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宪章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

工人运动
宪章运动是1836-1848年在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是世界三大工人运动之一。宪章运动的目的是,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工人阶级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称为世界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但其最后失败,失败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并未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中文名:英国宪章运动 外文名:Chartism 发生地点:英国 主要人员:英国工人 主要成就: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的独立的全国性政治运动 起始时间:公元1836年 结束时间:公元1848年 运动者目的:获得普选权 运动方式:罢工示威、递请愿书 运动的标志: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和1837年《人民宪章》的公布

历史背景

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时被称为“世界工厂”。

光荣革命以后,《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案在实际上确立了议会高于国王的原则,并对议会和国王的关系作了明确的规定,杜绝了回复到君主专制时代的可能。但是,这些法令并没有造成政治制度的任何重大变动,在此后的100年间,英国政权基本上仍为土地贵族和金融资产阶级所把持,而真正能够享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人十分有限。

19世纪20~3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的商业和运输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起来,他们志得意满,进而要求取得政治的统治地位。1832年议会改革,他们的政治要求得到满足,登上了统治地位。工人阶级在议会改革运动中支持了资产阶级,但是结果一无所得,政治上依然处于无权的地位。于是工人阶级决定掀起一场争取普选权的运动。

以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和1837年《人民宪章》的公布为标志,英国的宪章运动蓬勃兴起。而1839年和1842年宪章派先后两次向议会提交的请愿书遭到否决,使宪章运动陷入低潮。但是,无论是从运动的组织领导,还是从请愿书的内容和参加签名的人数,都可以看出运动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水平在不断提高。

1847年英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大批工人失业,实际工资降低,在这种环境下,宪章运动又重新活跃起来。1848年春,又传来了法国二月革命的消息。英国的宪章派和工人群众更为振奋。各地举行群众大会的次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宪章派决定在1848年4月10日组织示威游行,向议会递交新请愿书。各地宪章派纷纷响应。由于英国政府的镇压和宪章派领导人屈服,这次游行示威随之失败。

1848年示威游行失败后,宪章派内部发生分化,有些人认为工人阶级在当时的英国还不足以单独充当社会的推动力量,它应该与资产阶级合作。也有一些宪章派人士坚持工人阶级的组织应有自己的独立性,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力图把宪章运动复兴起来,但未能成功。从1848年到1858年的运动,是整个宪章运动走向衰落的阶段。不过,从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比前几个阶段的发展水平更高。而且,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它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运动过程

第一次高潮

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

《人民宪章》是1837年由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一份请愿书,它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

次年5月,这份请愿书公布后,被称为《人民宪章》,1839年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25万人。

1840年7月,各地宪章派的代表在曼彻斯特召开了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它的宗旨是“实现下院的彻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地忠实代表联合王国的全体人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协会在全国各地设有几百个分会,入会者须交纳会费,F.恩格斯称之为第一个近代工人政党。

次年6月,协会拟定一个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普选权、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议员支薪、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6条要求,并于1838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名称发表,宪章运动由此得名。

第二次高潮

1842年的经济危机促使第二次宪章运动高潮的到来。

1842年5月2日,伦敦街头人山人海。浩浩荡荡的工人队伍来到国会下院,宪章派全国协会的负责人向下院递交了全国宪章派第二次请愿书。

请愿书上写道:“尊敬的贵院就它现在的组成来说,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

请愿书还指出,在英国“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例如,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亚尔伯特亲王的回收入是104镑20先令,而千百万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两三个便士。

请愿人员认为,在人民没有获得政权之前,消灭某一种垄断并不能使劳动者从贫困的状况中解脱出来,而在人民获得政权以后,所有的垄断和所有的压迫形式都应该停止。请愿人员所说的“垄断”,指的是当时对选举权和纸币的垄断,对机器和土地的垄断,对报刊和宗教特权的垄断。

这份有300万人(约占英国成年男子的一半)签名的请愿书再次要求把《人民宪章》定为法律。

第三次高潮

1848年,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宪章运动再度高涨。

第三次全国请愿书进一步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事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97万人。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的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全国宪章派第3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把请愿书装在四套华丽的马车上向国会驶去,途中遭到宪兵的镇压。国会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政府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

历史意义

英国爆发的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成百万工人参加了斗争,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延续到1848年,前后坚持了十多年。1837年6月,“伦敦工人协会”拟定了一个关于争取普选权的文件,提出了六点要求:(一)精神正常并且没有犯过罪的一切成年男子都有普选权;(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三)议会议员支薪,使没有财产的人也能够当议员;(四)为了消除资产阶级方面的贿买和恐吓,选举采用秘密投票的方式;(五)设立平等的选区以保证平等的代表权;(六)取消纯属形式的三百英镑地产的代表资格限制,使每个选民都同样有被选举权。英国工人阶级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的统治是一切灾难的根源,因此便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资产阶级的政权和法律。1838年5月,这个文件以法案形式正式公布,称为《人民宪章》。“宪章运动”便由此得名。

