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尾榛鸡

花尾榛鸡

松鸡科榛鸡属动物
花尾榛鸡(学名:Bonasa bonasia):属于走禽,体结实,脚强健,具锐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寻食;翼短圆,不善飞;喙短,呈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鼻孔和脚均有被羽,以适应严寒。[1]雄鸟头上有短羽冠;上体大都棕灰,具栗褐色横斑;颏和喉黑,下体暗棕褐而杂以白色;外侧尾羽呈花斑状,而具一条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雌鸟略同,但颏和喉大都棕白。栖息在林下植被繁茂,浆果丰富的松林、云杉、冷杉等针叶林里。多成小群活动,以各种野生植物的绿色部分、种子、果实为食。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鸟纲(Aves) 亚纲:今鸟亚纲(Neornithes) 目:今颚总目(Neognathae)、鸡形目(Galliformes) 亚目:鸡亚目(Galli) 科:松鸡科(Tetraonidae) 亚科: 族: 属:榛鸡属,有资料归花尾榛鸡属(Bonasa)。 亚属: 种:花尾榛鸡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花尾榛鸡 英文名:Hazel Grouse

形态特征

雄鸟

鼻孔被有黑羽,杂有少量淡黄色;额白,后缘以黑羽;头顶棕褐,杂以不显著的褐斑,并具羽冠;后颈和上背都是棕黄,而具栗褐色细横斑,羽端具狭小棕灰色边缘:两颊白色;颈侧上方羽毛特长,与耳羽同色,均为暗褐色,下方为白色;额,颊及颈侧的白色前后相连成一条显著的白色纵带;下背以至尾上覆羽转为棕灰,栗褐色横斑变狭而不显,并微具暗色羽干纹。中央一对尾羽棕褐,满杂以更暗色的虫蠹状细斑,并微具若干模糊的栗褐与淡白并列的横斑,外侧尾羽基部灰褐,杂以暗褐色虫蠹状细斑,并具一条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羽端白色。

肩羽棕褐,杂以栗褐色块斑及白色羽干纹,其在外侧者,外翈尖端具大形白斑,相连成一条白色纵带;两翅覆羽大都灰褐,中覆羽具白色端斑,前后也连成一系列白斑;飞羽暗褐,外侧的初级飞羽的外翈有杂以棕白色的边缘。喉黑色,周缘有白色纵带;胸部暗棕褐,具白色羽缘,二色之间有栗褐色横斑;腹、胁及尾下覆羽亦然,但白色更发达,在腹部棕褐色几乎全被覆盖着;两胁杂以红棕色。

雌鸟

与雄鸟相似,但上体较棕黄,因雄鸟体羽的灰色都由棕黄色所替代;背部的栗褐色细横斑变粗,自下背以后的黑斑几乎都被掩盖着;颏黄白色;喉棕黄而具黑色羽缘、喉周的白色纵带不显著,至眼后中断;额头也不白。

雏鸟

雏鸟上体红棕色,额中央的栗黑色纵带延伸至头顶,颈侧的栗黑色纵带更显;背羽具白色羽干纹和羽端斑,并杂有栗褐色;肩羽与背同色,但具不明显的淡褐色横斑,外缘和末端都点缀以黑褐色;飞羽暗褐,其外翈具一系列棕斑。尾长仅20毫米,呈灰褐色而具深褐色点斑。下体近白,胸和两胁都混杂黑褐色斑。嘴和脚黄色。7月以后的幼鸟羽色与雌性成鸟相似。

大小量度

体重♂323-409克,♀302-509克;体长♂334-388毫米,♀303-401毫米;嘴峰♂14-19毫米,♀13-19毫米;翅♂157-172毫米,♀152-168毫米;尾♂110-165毫米,♀121-139毫米;跗蹠♂37-48毫米,♀31-47毫米。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花尾榛鸡

中文目名:鸡形目

中文科名:雉科

中文属名:榛鸡属

同物异名:TetraobonasiaLinnatus,1758, Bonasiabonasia(Linnaeus),

中文俗名:飞龙包日-苏衣尔松鸡树鸡

拉丁文目名:GALLIFORMES

拉丁文科名:Phasianidae

拉丁文属名:Tetrastes

拉丁文种名:bonasia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英文俗名:HazelGrouse

