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尿崩

肾性尿崩

大量稀释性体液从体内排出
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NDI)是指由于肾脏病变引起肾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精氨酸加压素(AVP)受体及受体后信息传递系统缺陷,对AVP不敏感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精氨酸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ADH),在人体缺水状态时,可使肾脏潴留水分,减少或浓缩尿液。肾性尿崩症主要表现为多尿和烦渴,目前暂无特异性的治疗手段,多采用恰当补水、药物治疗等控制症状。[1]
  • 中医病名: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诊科室:肾内科、急诊科
  • 多发群体:
  • 常见发病部位:肾脏
  • 常见病因:
  • 常见症状:多饮、多尿、烦渴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概述

尿崩症是指大量稀释性体液从体内排出,这种过量摄水和低渗性多尿的状态,可能是由于正常的生理刺激不能引起抗利尿激素(ADH)释放所致(中枢性或神经性),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起反应即肾性尿崩症。

肾性尿崩是指后者。即在血浆ADH正常或增高的情况下,肾脏不能浓缩尿液而持续排出稀释尿的病理状态。

病因

1.原发性先天性和家族性。

2.继发性

(1)多种慢性肾病(多囊肾、髓质囊性病、慢性间质性疾病、严重肾功能衰竭)。

(2)阻塞性尿路病,梗阻被解除后。

(3)单侧肾动脉狭窄。

(4)肾移植术后。

(5)急性肾小管坏死。

(6)低钾(包括原发性醛固酮症)。

(7)慢性高钙血症(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8)药物(锂、甲氧氟烷、地美环素、秋裂胺、两性霉素B、庆大霉素等)。

(9)全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干燥综合征等)。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发病情况遗传性者90%发生于男性,伴性显性遗传,多为完全表现型,病情较重。女性较少,女性传递一般无症状。多为不完全表现型,病情较轻。多于出生后不久即发病,但也杏推迟至10岁才出现症状的。

2.症状

(1)多饮、烦渴。

(2)多尿、持续性低渗尿。

(3)智力及生长发育障碍等。

(4)新生儿常因脱水而出现高热、惊厥,随年龄增加症状可逐渐减轻。

(5)多尿可发生膀胱膨胀及。肾盂积水。

(二)实验室检查

1.尿比重:尿比重降低(1.001~1.005)、尿渗透压多在50~180mmol/L

2.血液化验

(1)因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升高。

(2)血钠、血氯升高。

(三)诊断试验

1.高渗盐水试验无反应。

2.血管升压素试验无反应(不完全表现型者可有部分反应)。

当血浆渗透压为280mmol/L时,血浆精氨酸升压素显着增高,一般不做禁水试验,因可增加失水危险。

(四)诊断要点

1.典型病例

(1)根据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3)阳性家族史,一般即可诊断。

2.非典型病例

(1)幼JEan反复出现失水、烦渴、呕吐。

(2)发热、抽搐及发育障碍。

(3)尤其在失水的情况下,尿仍呈低张性尿,对确诊有一定价值。

治疗原则

1.主要是对症治疗补足水分,维持水平衡,减少糖、盐等溶质的摄入。

2.氢氯噻嗪可影响远端肾小管产生负钠平衡,刺激近端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对水分的吸收,可给予氢氯噻嗪25~50mg,每日3次,可减少尿量约50%。

3.吲哚美辛减少肾脏血流量及对抗前列腺素抑制cAMP的作用,与氢氯噻嗪并用效果更好,常用25mg,每日3次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