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教经书名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1]。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2]。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心经经文以“观自在菩萨”开头,以“菩提萨婆诃”结尾(萨婆诃本为祝颂语,亦有观自在的意思,与经文开头相呼应)。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书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又名:若波罗蜜多心经 原版名称:不详 译者:玄奘 性质:佛教经书 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文介绍

一、此版本为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二、此版本为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竭帝竭帝波罗竭帝波罗僧竭帝菩提僧莎呵。”

内容阐释

经名

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但这个理解只是一般不通透的理解,因经文已有“无智”之语,哪还有什么“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真正的经文意思是“看透与放下”,也即是“看透一切见如来,放下一切成如来”。

“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

“般若”为梵语音译,指通达妙智慧;

“波罗”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

“蜜多”为梵语音译,意为无极。可联想比如蜜蜂采花酿蜜,能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内容所探讨的主体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

“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代表前人走过的路途、独特而深入的经历或见解,借口述语言或文字记载来传承后世,以供人们做为参考指引。

经文

心经经文以“观自在菩萨”开头,以“菩提萨婆诃”结尾(萨婆诃本为祝颂语,亦有观自在的意思,与经文开头相呼应)。“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经全文关键字词之一。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译文

guānzìzàipúsà。

观自在菩萨。(观察内在,自见菩萨)

xíngshēnbōrěbōluómìduōshí。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深入的修行心经时)

zhàojiànwǔyùngākōng。

照见五蕴皆空。(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都是空的)

dùyīqiēkǔè。

度一切苦厄。(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

shělìzǐ。

舍利子。(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

sèbùyìkōng。

色不异空。(形相不异乎空间)

kōngbùyìsè。

空不异色。(空间不异乎形相)

sèjíshìkōng。

色即是空。(所以形相等于空间)

kōngjíshìsè。

空即是色。(空间等于形相)

shòuxiǎngxíngshí。

受想行识。(感受、想法、行为、意识)

yìfùrúshì。

亦复如是。(都是一样的)

shělìzǐ。

舍利子。(舍利子呀)

shìzhūfǎkōngxiāng。

是诸法空相。(一切法则都是空的)

bùshēngbùmiè。

不生不灭。(不生不灭)

bùgòubùjìng。

不垢不净。(不垢不净)

bùzēngbùjiǎn。

不增不减。(不增不减)

shìgùkōngzhōngwúsè。

是故空中无色。(因此空间是没有形相的)

wúshòuxiǎngxíngshí。

无受想行识。(也没有感受、想法、行为、意识)

wúyǎněrbíshéshēnyì。

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wúsèshēngxiāngwèichùfǎ。

无色声香味触法。(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

wúyǎngā。

无眼界。(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nǎizhìwúyìshigā。

乃至无意识界。(直到没有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

wúwúmíng。

无无明。(没有不能了解的)

yìwúwúmíngjìn。

亦无无明尽。(也没有不能了解的尽头)

nǎizhìwúlǎosǐ。

乃至无老死。(直到没有老和死)

yìwúlǎosǐjìn。

亦无老死尽。(也没有老和死的尽头)

wúkǔjímièdào

无苦集灭道。(没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灭)

wúzhìyìwúdé。

无智亦无得。(不用智慧去强求)

yǐwúsuǒdégù。

以无所得故。(所以得到与否并不重要)

pútísàduǒ。

菩提萨埵。(菩萨觉悟之后)

yībōrěbōluómìduōgù。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心经)

xīnwúguàài。

心无挂碍。(心中没有碍)

wúguààigù。

无挂碍故。(由于没有碍)

wúyǒukǒngbù。

无有恐怖。(所以不恐怖)

yuǎnlídiāndǎomèngxiǎng。

远离颠倒梦想。(远离颠倒梦想)

jiūjìngnièpán。

究竟涅盘。(最后达到彼岸)

sānshìzhūfó。

三世诸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

yībōrěbōluómìduōgù。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心经)

dé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正宗、正觉的三种佛果)

gùzhībōrěbōluómìduō。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说心经)

shìdàshénzhòu。

是大神咒。(是变幻莫测的咒语)

shìdàmíngzhòu。

是大明咒。(是神光普照的咒语)

