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沣寨

临沣寨

位于河南省平顶山郏县堂街镇境内
临沣寨又名红石寨、朱洼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境内,坐落在碧波荡漾的北汝河畔,发源于香山的利溥、沣溪两水分别从寨东寨西流过,流向北汝河。整个村落被一种浅红色条形石砌筑的寨墙紧紧围着。围长约1100 米、高6 米多的寨墙上有城垛800 个。故当地人又称临沣寨叫“红石寨”或“红石古寨”。临沣寨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2013 年5 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名称:临沣寨 行政区类别:乡村 所属地区:中国华中 邮政区码:467100 人口:600多人 方言:中原官话、郑曹次区

基本简介

临沣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该镇地质资源丰富。处域东高西低,包括平、沙、山、岗、洼五种地形。曾列入《名山记》的紫云山一峰秀出,紫云环绕,山林叠翠,山泉叮咚,“紫云晴雪”被列为郏县八大景之首。

临沣寨被专家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迄今已有143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古村寨博物馆”,有“汝河南岸第一府”之称。

临沣寨坐落在碧波荡漾的北汝河畔,发源于香山的利溥、沣溪两水分别从寨东寨西流过,流向北汝河。整个村落被一种浅红色条石砌筑的寨墙紧紧围着,围长约1100米、高6米多的寨墙上有城垛800个。故当地人又称临沣寨叫“红石寨”或“红石古寨”。由临沣寨通往村外的是东、西、南三个寨门,其中西寨门取名“临沣”,东寨门取名“溥滨”,意为此寨濒临沣溪、利溥两水。东、西寨门由木板镶铁皮制成,至今仍保存完好,其上“同治元年”四字清晰可辨;南寨门毁坏较重,只剩半个门洞。

临沣寨为一洼地型古村落,周围千亩芦苇、百亩竹园。杨柳河、北汝河绕寨而过,终年绿水长流。临沣寨的洼地聚落、古寨墙、古寨河、明清时期古民居、宗祠、关帝庙融为一体,成为中原民居文化中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寨内现有159户人家,600多口人,其中朱姓人口占90%。寨内还有较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20多座,清代民居近400间。这些建筑既有中原农村特有的以砖、石为主体的高大深邃,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门窗为装饰的小巧玲珑。一些古老的宅院用多层弧形石板作为门洞的拱顶,每层石板上都雕有图案,十分美观。

历史发展

沣寨的历史据资料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甚至更早。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南北朝北魏时期的郦道元(约466~527年)在《水经注·河水》中记载:柏水经(宝丰)城北复南,沣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此处的“水田村”即为今天的临沣寨,意思就是临着沣溪的寨子。

也许是交通便利又属风水宝地的原因,长久以来一直有张姓人家在此繁衍生息。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始),中原地区暴发瘟疫,人口锐减,山西洪桐县一支朱姓人家移民至此,靠给张姓人家种田为生,同时也跟着张姓人家学会了编织芦苇席,并通过陆运和汝河水运将芦苇席和其他芦苇编制品贩卖出去。靠着聪明和勤奋,200多年后,朱姓人家成为寨中大户,张姓人家反主为佃,靠给朱家种田为生,“张家埂”由此改名叫“朱洼寨”。至清道光和咸丰年间,四处奔波、见多识广的朱氏家族一分支的朱怀宗及其子朱紫贵、朱振南、朱紫峰三兄弟靠盐业贸易发迹,达到鼎盛,据说三兄弟分家时都是用抬筐来分元宝的。

