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消

芒消

中药名
消石,中药名。又名芒消、硝石、苦消、北帝元珠、化金石、水石、地霜、生消、焰消、火消、银消。为硝酸盐类硝石族矿物钾硝石Nitrokalite经加工精制成的结晶体或人工制品。分布于山东、江苏、湖南、湖北、贵州、青海、西藏。具有攻坚破积,利水泻下,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中暑伤冷,痧胀吐泻,心腹疼痛,黄疸,症积,诸淋涩痛,喉痹,目赤,痈肿疔毒。[1]
  • 药品名:
  • 外文名:
  • 别名:
  • 是否处方药:
  • 主要适用症:
  • 主要用药禁忌:
  • 剂型:
  • 运动员慎用:
  • 是否纳入医保:
  • 批准文号:
  • 药品类型:
  • 中文名:芒消
  • 来源: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
  • 矿物形态:芒硝单斜晶系
  • 作用:泻热,润燥,软坚。

形态

晶体结构属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针状,有时为板条状或似水晶的假六方棱柱状。集合体通常为致密或疏松的块体,或呈皮壳、被膜或盐华。无色透明,多为白色及带浅黄、灰白或绿、蓝等色调,含有机质者发黑。条痕白色。半透明至近透明,新鲜断面玻璃光泽,风化面无光泽;致密集合体表面不平呈蜡状、油脂状光泽。一组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硬度1.5-2。性脆,易碎为粉末状。纯者溶于水。在干、热条件下风化失水转化为白色粉末状无水芒硝。强烧之火焰为黄色钠盐,经常含共存矿物组分;主要为钙、镁、钾的硫、硝酸盐及卤化物(如石膏、钙芒硝、泻利盐、石盐、钠硝石)以及粘土矿物等。

分布

生态环境:多产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较潮湿的山洞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该品为针状、粒状集合体,呈为棱柱状、不规则块片状或颗粒状。无色、类白色,透明;具玻璃样光泽。露置空气中表面渐风化成一层白色粉末(无水芒硝)。体轻,质脆,易碎。气无。断面不整齐。味咸微苦、凉。极易溶于水,并能溶于甘剂。以条块状结晶、无色、透明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多呈板状或板条状;薄片中无色透明;折光率Np=1.394,Ng=1.398,负突起很低。最高干涉色为Ⅰ级黄;斜消光,消光角:Ng∧C≈31°。二轴晶;负旋旋旋旋光性。

制法

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

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

干燥后即为芒硝(每朴硝100斤,用萝卜10~20斤)。

也有取天然产的芒硝,经煮炼、过滤,冷却后,取上层的结晶为芒硝,下层的结晶为朴硝。

物化性质

为棱柱状或长方形结晶,两端不整齐。

无色透明。

质脆。

气无,味苦咸而有清凉感。

以无色透明,块状结晶者为佳。

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

在空气中易风化而表面被一层无水硫酸钠白色粉末。

水溶液显钠盐与硫酸盐的各种特殊反应。

古代本草将芒硝结晶之形如圭角状而明净者称为马牙硝,实与芒硝为一物。

化学成分

主要含硫酸钠。

此外,常夹杂种种物质如食盐、硫酸钙、硫酸镁等等。

芒消在大气中容易失去水,故表面常呈白粉状;此种风化的芒消,其硫酸钠含率可超过44.1%。

药理作用

①泻下作用芒消系含有杂质的硫酸钠,玄明粉则系纯粹的硫酸钠,内服后其硫酸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肠内成为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

盐类对肠粘膜也有化学刺激作用,但并不损害肠粘膜。

过浓的溶液到达十二指肠时,可引起幽门痉挛,从而延迟全部药物从胃中排空,同时可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入肠管,故服时应饮大量的水以稀释之。

服后4~6小时发生下泻作用,排出流体粪便。

如用以治疗组织水肿,需少饮水。

②其他作用实验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的家兔,腹部外敷大黄,芒消、大蒜加适量食醋的糊剂,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其增生现象与吞噬能力有所增强,阑尾炎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正常家兔右下腹部外敷大蒜芒消糊剂,局部皮肤有发热、发红、起水疱等刺激症状,小肠及阑尾、袋状结肠运动增强;用1%普鲁卡因局部环封后,肠管运动则见减弱。