shìwúshàngzhòu。

是无上咒。(是无上的咒语)

shìwúděngděngzhòu。

是无等等咒。(是最高的咒语)

néngchúyīqiēkǔ。

能除一切苦。(能除一切苦)

zhēnshíbùxū。

真实不虚。(不是骗人的)

gùshuōbōrěbōluómìduōzhòu。

故说波若波罗蜜多咒。(所以说心经)

jíshuōzhòuyuē。

即说咒曰。(其咒语曰)

gādìgādì。

揭谛揭谛。(去吧,去吧)

bōluógādì。

波罗揭谛。(到彼岸去吧)

bōluósēnggādì。

波罗僧揭谛。(大家快去彼岸)

pútísàpóhē。

菩提萨婆诃。(修成正果)

相关疏注

由印度论师所造的《心经》释论,现存于《西藏大藏经》的有八篇:

《般若心经注·密咒道释》,吉祥狮子撰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无垢友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莲花戒撰

《般若心经注》,阿底峡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义遍知》,摩诃阇那撰

《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法义明灯》,金刚手撰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善军撰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智友撰

中国历代高僧大德对心经的疏注甚多,以下举例部分最通行的版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唐·窥基撰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般若心经疏》唐·靖迈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唐·法藏撰

《心经直说》明·德清撰

《心经说》明·紫柏撰

《心经要解》明·智旭撰

简介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总纲分总的摄持心经主要含义,即修甚深观照法门,照见诸法皆空,出生死苦海,证无上菩提。

唐玄奘译,知仁笔受。1卷。为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在玄奘译出前有失译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旧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1卷,旧传鸠摩罗什译。

起源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先说四圣谛,即苦集灭道。灭谛中提及涅槃,为了阐释涅槃的内涵及意义,佛陀更深入说明空性之理。第二转无相法轮,借由对空性的认知,证明烦恼是可以断除的,从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切法皆无自性。有些论师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对无自性再做解释,第三转善分别法轮的《解深密经》、《如来藏经》、慈氏菩萨的《相续本母经》,详细说明心的体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般若经》及诸部般若,为佛陀在二转无相法轮时所宣说,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藏传的经论中经常提到:“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

《般若经》的内涵以空性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槃,即无上的菩提果位。因为解了空性贯穿三乘,故解空被称为三乘之母,诠释它的般若经亦称为母般若。《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于此经,故名为《心经》。

佛说《心经》的缘起,是在灵鹫山中部,为诸菩萨声闻弟子所围绕,当时观自在菩萨正在观修般若波罗密多、专注思惟观修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心经主要内涵是舍利子与观自在菩萨有关空性的问答。佛出定后,认可菩萨所说,欢喜赞叹。

心经内涵可分两种,显义与隐义。显义为观空正见,为龙树菩萨的《中论》所阐释。隐义则为现观道次第,间接显示空性所依的有法,为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所诠释。

有学者认为《心经》经文结构之来源,大部分出于《大般若经》第二会观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习应品第三)。“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一段,出于《大般若经》第二会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般若》劝持品第三十四。咒文则出于《佛说陀罗尼集经》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罗尼第十六。故《心经》是出自《般若经》的精髓,附加密咒真言,同时奉请观自在菩萨为其说法主,才完成现今《心经》组织的型态。

《大般若经》中所开示之般若法门是专为已发菩提心之众菩萨们所宣说的。其最重要的观念在于以空性智慧觉悟诸法实相(即一切外在事物的名相,皆是自心的虚妄分别而已),既不体证、进入涅槃而自愿生生世世轮回生死救度众生,其行为看似有违一般所认知的脱离轮回观念,而实际上这才是《大般若经》开悟菩萨的主旨所在。因为以慈悲喜舍之心平等救护一切众生才是真菩萨行,而自己逃离生死轮回却弃众生于不顾则有违菩萨自度度他之初衷誓愿。

在《大般若经》中数度出现“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与“观诸法皆空,不舍一切有情”字句。此即表示若离开对众生的慈悲济度,则一切修行的意义则大打折扣,不能最终成就无上菩提正果。

版本

《心经》是所有佛经中翻译次数最多,译成文种最丰富,并最常被念诵的经典。有广本及略本两种本子。广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只有正宗分。至今仍不断有新的译本出现,下面列出部分重要版本。