朱氏三兄弟发迹后以乐善好施、行侠仗义而为外人尊崇,但对自己拥有的巨额财富非常担心。清咸丰末年(1861年),面对纷繁乱世,朱氏三兄弟商议扒掉土寨,建石寨。寨墙为外石内土结构,外墙60厘米长的石头全部取自紫云山的红色花岗岩,内墙则就地取材,全部是挖自护寨河的土。为使寨墙坚固,红石条每一顺石隔一把石,中间空当用3~4块红石条顺着填满,再取土屯住夯实。寨墙内为朱洼村,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据说当年给寨墙放线时为求得公正,由一朱姓老人用黑布蒙住双眼,手提装满白灰面的篮子放线,于是就“走”出了人们今天看到的弯弯曲曲的寨墙。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该寨曾在抗战中发挥过作用。解放后在全国拆除寨墙的潮流中,由于恰逢洪水围困,为防汛需要寨墙得以保全。寨内现有居民600余口,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清古民居近400间。有关专家考证后认为,这是在中原地区发现的第一个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寨,在全国也非常罕见。2001年,郏县成立了临沣寨开发办公室,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临沣寨进行保护性修复。

建筑布局

临沣寨共有3个寨门,按八卦的三个方向设置,其中西北门因临沣溪而取名“临沣”,这也正是今天临沣寨寨名的由来,寨门上方红石匾上有楷书“临沣”二字,下边两扇榆木大门上包的铁皮已锈迹斑斑,铁皮上“同治元年”、“岁在壬戍”的字样仍清晰可辨;正方向的南门叫“来曛”门,取自《诗经》“曛风南来”一句;东南门叫“溥(柏)滨”门,取自“利溥渠之滨”之意。

临沣寨的每个寨门上都有灭火水槽,还有用于对外射击的高低不等的枪眼。寨门外边均有两道防洪闸门和向寨外排水的暗道,设计精巧,防守自如,使人不得不叹服100多年前临沣寨人的智慧。临沣寨寨墙外是绕寨一周长达1500米的护寨河,据说当年与寨墙同时完工的护寨河宽15米、深4米,而今的护寨河宽仍有10米左右,深约2米。临沣寨南门一侧,沣溪潺潺汇入护寨河,与红石寨墙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古建筑专家到临沣寨考察后认为:“临沣寨民居建筑从明至清,在时代上没有缺环。它们集中地出现在一个村落中,这在中国实属罕见。在北京城里现存的9999座古代建筑中只有一间半是明代民居,想不到临沣寨居然有3间。临沣寨填补了中国古建筑在村寨方面的空白。”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开始拆除古寨墙,其中郏县拆除100多座古寨墙,唯有临沣寨幸存下来。原因是临沣寨处两河交界处,地势低洼,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当年就在准备拆除临沣寨古寨墙时,洪水围困寨墙数米高而寨内安然无恙,出于防汛需要,临沣寨古寨墙保存了下来,临沣寨古寨才因此成为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村级古寨墙。

传说故事

作为历史文化名村,临沣寨吸引人的不只是它古老的建筑,还有这个古村落流传下来的传说和故事。几年来,尹亮亮注意收集整理了寨内流传下来的许多传说和故事,给我们解说的同时,他也娓娓道来。

在朱镇府内,一块平放在地上的石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上面写着“旌表节烈”四字。尹亮亮说,这块碑是从朱家祖坟挖出来的,据考证是为表彰一个贞妇而立的。据说当年朱家的一个媳妇田氏,年纪轻轻丈夫就死了,她为夫守节没有再嫁,因为遭到一个赖皮邻居的调戏,愤而上吊自杀。县令为了表彰她的贞节,赐她“旌表节烈”四字。关于此事,《郏县志》中有“田氏被邻居赵铎调奸不从,自缢”等文字记载。

朱家在临沣寨家大业大,寨子里至今还流传“朱紫贵买烟”的典故。据说,当时郏县一带的农民种了烟叶要到襄城县去卖,但是烟商为了压价,让烟农一直等到下雪天才开始收。烟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宴请各地来的烟商时,哪个烟商带钱最多、收烟最多就坐在首位。有一年,朱紫贵也去买烟,宴请时径直坐在了首位。