因此,其作用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

由于蠕动增强,血流供应丰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加强,从而调动了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

感染性创伤用10~25%硫酸钠溶液外敷,可以加块淋巴生成,有消肿和止痛的作用。

⒋3%硫酸钠无菌溶液静脉滴入可作为利尿剂以治疗无尿症和尿毒症

中医相关

【性味】辛苦咸,寒。

①《别录》:味辛苦,大寒。

②《药性论》:味咸,有小毒。

马牙硝,味甘,大寒,无毒。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寒,味咸。

④《纲目》:马牙硝,咸微甘。

【归经】入胃、大肠经。

①《药品化义》:入肺,胃、大肠三经。

②《本草经解》:入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芒消的功效】泻热,润燥,软坚。

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口赤障翳,丹毒,痈肿。

①《别录》: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

②《药性论》:通女子月闭症瘕,下瘰疬,黄疸病,主堕胎;患漆疮,汁敷之;主时疾热壅,能散恶血。

马牙消,能主五脏积热伏气。

③《日华子本草》:马牙消末筛点眼亦,去赤肿障翳涩泪痛。

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治热淫于内,去肠内宿垢,破坚积热块。

⑤《本草蒙筌》:清心肝明目,涤肠胃止疼。

⑥《本草再新》:涤三焦肠胃湿热,推陈致新,伤寒疫痢,积聚结癖,停痰淋闭,瘰疬疮肿,目赤障翳,通经堕胎。

⑦《本草求原》:马牙消,治齿痛,食蟹龈肿,喉痹肿痛,重舌口疮,鹅口。

【用法与用量】内服:溶入汤剂,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细点眼或水化涂洗。

【宜忌】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④《本草经集注》:石韦为使。

畏麦句姜。

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选方】①治阳明病,腹满而喘,有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者,大便鞕:大黄四两(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伤寒论》大承气汤)②治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硝,煮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伤寒论》大陷胸汤)③治关隔大小便不通,胀满欲死:芒硝三两,纸裹三、四重,炭火烧之,令内一升汤中尽服,当先饮汤一升,已吐出,乃服之。

(《肘后方》)④治食物过饱不消,遂成痞膈:马牙硝一两(碎之),吴茱萸半升(陈者)。

煎取吴萸浓汁投硝,乘热服,良久未转,更进一服。

(《经验方》)⑤治小儿赤游行于体上下,至心即死:芒硝纳汤中,取浓汁以拭丹上。

(《子母秘录》)⑥治火丹毒:水调芒硝涂之。

(《梅师集验方》)⑦治眼有翳:芒硝一大两,置铜器中,急火上炼之,放冷后,以生绢细罗,点眼角中,每夜欲卧时一度点。

(《孙真人食忌》)⑧治小儿重舌:马牙消馀舌下。

(《延龄至宝方》)⑨治小儿鹅口:细研马牙消于舌上掺之,日三、五度。

(《简要济众方》)⑩治漆疮:芒硝五两,汤浸以洗之。

(《千金方》)⑾治代指:单煮川芒硝汤渍之。

临床应用

①用于退乳取芒硝2.00克(炎热季节用300克),用纱布包裹,分置于二侧乳房上,用胸带固定,经24小时(天热12小时)取下。

如1次未见效,可继续敷1~2次。

用于退乳33例,用药2天后退乳者占85,其余均于用药3天后退乳。

但产后乳房未胀,用皮硝作预防性退乳,完全无效②治疗乳腺炎取芒硝1两,平铺于两层纱布的夹层中(中心处稍厚),将4周缝合后复盖患处,绷带固定。

每日敷药2次。

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早期,开始化脓者无效。

试治2例,均获效果。

③治疗大骨节病以芒硝内服,每日2次,成人每次2~4克。

治疗117例,服药1个月后关节疼痛显着减轻或基本消失者46例,关节功能障碍显着改善者2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均显着好转者39例,疼痛消失、功能障碍改善且劳动能力显着提高者16例,无变化5例,另有9例服药后出现疼痛加剧现象。

服药后一般无不良反应,少数服用剂量较大时有腹胀或轻度腹泻现象。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