梵文本

日本法隆寺贝叶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梵文本《心经》,原本现收藏于东京博物馆。相传此本原为迦叶尊者手写,后由菩提达摩传给慧思禅师,再经由小野妹子于推古天皇十七年(西元609年)传入日本

。净严和尚于1694年以梵文悉昙体手写抄录。穆勒(MaxMuller)于1884年转写成天城体及罗马拼音,传至欧美国家。1957年及1967年,孔睿校订梵文本。

巴黎,菲尔(H.L.Feer)校订之梵文本。原本现藏于法国巴黎帝国图书馆,CatalogueNo.967,为梵藏汉蒙满五本对照本,其梵文为兰札(lan-dza)字体。

汉译本

中国历史上,至宋朝为止,可考的至少有11次汉译,现存9本。

《摩诃般若波罗蜜咒经》吴·支谦译缺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姚秦·鸠摩罗什译(402-413年)略本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玄奘译(649年)略本存

《般若波罗蜜多那经》唐·菩提流志译(693年)缺

《摩诃般若髓心经》唐·实叉难陀译(695-710年)缺

《佛说波罗蜜多心经》唐·义净译(695-713年)略本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别本唐·法月译(初译)(738年)广本存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法月译(重译)(738年)广本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般若共利言等译(790年)广本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智慧轮译(847-859年)广本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法成译(敦煌石室本)广本存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宋·施护译(980-1000年)广本存

其中以玄奘法师汉译本流通最广,共260字。其译本内容约有20处与今日所见的梵文本不同。日本通行的汉译本共262字,比中国通行本多了2字,即“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中的“一切”。

唐代义净的汉译本,在咒语后有一段不同一般译本、独有的流通分,描述读经的功效。有些学者认为此版本可能是玄奘汉译本的误用,因此《大正藏》未收录,但日本存有此本的抄本。

依藏文本汉译的有:

《大内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清康熙据西藏番字旧本译。依此版本,雍正皇帝御制《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藏满蒙汉对照版,雍正元年十二月初八日制成。

1948年贡噶呼图克图于上海依藏文本作汉译本《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1994年方广锠依《敦煌遗书》的《心经》异本作修订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依梵文本所造的汉字音译本有:

敦煌遗书S2464号“观自在菩萨与三藏法师玄奘亲教授梵本不润色·《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及S5648号。白石真道曾将此本还原成梵文。房山石经藏不空汉字音译本。福井文雅曾将此本还原成梵文、房山石经藏慈贤汉字音译本。福井文雅曾将此本还原成梵文宋·兰溪大觉禅师,汉字音译本。此本于西元1246年(宋·宽元四年)。《玄奘感观音亲授记梵文心经》,此本引自愣严解冤释结道场仪,为明清时期云南阿咤力僧常用之科仪,不为历代《大藏经》所收,底本藏于云南图书馆。

藏文本

德格版《西藏大藏经》中,有两种明显不同的译本。其一是由印度堪布无垢友(梵Vimalamitra)及译师宝车(藏Rinchensde)比丘所翻译,经名《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归入续部。另一版本,经名《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译者佚名,归入般若部。均为广本。

敦煌藏文文献中,有第三种藏译本,经名《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略本,收录在《敦煌大藏经》中,有20种抄本,内容大致相同。

英译本

最早的英译本是毕尔(SamuelBeal)于1864年依玄奘汉译本所译。

穆勒(MaxMuller)于1884年将梵文本转写成天城体及罗马拼音,并首次将广本及略本梵文心经译成英文传至欧美国家。穆勒转译时间早,且当时英文的佛教用词尚未固定,故此译本以今日标准看并非佳作,但这无损于穆勒在心经研究史上的地位。

1957年及1967年,孔睿(EdwardConze)校订广本及略本梵文心经,并译成英文。孔睿是二十世纪欧美研究般若经典最出色的学者,其心经译本几乎被当成标准本,地位等同玄奘译本在汉字文化区的地位。