烟行老板一看他穿件破棉袄,腰里系根麻绳,穿着草鞋,一副穷酸相,就说:“你坐错位置了吧?”他回答:“我没有坐错,我准备收三个月烟叶,你们收1块钱一斤,我收10块钱一斤。”他的话让烟商们面面相觑。就这样,不到三个月,他以10倍的价格收购了几乎所有的烟叶。烟叶存了一年之后,烟商没烟叶可卷,不得不以30元一斤的价格从朱紫贵处买走烟叶。作为商人,朱紫贵的精明和财大气粗的确让人感叹,另一方面,他也在客观上保护了家乡烟农的利益。

民间传说中,朱家明末曾经出过一个兵部侍郎,有一年,他回乡探亲祭祖。皇上连下三道圣旨催他回朝,第三道圣旨称“活要见人,死要见头!”侍郎以为自己的一些不法行为被皇上察觉,不敢回朝,便将自己的头颅割下。其家人将他的头颅送至京城,皇上一见非常后悔,其实他只是想让兵部侍郎快点回朝。后来,侍郎的头埋在了京城,皇上命人用金子做了一个头让侍郎的家人带回老家安葬了。尹亮亮说,是否真有“金头”没有考证过,但寨子西北门外一公里处有座侍郎墓,即便真有“金头”也应该早已不复存在了。

古宅破坏

虽然在临沣寨能够看到为数不少的历史遗存,跟前些年相比,这些遗存已经少了很多。临沣寨的变化是从其东北角一个很大的缺口,为了出入的方便,墙内和墙外的住户在这里开了一个很大的口。而这一段的寨墙,也明显比别的地方低了很多。“寨墙上的石头被人敲走垫院子了。”这种被破坏的痕迹,在寨墙内也十分明显。

参观古民居的路上,他不时地指着路旁的一些崭新的民房说,这里原来就是老房子,但房子太老了,拆掉盖了新房。之前这里全是老房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必然强烈,在无法得到合理解决的条件下,只能拆掉老房子,在老房子的地基上建造新房。这些明清建筑中,依然有不少居民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墙上挂着凌乱的玉米棒,农具、生活用具散乱地或挂在墙上或堆在地上,生活垃圾和污水被随意处置。

郏县决定开发保护临沣寨时,在乡政府工业办公室工作的他就来到临沣寨,成为临沣寨保护办公室主任,长年住在这里。他对古民居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实行挂牌保护制度;对古民居中的每一个物件家具,甚至是门前的拴马石,都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并嘱咐居民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些对于古民居来说十分珍贵,每件东西都能传递历史信息。保护民居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居民迁出。在计划中,临沣寨159户600口人中,至少要有450人迁走。但这样的难度相当大,这在以前也不可想象!,好在出现了转机,临沣寨成为历史文化名村,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集中在这里。

相关报道

百年朱镇府

虽然被高大的寨墙围着,寨内居民的生活看来和别的村庄并无二致。想想也是,如今是信息社会,任何村庄都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远离尘世的喧嚣。

随意走进村部旁边的一户村民院中,一位老太太坐在堂屋的房檐下,头上包着毛巾,手上不停地摘辣椒棵上的小红辣椒,面前的箩筐里已经快满了。

老太太名叫王爱,90岁了,眼不花耳不聋。她家的堂屋是清代建的大瓦房,房顶上“五脊六兽”,雕刻精美的木门、木窗及室内的八仙桌,可以想象她曾经的繁华。老太太张开没牙的嘴笑着说:“我从一二十岁嫁到朱家,就住在这房里,有六七十年了。”她的儿媳周劝说:“这房子是祖辈留下来的,现在破得很,很多地方都漏雨了。”周劝的儿子、儿媳迁到村外去了,家里只有她、丈夫和婆婆居住。

尹亮亮介绍说,临沣寨内现存明代建筑一栋3间,清代建筑100余栋400余间,这些明清民居均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或楼房,其中不少因年代久远亟需修缮,保存较好的是清代朱氏三兄弟家的宅院。朱家大院都是一进三、一进四、一进五的四合院,沿中轴线对称,是砖木结构的建筑群。朱家的祠堂已不复存在,它的位置建成了村里的小学。

