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

肠穿孔

肠道疾病并发症
肠穿孔是指肠管病变穿透肠管壁导致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的过程,是许多肠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引起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腹膜炎等症状体征,严重可导致休克和死亡。
  • 中医病名: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诊科室:外科
  • 多发群体:
  • 常见发病部位:
  • 常见病因:
  • 常见症状: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中文名:肠穿孔
  • 英文名:Enterobrosis
  • 传染病:否
  • 临床表现:剧烈腹痛、腹胀、腹膜炎
  • 并发症: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道病
  • 疫苗预防:否
  • 发病部位:十二指肠、小肠、结直肠

简介

肠道包括小肠和结肠,小肠、结肠及其系膜在腹腔中分布广、容积大、相对表浅,又没有骨骼的保护,因此腹部的穿透伤或闭合伤时都容易受累。开放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且常为多发性,闭合伤的好发部位按其机制的不同而异。当暴力直接撞击腹部中央时,小肠的中段易被挤压,这时就容易引起破裂,引起肠道的穿孔。n

在钝性伤中,由外力从前方直接撞击、撵挫引起的破裂,以位置较为表浅的横结肠和乙状结肠居多。腹部及腰部遭受暴力可以伤及升结肠或降结肠,都容易引起肠道的穿孔。肠道穿孔主要表现为细菌性的腹膜炎,合并伤较多见,容易被其它的症状掩盖,尤其是车祸伤等。脊柱或骨盆损伤本身就可以引起腹痛、腹胀及肠鸣音的消失,若同时有肠道的破裂、穿孔,则后者容易被忽略。出现了肠穿孔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肠穿孔治疗方式。

分类

按照发病部位,可分为十二指肠穿孔、小肠穿孔、结直肠穿孔。

按照病因分类:可分为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道病、肠道憩室、肠道肿瘤、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绞窄性肠梗阻、嵌顿疝及医源性、自发性、外伤性肠穿孔。

发病原因

肠穿孔是指肠壁的全层发生破裂,导致肠腔中的内容物溢到腹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以在短期之内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需要积极地进行抢救和治疗。肠穿孔的原因,具体如下:n

1、感染性疾病:如肠结核、肠伤寒等可以导致肠道穿孔;n

2、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肠道的缺血、坏死而导致肠穿孔;n

3、肿瘤性疾病:如淋巴瘤、肠道腺癌等,因为肿瘤组织侵犯肠壁的全层而导致穿孔;n

4、肠梗阻:肠腔内压力较大,肠壁被胀大、变薄,如果突破了极限,有可能出现肠道的破裂、穿孔,从而引发弥漫性腹膜炎;

5、外伤:腹部较剧烈的撞击可以撕裂肠系膜,从而导致肠管的破裂而出现弥漫性腹膜炎。n

上述几种情况都需要进行紧急的外科手术,对病变的肠段进行切除或者穿孔修补来进行治疗。

发病机制

肠道原发或继发性疾病导致肠管壁坏死破裂穿孔,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内,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临床表现

1、原发疾病的相关表现,如肠伤寒、肠结核、克罗恩病等。

2、腹痛、腹胀。腹痛常突然发生,呈持续性刀割样疼痛,并在深呼吸与咳嗽时加重。疼痛范围与腹膜炎扩散的程度有关。

3、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发热、寒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中毒性休克表现。

4、腹部检查: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全腹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板样强直,叩诊肝浊音阶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诊断鉴别

辅助检查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腹部超声、CT等检查,不难诊断。但诊断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穿孔部位、穿孔病因来指导治疗。

鉴别诊断

与表现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相关疾病鉴别:

(1)急性胰腺炎:腹痛部位多位于上腹部偏左并向背部放射,腹肌紧张程度较轻,血清和腹腔穿刺液淀粉酶升高明显,X线检查膈下无游离气体,CT检查显示胰腺肿胀、胰周渗液等。

(2)急性胆囊炎:右上腹部绞痛或持续性痛阵发性加剧,伴畏寒发热。体征主要为右上腹压痛和反跳痛,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莫非征阳性。超声提示结石性或非结石性胆囊炎。

(3)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一般症状较轻,腹部体征一般局限在右下腹,X线检查无膈下游离气体。

此外,还需与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扭转、原发性腹膜炎等疾病鉴别。

疾病治疗

1、原发疾病的基础治疗

2、明确诊断肠穿孔诊断的同时,要明确肠穿孔的部位和病因。

3、因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所以一经诊断,积极手术治疗。

4、手术方式要根据肠穿孔的病因及穿孔部位、穿孔时间、腹腔污染程度、病人的一般状态等进行选择。可行穿孔修补、肠部分切除或肠造口术。

疾病预后

肠穿孔的预后决定于治疗的时机与适合的外科治疗。早期手术,预后较好,若手术时间延迟,死亡率较高。

专家观点

1、腹部CT对于肠穿孔的病因及穿孔部位具有很大价值,应作为常规检查。

2、肠穿孔一经诊断,尽早手术治疗。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