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汉语汉字
若(拼音:ruò、rě)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3]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人举手顺理头发的样子,其本义应为“顺”。“若”字后世多假借为“像、如”义,由“如”义又可以引申为“及、达到”。“若”字又可借为第二人称代词用,相当于“你、你的”。又可作假设连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假如”。
  • 中文名:若
  • 拼音:ruo
  • 部首:艹
  • 五笔:DAKF
  • 仓颉:TKR
  • 郑码:EGJ
  • 笔顺:横、竖、竖、横、撇、竖、横折、横
  • 字级:一级(编号:1002)
  • 平水韵:入声十药(ruò),上声二十一马(rě)
  • 笔画:8
  • 四角号码:44604
  • UniCode:CJK统一汉字U 82E5
  • 笔顺编号:12213251
  • 注音:ㄖㄨㄛˋ,ㄖㄜˇ
  • 造字法:象形字或会意字
  • 字形结构:独体字或合体字,上下结构
  • 异体字:?、?、?、?、?、?、?、?、?、?、?、?

字源演变

若最早为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图1)像一个女子梳头的形状,上面中间的三竖表小长长的头发,左右双手举起,靠近头发,表示正在把头发梳理顺畅。下面弯曲线条表示坐着的身子。金文(图2)字形上半部分与甲骨文相同,下半部呈半立状;有的字形左下增加了一个“口”(图3),就变成会意字。不仅理顺头发,还用口突出表达顺应之义。秦篆字形则有很大的变化,上部表示双手和头发的构件变成了“艸”头和“又”,下面一个“口”(图6)。

大概是表示用手整理顺杂草,字形还是想表示理顺之意。汉隶字形(图7、8)在秦篆基础上进一步变化,就成为上“艸”或“艹”,下“右”的“若”字。从甲骨文字形来看,“若”最初之义就是指女子梳理头发的情形,大概借此表达顺应之义。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卜辞诸若象人举手而跽足,乃象诺是巽顺之状,古诺与若为一字,故若字训为顺。古金文若字与此略同。”

“若”既然是顺从,引申就有了应允、答应的意思,即“诺”。“顺从、依从”是按照已有的规定行事,因此和“如”字类似,可以引申表示“如同、好像”的意思,例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等,其中的“若”都作“如同、好像”理解。同样的,和“如”一样,在这个意义上还可以引申表示“及、到、比得上”,例如《论语·学而》中所说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这里的“若”作“比得上”讲。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ruò

动词

顺;顺从。

obey

《尚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

《谷梁传·庄公元年》:“不若于道者,天绝之也。”

选择。

choose

《国语·晋语二》:“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

如同;像。

like; as if

《商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若无其事;口若悬河;欣喜若狂;安之若素

及得上,比得上。

match

《孟子·万章上》:“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

至,到。

arrive

《尚书·召诰》:“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

诺;应允。后作“诺”。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名理》:“已若不信,则知(智)大惑矣。已若必信,则处于度之内也。”

践踏。也作“蹃”。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徒车之所轥轹,步骑之所蹂若。”

形容词

善;和善。

《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罔两,莫能逢之。”

《汉书·礼乐志》:“神若宥之,传世无疆。”

等同;一致。

《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战国策·楚策一》:“此蒙谷之功,多与存国相若。”

代词

你(的);你们(的)。

you;your

《庄子·人间世》:“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史记·淮阴侯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若辈

他(的);他们(的)。

he;his

《尚书·召诰》:“今王嗣受其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若,其也。嗣其功者,嗣二国之功也。”

如此;这样的。

such

《尚书·大诰》:“尔丕克远省,尔知宁王若勤哉!”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用于近指。这;这个。

this

《论语·宪问》:“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怎么;怎样。

where

《南齐书·王敬则传》:“我昔种杨柳树,今若大小?”

宋·王安石《奉酬永叔见赠》:“他人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用同“偌”。这么;那么。

《红楼梦》第一百零六回:“老太太若大年纪,儿子们并没奉养一日,反累他老人吓得死去活来。”

副词

表示不肯定,相当于“好像、似乎”。

《左传·定公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

《史记·孝武本纪》:“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见天子’。”

乃;就。

《尚书·秦誓》:“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国语·周语上》:“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连词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if

《国语·鲁语下》:“若我往,晋必患我,谁为之贰。”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若任情失正,文其殆哉!”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或、或者”。

《仪礼·公食大夫礼》:“鱼肠胃伦肤若九,若十有一,下大夫则若七若九。”

《史记·高祖本纪》:“诸将以万人若以一群降者,封万户。”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相当于“至于”。

so

《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史记·伯夷列传》:“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表示承接,相当于“和、及”。

and

《尚书·召诰》:“拜手稽首,旅王若公。”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茅盾《子夜》一:“祖若父两代侍郎,皇家的恩泽不可谓不厚。”

表示承接,相当于“而、而且”。

but

《尚书·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助词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

《易·离卦》:“出涕沱若,戚嗟若。”

《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语气词。用于句首。

《尚书·文侯之命》:“汝多修扞我于艰,若汝予嘉。”

战国·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名词

神话中的海神名。

《庄子·秋水》:“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香草名。即杜若。

战国·屈原 《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东则有惠圃衡兰,芷若射干。”

神话中的神木名。

《山海经·西山经》:“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

《尸子》卷下:“大木之有奇灵者为若。”

秦、汉时县名。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本为春秋国,后灭于楚。

《汉书·地理志上》:“(南郡)县十八:……若。”颜师古注:“《春秋传》作鄀。其音同。”