在分类学上属于鸡形目松鸡科榛鸡属。这种鸟在满语中被叫做“斐耶楞古”,意思是“树上的鸡”,后来取其谐音,称为“飞龙

花尾榛鸡的体长为26—40厘米,体重302—509克。雄鸟和雌鸟的样子相差不多,体羽都是棕灰色,上面有暗栗色的横斑,其余下体为暗棕褐色而杂以白色;外侧尾羽为黑褐色的花斑状,并且具有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眼睛的虹膜是栗红色;嘴黑色;腿上被有羽毛,下面裸出的部分是红褐色。雄鸟与雌鸟的区别主要是雌鸟的颏和喉是棕白色的,而雄鸟的颏和喉是黑色的,边缘是白色的一圈。另外,雄鸟的头上不仅长有个短短的羽冠,而且在繁殖期间眼眉上裸露的皮肤变为红色,显得十分美丽。

分布:花尾榛鸡的分布范围较大,自欧亚大陆西端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班牙的比利牛斯山一直向东,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鄂霍次克海岸,以及朝鲜和日本北海道等地,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是著名的美味珍禽。由于“飞龙”的肉鲜嫩可口,自古以来就是飞禽中的珍品。清朝皇族对榛鸡的美味了如指掌,年年命令东北林区的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并特赐名为“岁贡鸟”。“飞龙”的学名叫花尾榛鸡(Bonasabonasia),是欧亚大陆北部的典型森林鸟类,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及新疆东北部,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花尾榛鸡在国际上也是著名的狩猎鸟,它的名字来源可能与其善于飞翔有关。

生活习性

花尾榛鸡是典型的森林鸟类,大都栖住在下木及植被茂盛,浆果丰富的红松、冷杉、云杉等针叶林及柞树、桦树等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分布高度从海拔400米的低山丘陵到1800米左右的较高山地都能见到,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它们特别喜欢栖居山谷或阳坡有浆果的稠密灌丛和山麓潮湿或靠近水域的林内,常常在背风的山坡或倒木旁活动。冬季到落叶桦树林与河流两岸稀树的乔木林地,这里阳光可以直接照射,日照时间也较长,而且具有多芽的枝条,可以得到充足的食物。

每天的活动时间和日出、日落时间的长短紧密相关。冬季大多活动在河流两岸及针阔叶混交林内,钻到地面的雪覆盖中过夜,其它季节常在地面有蕨类植物并且稠密的灌木丛的松林和臭松幼林内活动。冬季食物缺乏时,活动范围一般也相应扩大。叫声高而尖,音调相同,特别是在繁殖期鸣叫最为频繁。

花尾榛鸡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的嫩枝、嫩芽、果实和种子,已经记录有30多种植物和10余种动物,东北大森林中的松子、榛子、橡子以及黑豆树、野樱桃、野蔷薇、牙疙瘩、草莓等都是它喜欢吃的食物,有时也吃一些鳞翅目的昆虫、蜗牛、蚂蚁和它的卵。在深秋、冬季和早春当地面被雪覆盖时,几乎完全是在树上觅食,与此相适应,它的爪上具有栉状缘,可以抓住冰滑的树枝,这是对冰雪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叫声:清晰的boorrboorr振翼声。炫耀叫声为拖长的吸吮音tseeuu-eeetititi。告警时为快速的pyittittittitt-ett-ett声。

栖息于寒温带森林中,尤以浆果灌丛中为多。以野生植物的嫩尖、芽苞、花序为食,特别嗜食松子、榛子、橡子等。4月下旬至5月初发情交配。巢筑于多杂木林、灌丛的地面,挖穴为巢,内铺以细草茎、叶等。每窝产卵7~14枚,浅黄褐色,具稀疏红褐色细斑。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卵期21~25天,雏鸟孵出几天后即可独立觅食,3个月左右即达成鸟阶段

