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茶

茵陈茶

山茶科山茶属植物
茵陈茶,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1]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采制: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化学成分:含6,7-二甲基七叶树内酯(6,7-dimethylsculetin)及挥发油,油中主要为a-蒎烯、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烯块(capillene)、茵陈醇(capillanol)、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氯原酸等,传统药茶方。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木兰纲 亚纲: 超目: 目:芸香目 亚目: 科:山茶科 亚科: 族:山茶族 亚族: 属:山茶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茵陈茶

主治功能

性味:性微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

原料为茵陈,茵陈对人体结核杆菌有完全的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显著的消热利湿清肝利胆,降血压等作用,对湿热黄疸、黄疸型肝炎、胸胁胀痛、胆囊炎、胆石症、高血压、心烦失眠、头晕、目眩等有明显效果。

《本草纲目》载:“茵陈除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并说菌陈生食或做饼、羹皆宜。菌陈生食即把茵陈切细加调料凉拌。

茵陈饼是把茵陈切碎,加入面粉中做或菜饼,或烙或烤或蒸,食之松脆芳香。茵陈羹是把茵陈切成1厘米长小段,入滚水中加调料,淀粉做成汤羹。若把茵陈煎汁加米煮成粥,名茵陈粥:味清香宜人。

中医认为,茵陈性味苦、微寒,入脾、胃、肝、胆经,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利胆退黄要药。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煎剂及醇浸剂能促进胆汁分泌,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有降压、利尿作用。煎剂有强力解热作用,能降低血脂,防止血管壁脂质堆积。

其所含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皮肤病原性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肝炎患者,多食欲不振,用本品与大米煮粥服食,寓补于治,药食同用,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加白糖同用,既可保护肝脏,又可矫正茵陈味苦之弊,有利于患者康复。茵陈粥宜稀薄为宜,脾胃虚寒者不宜选用。

做法及要诀

茵陈加水煎汤,去渣取汁。

说明

功效

1、清热,退黄,利胆。

2、适用于乙型肝炎,症见尿黄、目黄、肤黄。拌有身疲体乏、食欲不振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