朱氏三兄弟当年都是大盐商,非常富有,据说分家时元宝都是论筐来抬。朱紫贵排行老大,他的宅院建于道光15年,是一进三的四合院,占地面积1322平方米。尹亮亮说,为了让这所宅院得到有效保护,原先的住户已经迁出。

在客厅后面的二进院内,我们看到当年的厨房、磨房均保存完好,院子里放着大大的磨盘。三进院的内宅布局严谨,有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均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青砖黛瓦与檐下挂的金灿灿的玉米相互辉映,古朴、厚重而又和谐。

楼房的墙体厚半米多,典型的“里生外熟”,即外面贴砖,里面是土墙,用红石条将二者紧紧连为一体。尹亮亮说,这样的墙体保证了室内冬暖夏凉,楼房的地基也非常牢固,地面之上有5层条石,地面以下还有10层条石,而且最下面的2层用的是1米多宽的红石板,每个房角各放有一个红石大碾盘。

正房的屋门也很有意思,下部设有两个“枪眼”、门槛下设有供猫通过的“猫眼”。正方形的青石铺地,木楼梯就设在室内。沿着木楼梯上至二楼,就来到了小姐的“绣楼”,尽管里面已经没有一件小姐的家具什物,仍然让人浮想联翩:以前大户人家的小姐就是住在这样的地方,她们真的不下楼吗?

尹亮亮说,当时大户人家的小姐一般从七岁就开始上“绣楼”,直至出嫁时才下来,但是人的情感是关也关不住的,“西厢记”的故事自古至今也没有间断过。

这座官宅是一进五的四合院,由好几座院落组成,大院套小院,院院相连,从前街通到后街。有的还由朱氏后人居住,有的已空置无人。

2002年夏天,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专家保护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偕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吕济民、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长杨焕诚等人来到临沣寨考察后,认为临沣寨的古建筑很有特色,“填补了中国古建筑在村寨方面的空白”。

朱家大院

自从被评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后,临沣寨就不断有人来,朱家大院也逐渐改变往日的冷清,变得热闹起来,这座由朱氏三兄弟中的老二朱振南建于道光11年的宅子,的确值得惊叹。高耸的屋脊,灵巧的窗棂,以及东西厢房的门楣之上悬挂着“迁善”、“补过”的家训,让不少历史信息复活。

朱振南的宅子只是朱家大院的一部分,其他还有老大朱紫贵和老三朱紫峰的宅院。朱紫贵的宅院建于道光15年,是一进三的四合院,占地面积1322平方米。

正房的屋门下部设有两个“枪眼”,门槛下设有供猫通过的“猫眼”,屋内还设有小姐的“绣楼”。

在朱紫贵宅院的东边,还有一座更大的宅院,这就是号称汝河南岸第一府的朱镇府。朱镇府系清代盐运知事朱紫峰的官宅,建于大清道光29年,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高大的门楼,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斑驳的彩画,每隔几步一个拴马桩,仍可想象当年朱镇府的显赫和繁荣。

大院里还有一些住户,但被评上历史名村以后,这些住户可能搬迁。“还不知道搬到哪里呢。”一位80多岁的老人有点恋恋不舍地说。

“风水”与“八卦”

朱家大院只是临沣寨古建筑的一部分。据临沣寨保护办公室主任尹亮亮 介绍,临沣寨不少因年代久远亟待修缮,只有朱氏三兄弟家的宅院保存较好。

“临沣寨之所以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建筑史学价值,还因为它具有三大历史信息。按照历史名村的风水、五行、八卦和象形四项评选标准,临沣寨具有其中的三项标准,首先从风水上来说,其两面临河且处于洼地,能聚水聚财,属于风水宝地;从城门设置上来说,完全按照八卦设置;而从象形上来说,它则像一个小船。这些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成为它在评选中胜出的原因。”。