其他译本

其他语言译本多依梵文本、玄奘汉译本、藏文本而译。

德译本:1960年何内等三人(I.B.Horner,D.Snellgrove,A.Waley)依孔睿校订本及略本梵文心经,译成德文。

1982年法勇比丘(BhikkhuDharmaviro)依玄奘汉译本作德译本。

法译本:1984年吴其昱依玄奘汉译本作法译本。

日译本:1972年松原泰道依梵文本作现代日语译本。1977年榊亮三郎依法隆寺修订梵文本作日文意译本。1988年白石真道依修订梵文广、略本作日译本。昭和16年,高岛米峰、清泉芳严依法月、般若共利、智慧轮、施护、法成等汉译本作日译本。昭和52年,寺本婉雅依藏文本作日译本。

俄译本:1989年,切连契耶夫(TerentyevA.A.)作俄译本。

韩译本:1994年,越祖,宋醉玄着《般若心经讲论》,依鸠摩罗什、玄奘、法月等汉译广、略本心经作韩文音译及意译。

越南文:净行法师依玄奘汉译本作越文音译及意译本。

荷译本:RobJanssen依梵文本作荷兰文译本。

略疏原序

唐贤首法师法藏撰

夫以真源素范。冲漠隔于筌罤。妙觉玄猷。奥赜超于言象。

【注】《显正记》云。真源二字。即正指实相般若。为所观理体也。真即真实。源即是喻。由此实相。本非伪妄故。素范者。谓此理体。惑不能染。故曰素。素。洁也。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故曰范。范。法也。法以轨持为义故。此叹理体之德也。冲漠者。冲。深也。漠谓沙漠。谓此理体竖穷三世。故曰冲。《圆觉疏》云。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横遍十方。喻之沙漠。无有涯畔。此显理体之量也。下示理体离过。故曰隔于筌罤。隔。犹绝也。筌能捕鱼。罤能网兔。故《周易》云。得兔忘罤。得鱼忘筌。今借筌罤喻言教。鱼兔喻理境。见真理者须忘言教。犹得鱼兔者须忘筌罤也。

夫真理虽假文字诠显。而真理之体本非文字。《佛顶经》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般若经》云。总持非文字。文字显总持。既体绝文字。故云隔于筌罤。妙觉二字。正指观照般若。为能观智体也。以此智体。言思罔及。故曰妙。灵明鉴照。故曰觉。玄猷者。玄即幽玄。猷。道也。即总指此智之体是幽玄之极之道也。然道有二义。一,因义。无量果德。非智不证故。二,能通义。始自凡夫。皆由此智到极果故。即总名猷。此叹智体之德也。奥赜者。即竖深之意。显非权小之浅智。故云奥赜。以竖该横。但标奥赜。此显智体之量也。言。谓语言。象。似也。当其义也。夫语言义相。

皆由分别。今此观智。体非分别。故超言象也。《周易》云。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连珠记》云。真源者。即实相般若。无相真如也。清凉释《刹那际三昧》云。即穷法真源。谓穷彼刹那。时相都寂。则刹那无际。由达清静真如。本无相故。素范者。素表无瑕。范持自性。谓体若冰霜。性犹珠玉。在烦恼泥不改贞白。论云。如如体中。过恒沙染法。皆悉空空无所有故。冲曰深玄。漠言广远。妙觉。即观照般若。清凉云。离觉所觉。而尽觉故。奥赜者。谓般若渊海。深而不可极也。大论云。智慧大海。惟佛穷底。

虽真俗双泯。二谛恒存。空有两亡。一味常显。

【注】《显正记》云。言真俗双泯者。泯。亡也。真即真谛。一体无殊。俗即俗谛。万境有异。今明真即俗。故真亡。俗即真。故俗亡。互夺两亡。名为双泯。二谛恒存者。存。在也。俗即真。故真在。真即俗。故俗在。相亡互在故曰恒存。恒。常也。即显而隐故双泯。即隐而显故恒存。隐显同时。唯一实相。般若为所观境。所观之境即存亡不二。能观之智亦隐显同时。言空有者。空即照真。是如理智有即照俗。是如量智。真境无相。智照名空。俗境万差。智观称有。今以空即有。故空泯。有即空。故有泯。故曰两亡。亡。泯也。一味者。总结存亡。不二唯一。