人民宪章公布以后,立即得到广大工人的积极支持,宪章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1838年夏季,整个英国都沸腾了,各地先后召开群众大会,北方许多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等地的工人,晚上高举熊熊的火炬参加集会游行,人数多达几十万人,运动一开始就具有全国的规模。1839年2月,宪章派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请愿书,要求政府进行改革,实行人民宪章。到1839年5月间,各地群众在请愿书上签名的已超过一百二十五万人。统治阶级先是企图分化革命力量,随后就进行了公开的镇压。他们派出大批军警,禁止一切集会,逮捕宪章派的领导人,并于7月12日否决了请愿书。工人们不畏强暴,展开了英勇斗争。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示威游行;伯明翰工人爆发了起义,打退了警察的进攻,从7月15日至17日控制了整个城市。

四十年代初,英国还没从1837年的危机的打击下恢复过来,1842年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工商业倒闭,失业人数空前增加,同时农业歉收,发生了全国性的饥荒。宪章运动又重新高涨起来,形成了第二次高潮:1840年7月,宪章派在曼彻斯特召开新的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宪章派协会”。这是一个具有政党形式的全国性政治组织。1842年5月,宪章派向国会递交了第二次请愿书。在这次请愿书上,除坚持人民宪章的原有要求外,还进一步提出了废除新济贫法,限制工作日,提高工资,实行政教分离,特别是提出消灭资产阶级和地主对机器、土地、交通工具的独占,以及支持爱尔兰与英国分离等许多要求;签名的人数也增加到三百五十万左右。国会再次否决了请愿书。宪章派号召举行总罢工以示抗议。曼彻斯特的工人首先响应,兰开夏、约克郡、斯塔福德郡以及威尔士等地工人也迅即投入罢工斗争,不少地方发生了工人和军警的冲突,许多城市陷于瘫痪状态。这时,在运动初期被卷进来的激进派,害怕工人革命斗争的发展会威胁到他们的自己的利益,纷纷投向政府一边,并和政府一起共同镇压工人。9月,统治阶级出动大批军警进行武装镇压,逮捕了一千五百多个宪章运动的积极分子和领导人,封闭了所有进步报刊,实行恐怖统治。

在宪章运动第一次高潮期间,运动的领导权掌握在“道义派”手中,他们主张合法斗争,认为可以用“道义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第二次高潮期间,运动的领导权转入以奥康瑙尔(1794-1855)为首的“暴力派”手中,但奥康瑙尔也只是在口头上承认暴力革命。1843年以后,运动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低潮,奥康瑙尔竭力向工人宣扬“回到土地上去”的反动思想,以哈尼(1817-1897)和琼斯(1819-1869)为代表的少数左派仍然继续坚持斗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关注宪章运动。1842年至1844年恩格斯侨居英国期间,和宪章派一起战斗,帮助宪章派办好自己的报纸--《北极星报》。在1845年发表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恩格斯以极大的热情赞扬和评论了宪章运动。马克思曾号召各国无产阶级要象英国无产阶级那样组织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同哈尼、琼斯等左派领导人建立了联系,对他们进行了教育和帮助。

1847年,在新经济危机袭击下,大批工人失业,工人又开始罢工。1848年巴黎二月革命的胜利和欧洲各国革命的爆发更加鼓舞了英国工人的斗志,宪章运动出现了第三次高潮。当时,格拉斯哥失业工人在“不给面包就革命”的口号下举行游行,军警开枪射击,死伤多人。统治阶级激起了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和全国各地工人的抗暴斗争。在声势浩大的群众斗争面前,资产阶级慌忙把财产转移到国外,贵族纷纷逃离伦敦。4月10日,宪章派决定在伦敦召开群众大会,会后进行示威。统治阶级预先调集了大批军队准备镇压。在这个紧急的关头,以奥康瑙尔为首的宪章派运动的领导人发生动摇。劝说工人解散回家,由他们自己把请愿书送交国会,使这次示威半途而废。5月13日,政府下令解散宪章派组织。随后,国会第三次否决了宪章派的请愿书。

宪章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英国无产阶级用自己的斗争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宪章运动不再是个别工厂、个别部门的工人反对个别资本家的斗争,也不仅仅局限于提出某些经济要求,而是英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的政治斗争,是整个无产阶级反资产阶级剥削和统治的斗争。恩格斯指出:“法国里昂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的斗争一方面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资产阶级新近取得的政治统治的发展,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的历史中升到了首要地位'。”(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恩选集》3卷422页1972年)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