古水名。即今雅砻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沫、若水。”

《汉书·地理志上》:“(越嶲郡)台登(注)孙水南至会无入若。”

姓氏用字。

-

见例词

兰若;般若;阿兰若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一】【艸部】而灼切(ruò)

擇菜也。从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艸。

說文解字注

擇菜也。《晉語》:“秦穆公曰:夫晉國之亂,吾誰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爲朝夕之急。”此謂使誰先擇二公子而立之。若正訓擇,擇菜引伸之義也。

从艸右;右,手也。此会意。毛傳曰:“若,順也。”於雙聲叚借也。又假借爲如也,然也,乃也,汝也。又兼及之詞。五部。

一曰:杜若,香艸。此別一義。此六字依《韵会》,恐是鉉用鍇語增,今人又用鉉本改鍇本耳。

广韵

人賒切,平麻日‖若聲魚部(ré)

若,蜀地名,出《巴中記》。人賖切。又惹、弱二音。二。

【校釋】本紐類推音為ré,而“若”字今讀ruò,來自藥韻而灼切。

人者切,上馬日‖若聲魚部(rě)

若,干草。又般若,出釋典。又虜複姓,二氏。《周書·若干惠傳》曰:“其先與魏俱起,以國爲姓。”《后燕録》有步兵校尉若久和。人者切。又人勺切。三。

而灼切,入藥日‖若聲鐸部(ruò)

若,如也。順也。汝也。辝也。又杜若,香草。亦姓,魯人也。又虜三字姓,《后魏書》:“若口引氏后改爲宼氏。”而灼切。十一。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部】若;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古文:?、?、?

(ruò)《唐韵》而灼切。《集韵》《韵会》《正韵》日灼切。并音弱。《说文》:若,择菜也。

又《玉篇》:杜若,香草。《楚辞·九歌》:采芳洲兮杜若。《梦溪笔谈》:杜若,即今之高良姜。

又顺也。《书·尧典》:钦若昊天。传:敬顺也。《诗·小雅》:曾孙是若。

又汝也。《仪礼·士昏礼》:勗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晋语》:晋文公谓勃鞮曰:尔为惠公从余于渭滨,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又如也。《书·盘庚》:若网在纲。

又乃也。《周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又语辞。《仪礼·士相见礼》:君若降送之,则不敢顾。疏:若者,不定之辞也。

又《前汉·武帝纪》:民年九十以上,为复子若孙。注:若者,豫及之辞也。

又若若,垂貌。《前汉·石显传》:印何纍纍绶若若耶。

又《庄子·秋水篇》:向若而叹。注:若,海神。

又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丑曰赤奋若。

又若木。《淮南子·地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楚辞·天问》:若华何光。注: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乎。

又水名。《水经注》:若水东南流,鲜水注之。

又姓。《正字通》:汉下邳相若章。

(rě)又《广韵》人者切。音惹。干草也。

又般若,梵语谓智慧也。《晋书·昙霍传》:霍持一锡杖,令人跪,曰:此是波若眼。

又《韵会》:浮屠所居,西域谓之兰若。柳宗元文:兰若真公。注: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

又人赊切,音婼。蜀地名。《前汉·地理志》:若属南郡,春秋传作鄀。

《唐韵古音》读汝。《三略》:尊卑相若,强弱相虏。古人读若字为汝,故传记之文,多有以若为汝者。《史记·项羽本纪》云:吾翁即若翁,《汉书》云:吾翁即汝翁,此可据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艹”3画,首笔是长横。“艹”窄、扁,“右”宽、大。“艹”,居上居中。“右”,居下居中,长横宽于“艹”,在横中线;长撇起笔于竖中线,穿过田字格中心,收笔与横的起笔上下对齐;“口”,居下略偏右,左竖在竖中线左侧。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ȵ

i̯ak

王力系統

ȵ

ǐak

董同龢系統

ȵ

jak

周法高系統

n

jak

李方桂系統

n

jak

西漢

東漢

jak

ja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藥鐸

jɑk

北魏后期北齊

藥鐸

jɑk

齊梁陳北周隋

藥鐸

jɑk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ȵʑ

i̯ak

擬音/王力系統

ɽ

ǐak

擬音/董同龢系統

ȵ

jɑk

擬音/周法高系統

ȵ

iɑk

擬音/李方桂系統

ńź

jak

擬音/陳新雄系統

ǐɑk

中上古音

韻書

字头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声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九麻

开口呼

三等

次濁

人賒切/音惹/音弱

ȵja

上聲

三十五馬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人者切/人勺切

ȵja

入聲

十八藥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而灼切

ȵjɑk

集韻

平聲

下平九麻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人奢切

nʑia

上聲

三十五馬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爾者切

nʑia

入聲

十八藥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日灼切

nʑiɑk

礼部韻略

入聲

日灼切

增韻

上聲

爾者切

入聲

日灼切

中原音韵

入聲作去聲

歌戈

開口呼

次濁

ɽiɔ

上聲

車遮

齐齿呼

次濁

ɽiɛ

中州音韵

入聲作去聲

蕭豪

叶饒去聲

上聲

車遮

禳者切

入聲作去聲

車遮

仁蔗切

洪武正韵

上聲

十六者

次濁

爾者切

ȵiə

入聲

六藥

次濁

如灼切

ȵiak

分韻撮要

陽入

第九張掌帳着

韵书集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