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槭

罗浮槭

槭树科槭属常绿乔木
罗浮槭(学名:Acer fabri Hance)槭树科,槭属常绿乔木,彩叶树种。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紫绿色或绿色。叶革质,披针形,叶片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细瘦,无毛。新叶紫红色,逐渐变绿,部分老叶变为红色。花杂性,伞房花序,雄花与两性花同株,紫色;萼片紫色,长圆形,花瓣倒卵形白色,子房无毛,翅果嫩时紫色,成熟时黄褐色或红褐色,小坚果凸起,3-4月开花,9月结果。
  • 中文名:罗浮槭
  • 拉丁学名:Acer fabri Hance
  • 别名:
  • 界:
  • 亚界:
  • 总门:
  • 门:被子植物门
  • 亚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超目:
  • 目:
  • 亚目:
  • 科:槭树科
  • 亚科:
  • 族:
  • 亚族:
  • 属:槭属
  • 亚属:
  • 组:
  • 亚组:
  • 种:
  • 亚种:
  • 变种:
  • 品种:
  • 分布区域:中国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常高10米。树皮灰褐色或灰黑色,小枝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紫绿色或绿色,多年生枝绿色或绿褐色。叶革质,披针形,长圆披针形或长圆倒披针形,长7-11厘米,宽2-3厘米,全缘,基部楔形或钝形,先端锐尖或短锐尖;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脉腋稀被丛毛;主脉在上面显著,在下面凸起,侧脉4-5对,在上面微现,在下面显著;叶柄长1-1.5厘米,细瘦,无毛。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常成无毛或嫩时被绒毛的紫色伞房花序;萼片5,紫色,微被短柔毛,长圆形,长3毫米;花瓣5,白色,倒卵形,略短于萼片;雄蕊8,无毛,长5毫米;子房无毛,花柱短,柱头平展翅果嫩时紫色,成熟时黄褐色或淡褐色;小坚果凸起,直径约5毫米;翅与小坚果长3-3.4厘米,宽8-10毫米,张开成钝角;果梗长1-1.5厘米,细瘦,无毛。花期3-4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罗浮槭在幼苗及幼树期耐荫性较强,喜温暖湿润及半荫环境,在林内与其他树种混生,构成第二层林。其适应性较强,喜深厚疏松肥沃土壤,酸性或微碱性土壤皆可生长,在较干燥和土壤较瘠薄的条件下造林也能生长。生于海拔500-1800米的疏林中。

分布范围

产中国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模式标本采自广东罗浮山。

栽培技术

管理

小苗田间管理:播后约40d种子发芽出土,及时清除圃内杂草,除草后要施肥。在茼木生长期的5-8月,应做好苗木的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1年生小苗高25-50厘米,地径粗0.3-0.7厘米。

大苗培育:罗浮槭幼苗生长缓慢,大苗培育时可把1年生裸根小苗按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进行移植,移栽时须疏枝剪叶,因罗浮槭侧根发达,移植较易成活。培育2年后,才能扩距带土移栽,管理时要注意主干的培养,及时修去侧枝,当主干达到要求后再培养树冠。一般培育4-5年,当胸径达到3-4厘米时,便可出圃用于园林绿化。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