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

汉语汉字
胖,汉语常用字(一级字),会意兼形声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本义指祭祀用的半体牲,读作pàn。又引申为安舒、舒坦、宽适,读作pán。由于选用的祭牲都是最肥的,故引申出表胖大、肥胖,又指肿胀、浮肿,以上义读pàng。
  • 中文名:胖
  • 拼音:pàng;pán;pàn
  • 部首:月
  • 仓颉:bfq
  • 郑码:qub
  • 笔顺:351143112
  • 字级:常用字、一级字
  • 平水韵:十四寒平声
  • 笔画:9
  • 注音:ㄆㄤˋ;ㄆㄢˊ;ㄆㄢˋ
  • 结构:左右结构
  • 异体字:?、䏒、肨
  • 统一码:基本区U 80D6
  • 四角号码:79250

字源演变

“胖”,会意兼形声字。此字始见于篆文,从半、从肉,半亦声。楷书从篆文来。

“胖”字本义为古代祭把用的半体牲。其字形左边像一块肉,右边为“半”,意思是把肉分为两半。对古人来说,祭祀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所以他们选用的祭牲都是最肥的。《玉篇·肉部》:“胖,牲之半体也。”《仪礼·少牢馈食礼》:“司马升羊右胖,髀不升。”

《说文》所录另一义项“广肉”就是指大块的肉,包含有大义,《礼记·大学》中“心广体胖”之胖义为安舒、舒坦、宽适,即由此引申而来。用为本义时读pàn,“心宽体胖”之“胖”旧读pán。至于表胖大、肥胖义,也由本义引申而出,但产生较晚,大概宋元时期才产生,用为此义读pàng。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人体内含脂肪多:~子。肥~。

〈形〉

安泰舒适[easy and comfortable]

心广体胖。——《礼记·大学》

另见pàng

详细词义

〈名〉

(会意兼形声。从月(肉),从半,半亦声。半,分牛。本义:古代祭祀时用的半边牲肉)同本义[half cattle]

胖,半体肉也。——《说文》

膴胖。——《周礼·腊人》。注:“胖之言片也,析肉意也。大夫注:膴胖,皆谓夹脊肉。

司马升羊右胖。——《仪礼·少牢礼》

鹄鸮胖。——《礼记·内则》。注:“谓胁侧薄肉也。”

词性变化

〈形〉

肥胖[chubby;corpulent;fat;stout;plump]

心广体胖。——《礼记·大学》。注:“犹大也。”

又如:发胖(身体变胖);虚胖;胖壮(肥胖壮实);胖子年(方言。富裕的年节);胖肆(犹放肆)

浮肿;肿胀[swelling]。如:胖胀(膨胀;胀大)

另见pán

常见词组

胖嘟嘟、胖墩墩、胖墩儿、胖鼓鼓、胖乎乎、胖头鱼、胖子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半体肉也。一曰广肉。从半从肉,半亦声。普半切

说文解字注

胖,半体也。

各本半体肉也。今依玄应订。周官经腊人注曰:郑大夫云:胖读为判。杜子春读胖为版。又云:膴、胖、皆谓夹脊肉。又云:礼家以胖为半体。元谓胖宜如脯而腥。胖之言片也。析肉意也。按许用礼家说。

一曰广肉。

此别一义。胖之言般也。般、大也。大学。心广体胖。其引伸之义也。

从肉半。半亦声。

普半切。十四部。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普半切。音判。《说文》:半体肉。《玉篇》:牲之半体。《韵会》:胖之言片也,析肉意也。《周礼·天官·内饔》:凡掌共羞脩?膴胖骨鱐,以待共膳。注:胖,如脯而腥者。《礼·内则·脯羹兔醢糜肤注》:肤或为胖。《释文》:胖,音判。

又《增韵》:胁侧薄肉。《礼·内则》:鹄鴞胖。注:鹄鴞胖,谓胁侧薄肉也。

又《集韵》:一曰广肉。

又《集韵》《韵会》《正韵》?蒲官切。音槃。大也。《礼·大学》:心广体胖。注:胖,犹大也。《释文》:胖,步丹反。朱注:安舒也。

又《集韵》补绾切。音版。夹脊肉。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

韵书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次清

普半切

pʰuɑn

集韵

平声

全浊

蒲官切

buɑn

上声

全清

补绾切

pɐn

去声

次清

普半切

pʰuɑn

韵略

平声

蒲官切

去声

普半切

增韵

平声

蒲官切

去声

普半切

中原音韵

去声

江阳

次清

pʼuaŋ

阳平

桓欢

次清

pʼuɔn

中州音韵

去声

江阳

铺谤切

平声

桓欢

蒲瞒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全浊

蒲官切

b‘uon

去声

次清

普半切

p‘uon

上中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wɑn

董同龢系统

uɑn

周法高系统

wan

李方桂系统

ph

anh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uɑn

拟音/王力系统

uɑn

拟音/董同龢系统

uɑn

拟音/周法高系统

uɑn

拟音/李方桂系统

ph

uân

拟音/陈新雄系统

uɑn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