濒危因素

天敌动物:长尾林鸮(Strixuralensis)、苍鹰(Accipitergentilis)等猛禽及一些鼬科动物(Mustelidae)是花尾榛鸡的主要天敌。在长白山的花尾榛鸡栖息地可以躲避天敌的针叶树较少,因此受天敌的威胁大。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花尾榛鸡去毛、取肉备用,滋肾壮阳。因此被利用。

栖息地破坏:由于森林砍伐和过度狩猎,变的极为稀少。

花尾榛鸡是松鸡科鸟类中,分布最广、最为常见的一个种,但是自30年代以后,它的栖息地日趋缩小,被割裂成不连续的岛状或带状,生活于欧洲各国的种群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地方已经灭绝。生活于中国东北的花尾榛鸡在满语中被叫做“斐耶楞古”,意思是“树上的鸡”,后来取其谐音,称为“飞龙”。因为它的肉味芳香、鲜美,成为东北地区主要的狩猎鸟类,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还把它作为岁贡鸟,进贡给皇帝作美味佳肴。

由于森林砍伐和过度狩猎,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长白山的花尾榛鸡密度竟下降了84%。现在花尾榛鸡的几个主要产地的密度都不高,大兴安岭地区为每公顷0.08—0.22只,小兴安岭地区为每公顷0.10—0.17只,长白山为0.08—0.19只,新疆极北部地区的数量就更少了。而辽宁、天津北部和河北兴隆等地的花尾榛鸡则已经或者濒临灭绝。

繁殖介绍

花尾榛鸡以一雄一雌的单配制为主,但也存在多配制的倾向。在求偶、繁殖和育雏等方面,与其他松鸡科鸟类也都很相似。它主要通过叫声标志领域并相互联系,当两只雄鸟接近时,将发出低沉的警告声。炫耀时场面没有其他松鸡科鸟类那样喧闹宏大,而一般只是一只雄鸟和一只雌鸟在一起舞蹈和追逐,跑圈场所也比较隐蔽。

花尾榛鸡的巢主要筑于树的基部,也筑于向阳的山坡和近水地段、倒木下、灌丛中落叶层较厚的地方等其他环境中。巢的大小为22X16厘米,高5厘米。5月中旬开始产卵,每窝6—12枚,最多为14枚。卵的颜色为淡黄色或黄褐色,有稀疏的红褐色斑点,大小为35.1—41.8×26.9—29.7毫米,卵重15.1—18.1克,孵化期为21—25天。

人工饲养

1、雏期注意工作:

1.温度。1--10日龄育雏温度为37--32℃,温度每2天降1℃;11--20日龄为31--25℃;21--30日龄为25--20℃;31--60日龄为25--11℃,除阴雨天气外,正常天气白天不需给温,夜间室内适当给温;61--90日龄可在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保温的要求:(1)看鸡给温:如果雏鸡缩颈藏头,拥挤扎堆,说明温度偏低,要适当提高温度;如果雏鸡张翅喘气,饮水频繁,说明温度偏高,要缓慢降温;温度适宜时,雏鸡精神活泼,活动自由,散布均匀,采食正常。(2)看天给温:晴天减少加温次数,阴雨天增加加温次数。加温的方法可以采用电暖器、火炕、火墙等取暖,也可利用红外线灯、电褥子及电热管作为热能的来源。

2.湿度。1--10日龄育雏相对湿度为60%--70%;11--20日龄育雏相对湿度为60%--50%,每日要经常观察湿度计,发现湿度不适宜要及时调整,60日龄以后的雏鸡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加湿的方法可以采用加湿器加湿或地面喷洒水等方法加湿。

3.光照。1--10日龄雏鸡宜昼夜给光,光照时间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缩短,雏鸡长至30日龄以后夜间可以不给光,让其充分的休息。

4.饮水。初雏应先饮水后开食。初次饮水应饮青霉素水,浓度为2000单位/只·日,以消毒肠道。日常雏鸡饮水应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这样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

5.饲料。雏鸡应以雏期颗粒料为主,因为花尾榛鸡的盲肠特别发达,所以饲料中应加拌粗纤维饲料,如玉米粉、麸皮等。为使雏鸡获得全面营养还应在饲料中适量添加鸡蛋、鱼粉、钙粉、小米、青菜、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6.防疫。1--4日龄小雏饮青霉素水,剂量2000单位/只·日,可预防雏白痢病的发生;10--14日龄雏饮用1次青、链霉素水,青、链霉素各2000单位/只·日,可预防鸡球虫病;11月份对鸡群作新城疫免疫预防接种,剂量按家鸡的1/5接种即可。

