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穴

膏肓穴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膏肓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位于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取穴方法:坐位或俯卧位,第4胸椎棘突下,肩胛骨内侧缘取穴。该穴是强壮补虚要穴,具有补脾益肺、宁心益肾的功效。[1]
    中文名:膏肓穴 外文名: 适用领域: 所属学科: 隶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类属:人体穴位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肺痨等 刺灸法:斜刺0.5-0.8寸 功能作用:散热排脂 治法:寒则补之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简要概述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 层为髂肋肌;有第四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

人体穴位配伍

配尺泽穴、肺俞穴治喘咳。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穴义

肓膜中的脂类物质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膏,膏脂、油脂也。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也。膏肓名意指膜中的脂类物质由此外输膀胱经。穴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为心脏与膈膜之间的膏脂(此膏肓由五谷精微所化),故名膏肓。(膏脂为提供心火燃烧之柴薪,在火热作用下所处为液态,今心室燃烧后气化蒸发的部分在胸腔内压的作用下随湿热之气外渗体表膀胱经,故名膏肓。)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较干燥的湿热之气与不溶于水的膏脂。

运行规律

热气循膀胱经上行,膏脂出体表后散热降下行。

功能作用

散热排脂。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等。常灸此穴有强身保健、预防疾病的作用。配肺俞主治久咳;配肩井主治肩背痛;配百劳主治虚劳。膏肓穴对应的膀胱正经穴位为厥阴俞穴,它们的气血物质皆来自心室之外卫心包之中。

厥阴俞穴的气血物质以较高温度的水湿之气为主要特征,而膏肓穴的气血物质则以干热的阳气和脂类物质为主要特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膏肓穴所处为外、为高,穴内环境的温度比厥阴俞穴要低,膏脂之物在厥阴俞穴的较高温度场中不会凝固,而到了本穴的较低温度场中之后则会散热冷却凝固。脂类物质在本穴的散热冷凝为本穴气血变化的主要特征,故名之为膏肓穴。

保健动作

中医认为,人体全身的病,统统与膏肓相关。所以,中医典籍中也曾有“运动膏肓穴,除一身疾”的说法。建议经常伏案、用电脑的人多做下面几个动作。

1.肘部弯曲,分别向前向后转摇肩关节各50次,一日三次,这样可带动肩胛骨上下旋转,以运动背部的膏肓穴。

2.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曲,腰直,胸平,两手握拳,两臂缓缓抬起到胸前与肩平,然后用力向后拉至极限,使肩胛骨尽量向脊柱靠拢,挤压两侧膏肓穴,略停1至2秒钟,再恢复原姿态,后拉时深吸气,回收时呼气,动作在水平面缓慢进行,动作到位,使背后有酸胀、出汗的感觉。

3.把椅子反过来坐,人趴在椅背上,充分展开两个肩胛,而两个肩胛骨向后挤压,就是在挤压膏肓穴。

这些方法既可益寿延年,还对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颈椎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中医理论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诡画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中,贾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中写道:“花原自怯,岂奈狂飚?柳本多愁,何禁骤雨!偶遭蛊虿之谗,遂抱膏肓之疾”。晴雯因遭谗言而被逐,最后抱病而逝。《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也有“宝玉只顾如此一想,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肓了”。

成语“病入膏肓”源于《左传》中的一段曲故。晋景公患了病,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前去替他诊疗。医缓尚未抵达时,景公做了个梦。梦中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儿,一个说:“那人是名医,会伤害我们,往哪里逃呢?”另一个说:“我们在膈之上,心之下,‘膏肓’之处,艾灸、针刺和药力都难抵达,他怎能奈何我们呢?”

医缓到来后,经过诊断,颇为难地对景公说:“病在膈之上,心之下,已入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方法,药物也无济于事,无法治了。”后来景公果然不治而死亡。于是后人常用“病入膏肓”来指代病重难治。

然而,人体背部的膏肓穴,却可对“病入膏肓”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是一句脍炙人口的针灸歌赋。百劳是督脉大椎穴的别名,在背部正中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膏肓即膏肓穴,在第四、第五胸椎间旁开三寸(约四横指)处,属足太阳膀胱经,是主治各种虚劳及慢疾患的要穴。

当久病不愈,身体呈现羸弱消瘦状态时,最适宜取膏肓穴施灸,可以起到扶阳固卫、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

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由此可见,膏肓穴在虚劳证的治疗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