据当地人说,临沣寨的寨墙原是建于明朝末年的土墙。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朱氏兄弟发家后重修寨墙,取紫云山的红石,将土墙改为石墙。重修后的临沣寨围村占地7万平方米,寨墙里土外石,呈东北-西南走势,像狭长的船形,围长1100米,高6.6米,寨上布设5座哨楼、800个垛口。

临沣寨有三个寨门,按八卦的方位而设。三门之中,数西北门保存最为完好。

寨门上方题有“临沣”二字,两扇大木门上包着铁皮,铁皮上“同治元年”的字样仍然清晰可见,寨门前设有两道防水闸,当年的闸板还立在闸中。寨子的西南门曾遭破坏,寨门没有了,但高大的城楼还在,如碉堡一样,上面留有许多打枪用的射孔。

据《郏县志》记载,1945年6月3日,日军攻打“临沣”,村民曾利用寨墙英勇抵抗。

古镇开发

文物保护

随着临沣寨的历史文化价值越来越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村民们逐渐意识到保护这座他们赖以生存的古寨的重要性。

2002年9月,临沣寨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沣寨方圆一公里以内被划定为保护区。为了尽可能地保存古寨的古风古貌,保护区内不准打坯、取土、放炮,保护区内建筑不准拆也不准新建,禁止砍伐树木,寨内的文物加强保护,登记造册,落实到人。这些规定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尹亮亮告诉记者,对于临沣寨,首先应该是保护,其次才是开发,目前最重要的是进行保护性的修复,修复将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比如,原先寨墙用的红石是从十公里以外的紫云山上开采运来的,修复时也要用紫云山上的红石。根据规划,临沣寨的保护工程分为三期:一期首先是疏通护寨河,修复部分寨墙,在保护区外规划新村,部分村民可以迁往新村居住;二期是修缮四合院,恢复古街道和寨外芦苇荡;三期恢复城门楼、朱氏祠堂等。临沣寨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后,国家每年将拨付专项保护基金,临沣寨修复与保护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

将来的临沣寨会是什么样子?尹亮亮这样描绘道:寨外河水潺潺,芦苇荡随风荡漾,映衬着雄伟的红石古寨,勾画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寨内古街、古宅、古商店,居民穿古装,骑马坐轿,清代饮食。游客来了之后,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去体味清代同治年间的居民生活。前景如此诱人,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王春霞)

开发计划

历史文化名村的地位,无疑被临沣寨寄予复兴和腾飞的厚望。然而,要想通过临沣寨的复兴形成旅游产业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非易事。为了筹集资金,临沣寨所在的堂街镇政府领导也多次到南方招商引资,但因为临沣寨此前并无名气,招商十分困难,开发因而进展不大。

按照临沣寨保护和开发计划,其保护和开发将分三步走:第一步计划在2006年年底以前,先修复古寨墙、红石街和朱家大院中老三朱紫峰的住宅,并疏通护寨河和搬迁部分居民;第二步计划在2006年年底到2007年年底修复朱振南大院和恢复千亩芦苇荡;第三步计划修复朱紫贵大院,复原茶亭、义塾、朱氏祠堂、城门楼等建筑和恢复缺失的文化遗存、民俗文化活动,如补修朱氏宗谱、复制石刻碑记、恢复五虎庙会等。在此期间,完成450人搬迁任务中的余留部分。

全部保护和开发资金需要4000万元,其中第一、二期都达到了五六百万元。在保护和开发中,搬迁居民所需费用将在1500万元到2000万元。

平均每搬迁一户需要费用10万元左右,这也成了制约开发的一个瓶颈,需要平顶山市和郏县共同努力。按照历史文化名村要求,它需要保持原住居民血缘传承的完整性,也需要从保护建筑的角度减少居民,所以寨内只能保留150人。

交通

汉口-汝州(汉口:21:38--汝州7:15)

返回2201次(汝州23:55--汉口次日10点左右)

汝州-郏县(从汝州上车超不过10元)

郏县-临沣寨(坐公交车郏县--李口,共2.5元)到堂街镇下车,也可以直接和司机说在临沣寨村口下车,看到此路,直走到临沣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