观照般若。为能观之智。体非生灭。故曰常显。《连珠记》云。以空假皆中。色空无寄。方为此经所宗第一义谛之真空故。《会要》云。以色即是空之空为真谛。以空即是色之色为俗谛。言双泯者。色即空。故色泯。空即色。故空亡。言存者。谓即空之色。色虽泯而其相宛然。以相常存而即泯。故泯而恒存也。即色之空。空虽泯而其性不失。以性恒存而即泯。故泯而常在也。又色即空而空存。亦空即色而色存。以相,即,同时故存,泯,齐立。空,有,等者。

真谛故空。真空也。俗谛故有。假有也。亦由相即故双亡也。空非异有之空。有非异空之有。色空不异。水乳无分。故曰一味。《法界观》云。菩萨见空莫非见色。见色莫非见空。以二谛互融。故事理无阂。体即第一义真故。疏云。令悟二谛中道故。记云。此二不二。存泯同时。无性故缘生。空亡也。缘生故无性。有亡也。空有俱亡。为一味法。肇公曰。此直辨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辨非无。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玄镜云。约融二谛义。初,会色归空。明俗即是真。二,明空即色。显真即是俗。三,色空无阂。明二谛双现。四,泯绝无寄。明二谛俱泯。然色是有中之别称。通是空有二门耳。

良以真空。未尝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

【注】《显正记》云。意谓前说真俗不二者。实由真谛之空。常自随缘成俗谛有。未曾间断。古云未尝不有。既全空成有。反知有即真空。所以前说即俗是真。故云即有以辨于空也。俗谛之有。从缘无性。即真谛空。未曾有实。故云未始不空。既全有是空。反知空即幻有。所以前说即真是俗。故云即空以明于有。《连珠记》云。前科二谛圆融。空有一味者。以幻有真空无二为中道故。清凉云。由无性故空是空义。缘生故空。是空之所以(所以即是因缘。

由从缘生。所以无性。故缘生无性。是空之所以)。既是从缘生无性故空。故曰真空。而又不待坏彼差别法体。然后方空。是故真空未尝不有。又即此有法缘生无性。便名真空。故云即有以辨于空。言幻有者。缘生故有是有义。无性故有是有之所以(特由无定性故。方始从缘而成幻有。故无性是有之所以)。既是从缘无性之有。则此有常无自性。故幻有未始不空。又即此无性举体从缘而成于有。故云即空以明于有。

有空有。故不有。空有空。故不空。

【注】《显正记》云。有空等者。上俗谛之幻有。是即空之有。体不异空。故云不有。此结上即俗之真也。空有等者。上真谛之真空。是即有之空。体不异有。故云不空。此结上即真之俗也。所观既然。能观亦尔。《连珠记》云。有空下。即于幻有真空之上。各显一中道义也。初言有者。指幻法自体。即幻有上非不有义也。次言空有者。谓此幻法从缘无性。即空之有。是空家之有。故言空有。故不有者。以其举体全空无所有故。即幻有上非有义也。

非有非不有无二。是幻有义。《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故非有非不有。名为幻有。次云空者。指真空上非不空义也。言有空者。谓此真空是缘生无性之空。即有之空。是有家之空。故云有空。故不空者。不待灭缘生方为空。故全有之空是不空。指真空上非空义也。非空非不空无二。是真空义。经云。空不空不可得。名为真空。《中论》云。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小钞引清凉疏》云。幻有即是不有有。真空即是不空空。不空空故。名不真空。不有有故。名非实有。非空非有。是中道义。

不空之空。空而非断。不有之有。有而不常。

【注】《显正记》云。言不空等者。显上真空是即有之空。空若离有。即是断空。今既不尔故云不断。不有等着。显上幻有是即空之有。有若异空。即成常有。今既不尔。故云不常。《连珠记》云。言不空等者。即无性故空。缘生故空。为真空也。清凉云。显正也。空而非断者。非无见断见之空。清凉云。拣非也。断见之无。是定性之无。定无则着断。今缘生故空。非是定无。无性故空。亦非定无。定无者。一向无物。如龟毛兔角。今但从缘无性。故非定无。是故空而非断也。不有之有者。即无性故有。缘生故有。此二种有。并非常见之有。常见之有。是定性有。今从缘无性之有。

