方》)

2、目赤肿痛:决明子炒研,荼调敷两太阳穴,干则易之,一夜即愈。(《医方摘玄》)

3、癣疮延蔓:决明子一两为末,入水银、轻粉少许,研不见星,擦破上药,立瘥。(《奇效良方》

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由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一般配菊花、木贼、黄芩等,如急结炎方;症状较剧烈者则须配柴胡、黄连、防风等,方如决明子汤。

2、用于治疗用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头痛。单用决明子15g,或配夏枯草15g,或配钩藤、白疾藜各9g,水煎服。

3、用于治疗便秘(兼有目赤、口臭、小便短赤等热象者较适宜)。可配淡竹叶、瓜萎仁各9g,水煎服。

药用价值

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

验方

1.高血压病:

(l)草决明子适量炒黄捣成粗粉,加糖泡开水服,每次3克,每日3次。

(2)草决明子15克,夏枯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一个月。

2.结膜炎:草决明子6克,木贼草9克,野菊花4.5克,水煎服。

3.小儿瘠积:草决明子9克,研末,鸡肝一副捣烂,白酒少许,调和成饼,蒸熟服。

4.慢性无黄疽型肝炎:草决明子9克,六曲9克,紫丹参15克,炒白芍9克,软柴胡4.5克,红枣4枚,猪菩9克,白术4.5克,煎水服,白糖为引。

药典记载

1、《本草纲目》:“除肝胆风热,淫肤白膜,青盲。”

2、《中华本草》述其应用较为广泛,载曰:“清肝益肾,明目,利水通便。主治目赤肿痛,羞明泪多、青盲、雀目、头痛头晕、视物昏暗、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外治肿毒、癣疾。”

3、《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4、《本草经疏》:“决明子,其味咸平,《别录》益以苦甘微寒而无毒。咸得水气,甘得土气,苦可泄热,平合胃气,寒能益阴泄热,足厥阴肝家正药也。亦入胆肾。肝开窍于目,瞳子神光属肾,故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别录》兼疗唇口青。《本经》久服益精光者,益阴泄热、大补肝肾之气所致也。”

5、《本草求真》:“决明子,除风散热。凡人目泪不收,眼痛不止,多属风热内淫,以致血不上行,治当即为驱逐;按此苦能泄热,咸能软坚,甘能补血,力薄气浮,又能升散风邪,故为治目收泪止痛要药。并可作枕以治头风,但此服之太过,搜风至甚,反招风害,故必合以蒺藜、甘菊、枸杞、生地、女贞实、槐实、谷精草相为补助,则功更胜。谓之决明,即是此意。”

6、《本草正义》:“决明子明目,乃滋益肝肾,以镇潜补阴为义,是培本之正治,非如温辛散风,寒凉降热之止为标病立法者可比,最为有利无弊。”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