7.防啄癖。花尾榛鸡中雏期易发生啄肛,啄羽等恶癖。为防止恶癖发生:(1)做好断喙工作。断喙在15--20日龄为宜,在断喙之前所用工具必须消毒,断喙时切去上喙1/3,下喙1/4为宜。(2)在笼舍内放置一些落叶松嫩枝让雏鸡啄食。(3)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进行治疗。(4)当发生啄癖时,必须将被啄伤雏鸡取出单独饲养治疗。(5)发现有淘气爱啄其它雏鸡的,可将淘气雏鸡隔离喂养。

8.密度。1--10日龄雏鸡密度为40--50只/平方米;11--30日龄雏鸡密度为20只左右/平方米,随着日龄的增大育雏密度逐渐减小;到60日龄后育雏密度应降至2--3只/平方米,育雏密度一定不能过大,否则易导致恶癖的发生。

9.防意外事故发生。对雏鸡舍门、窗、网要经常检查与维修,防止雏鸡钻出飞逃。鸡舍内取暖设施为炉子或火炕的,火灭后一定要把灶炕门挡上,防止雏鸡钻进烫伤。

2、饲养方式:

1.笼养:在室内建筑叠层式(多层,单列成双列)育成笼。前期可用小饮水器和食盘,后期食槽与水槽全悬挂笼外,可集约化饲养和管理,饲养密度大,生长良好,疾病少。

2.网上:把育成飞龙育在离地的金属网上,生长情况最佳。因为空间大,能晒到阳光,有利增加活动量,减少疾病。网养又可分为半舍饲养和全舍饲养。前者由室内和室外围网运动场组成,都设有离地的金属网;后者完全在房舍内设金属网饲养,窗户钉上铁网以防逃逸。

3.地面:把育成飞龙育在铺有干净垫料,门、窗钉上铁丝网,并附设有围栏和围网的飞翔运动场,公母混养,对培育后备种飞龙有利,且饲养成本比网养、笼养都低,但对防疫不利。

3、育成期工作:

1.转群:4~8周龄应移到阳光能照射的地方,保证室内温度,根据天气情况开窗通风,8周龄以后最好转到室外采取各种方式饲养有利通风,以降低呼吸疾病及维生素D3的合成。保持每日光照14小时,光强度稍低些。

2.雌雄分群词养飞龙长到8周龄时,雄鸟即有性行为,为确保生长发育,应该雌雄分群饲养。雌雄差别主要在于,雌飞龙喉部为淡棕黄色,雄飞龙喉部为黑色。

3.选种到13周龄时体重基本达到成鸟体重水平。进行人工选择,不符合种用的淘汰作为商品及时处理,减少饲料及人工的消耗。

4.饲养密度4周龄每平方米20~25只,以后每2周左右疏散一次,使密度减半,直至每平方米2~3只。13周龄后每平方米降为1只。

5.合理饲喂采用干喂法,喂干粉或颗粒料,每天喂3~5次或自由采食。饲料以谷类为主,但不能缺少动物性蛋白。蛋白质水平4~8周龄不能低于22%;8~13周龄不能低于19%;13周龄到产前不能低于16%。同时在饲料中加入适量麸皮满足胃肠对粗纤维的消化。夏季气温高时加20%左右各种青菜,饮水天天换,保持清洁。冬季气温低可适当喂一些原粮。

6.疾病防制一是防植物性蛋白过高,引起中毒;二是适当拌粗纤维饲料,如麸皮;三是合理搭配饲料防啄癖发生;四是40日龄以上进行新城疫Ⅱ疫苗接种,60日龄进行I疫苗接种,同时用抗生素,以预防霍乱、球虫、伤寒病发生。

7.防意外事故发生防鼠、鹰及小动物喧哗、敲击声、生人等刺激可能引起的飞龙惊群、炸群造成伤亡。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