非定性有。显是幻有。显正也。既非定性之有。故曰有而不常。拣非也。则是真空妙有。离断常之中道也。清凉云。缘生无性故空。则非无见断见之空。为真空也。无性缘生故有。则非常见有见之有。是幻有也。肇公云。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法性如是。故曰实相。言不有不无者。非有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玄谈云。虽空不断。虽有不常。此即中论及智论文。且约空为真谛。有为俗谛者。空是即有之空。故虽空不断。斯则即俗之真也。不同始教。如龟毛兔角。方说名空。虽有不常者。有是即空之有。故此有非常。斯则即真之俗也。若有定是有。便堕常见。故《中论》云。

定有则着常。定无则着断。是故有智者。不应着有无。非断非常。即是中道。影公《中论·序》云。然统其要归。则会通二谛。以真谛故无有。俗谛故无无。真故无有。则虽无而有。俗故无无。则虽有而无。虽有而无。则不累于有。虽无而有。则不滞于无。不滞于无。则断见绝息。不存于有。则常见冰销。

四执既亡。百非斯遣。般若玄旨。斯之谓欤。

【注】《显正记》云。四执者。空有断常。但计一种。故名四执。又一异有无。各有四句。随计其一。亦名四执。言百非者。起信于一异有无等四句明之。谓一。非一。亦一亦非一。非一非非一。为一四句。异等例此。共成十六。又过,现,未来,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并根本四。都成百非也。今疏意但不生分别。寂尔亡怀。情执自除。过非斯泯。故云四执既亡。百非斯遣。般若二字。正指此经。亦旁该广部。玄妙旨趣。理极于此。故云斯之谓欤。斯者。此也。欤者。语辞也。《连珠记》云。四执亦云四谤。定有者。增益谤。定无者。损减谤。亦有亦无。相违谤。非有非无。戏论谤。

执四句故皆成谤。般若离四句。不可以有无取。故四执既亡。即成四德。《小钞引圭山》云。会色归空。无增益谤。明空即色。无损减谤。色空无碍。无双非戏论谤。泯绝无寄。无双亦相违谤。四谤既无。百非斯绝。已当八部般若无相大乘之极致也。清凉云。今显初门具德四句。一,真如是有。二,真性是空。三,真如亦有亦空。四,真性非有非空。一重四句中。更有四重四门。然执着成见取。成四谤。若能不住。无分别智遍入四句。则远离四谤。不滞空有。何行不成。即有之空。方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为具德之有。又随一句必具余三。若随阙者则非具德。又云。为法之相。不出有无。设非有非无。若有此者。亦不出有。若无此句。亦不出无。但遣有无。万法斯寂。《起信钞》云。一异有无等各一四句。共成十六。

又过,现,未来,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并根本之四。都成百非。若以论下文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有相。非无无相。非有无俱相。例非一相非异等十句此十句一一能生十使烦恼。亦成百非。记云。百非斯遣者。论曰。百非非非。千是非是。非百非。背千是。非非中中。皆背天天。演水之谈。足断而止。审虑之量。手亡而住。可谓般若二谛中道之大宗也。《释摩诃衍论》云。百非非。非非百。非非非。中中。谓以非非非去其非。故无非也。《会要》云。此之空有。与肇论有无不同。彼论有无。随世计说。相因而生。故论云。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密严经》云。要待于有法。而起于无见。如见牛有角。计兔无角等。二谛收之。但俗谛耳。《仁王经》曰。若取着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是也。此云即有之真空。即空之幻有。与彼遍计所执有无之理居然异也。

若历事备陈。则言过二十万颂。若撮其枢要。则理尽一十四行。

【注】《显正记》云。若历下叙能诠。上叙所诠。既当实相观照二种般若。今叙能诠。即是文字般若也。般若广部六百卷。总开八部。谓大品小品等。其中所说始自色心。终乎种智。八十余科。今显其广。故云二十万颂。撮。取也。枢即门臼。喻其要也。以一总多曰要。理即义理。古来经文。皆以十七字为一行。故今经但有十四行也。《连珠记》云。若历等者。谓历色心等事。备陈正理。则有八部二十万颂。枢谓门枢。尔雅云。制扇以柎。门傍曰枢。以况八部所诠顿实之旨。斯经尽之。故曰。撮其枢要。理尽一十四行。《会要》云。二十万颂。属六百卷大部。西域法以颂定数三十二字为一颂。一颂为一数。故大部该二十万颂。

是知铨真之教。乍广略而随缘。超言之宗。性圆通而俱现。

【注】《显正记》云。教铨真理。故曰铨真之教。所叙或广或略者。由机有利钝。利者闻略说则悟。钝者闻广说方解。缘谓机缘。所铨之理。是一经之主。故名为宗。离言说相。故曰超言。能铨之教。虽有广略。所铨之理。则无增减。本自圆融。平等显现。故云性圆通等。《小钞》云。广略随缘者。《依起信》云。或有众生。以自力广闻而取解。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又或因广论而得解。复以少文摄多义能取解故。《会要》云。宗谓宗旨。此所铨之性宗,在广部铨量非增。在略部铨量非减。一皆圆满融通也。

般若心经者。实谓曜分衢之高炬。济苦海之迅航。拯物导迷。莫斯为最。

【注】《显正记》云。实谓者。指定之辞。曜。照也。衢谓衢路。昏衢喻二障。即生死因。苦海即生死果。三界有情。常居苦趣。飘沉生死。不证菩提者。靡不由此。二障者。一,名烦恼障。体即根随。二,名所知障。体即无明。《金刚疏》云。烦恼障障心。心不解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脱。既是有情生死根本。又能障翳无生理智。其犹昏暗衢路。履即颠坠。故以为喻。高炬即火炬。喻般若也。谓若能依此经发深妙慧。了心本寂。见法元空。然后悲智兼修。自他俱运。泯取舍。亡顺违。则二障潜祛。三空可契。犹火炬高照。昏衢顿明。迅航亦喻般若。苦即分段,变异,二种生死。由上二障之所感。故二死苦相。无有边际。喻之苦海。然三界无定。靡不皆苦。众生妄计为乐。以智观之。有何可乐。

故我大圣由悲愿力。特演斯典。济救有情。使登般若之智航。度竛竮之苦海。物谓物机。迷为迷惑。显此经决能引导迷者。拯接物机。离二障昏暗之衢。践智慧坦明之道。则涅槃高岸。尚可即登。生死微波。何疑不度。《连珠记》云。昏衢苦海。以喻有情奔驰生死。无智慧明。五苦八苦。不得边底也。高炬迅航。以况斯经。三无相慧。拯接物机。导引迷徒。群修多罗。莫比斯最。《会要》云。昏衢高炬者。如《仁王经》以般若喻于摩尼大宝。体具众德。乃至云。若于暗夜。置高床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苦海迅航者。则般若独能为舟也。若以六度共为舟。则施为船底。戒为船帮。忍如板。进如欋。定如坠石。慧如艄人也。

然则般若以神鉴为体。波罗蜜多以到彼岸为功。心显要妙所归。经乃贯穿言教。从法就喻。诠旨为目。故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显正记》云。般若此云智慧。神名不测。鉴谓鉴照。体即性也。此智虽不可测。而性常鉴照。故云以神鉴为体也。波罗蜜多者。显此智有离此到彼之功心显等者。以人心藏。是一身所归。要尽微妙之处。喻此略本。是彼广部之要也。经乃等者。法喻并彰也。以经能持义喻线能贯华。显不散失故。此经则是能持义理之言教。故曰经乃贯穿等。法即所喻。谓般若等。心是能喻。铨谓能铨。即经之一字。旨谓所铨旨趣。即上法喻等。是乃法喻能所合为此经题目。故总结云从法就喻等。《会要》云。依起信中。本觉。般若体也。此体灵明。本自神解。故云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

又云有大智慧光明义等。若始觉。般若用也。《无知论》曰。般若可虚而照。真谛可亡而知。万动可即而静。圣应可无而为。皆神妙也。今通铨二种。则实相属本。观照属始也。《连珠记》云。肇公曰。然则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经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则观照实相也。功者。用也。谓漉人天龙。渡生死海。置涅槃岸。乃斯妙慧之功用也。前已广叙所铨之经。此特显能铨文字般若。略能摄广是六百卷。中之要妙。言是般若部中之心。如人心藏。是一身之要也。般若。法也。心乃喻焉。心经为铨。般若为旨。结为题目矣。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