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有明

罗有明

罗氏中医药家族的第五代传人
罗有明(1904年7月—2008年10月11日),王罗氏,本名罗颖,河南省归德府夏邑县罗楼村人。中国正骨名医,系罗氏中医药家族的第五代传人。罗有明从小跟随奶奶学习祖传中医,上世纪50年代中期,她曾给邓颖超治过腰病。周总理给她起名为“罗有名”,指有名的医生。后来她自认看病并不为出名,便改名为“罗有明”。她从医90余载,治愈了数以万计的骨伤病人,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8年10月11日,罗有明在睡梦中安然离去,享年104岁。
    中文名:罗有明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贯: 毕业院校: 学历: 教学职称: 临床职称: 执业地点: 别 称:罗大妮、王罗氏、罗有明、罗有名、双桥老太太 所处时代:清朝末年至21世纪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归德府夏邑县罗楼村 出生时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7月) 去世时间:2008年10月11日 主要成就:罗家祖传“罗氏正骨法”技艺的第五代传人

人物生平

出身贫寒

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7月),罗有明出生于河南省归德府夏邑县城东南罗楼村的一个世代行医的贫苦家庭。父亲罗天绪给她起名叫罗颖。因罗家无男丁,爷爷罗百升重男轻女,封建思想严重,说罗颖的名字犯忌,“颖”字把男孩给“影”(挡)住了,今后罗家就要断香火,强行将“罗颖”名字废除。从此,她再也没了名,以“大妮”代之。

聪慧好学

然而,大妮生得聪慧好学,奶奶陈氏顶住罗家正骨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压力,让大妮3岁练摸骨,5岁开始跟随奶奶学习祖传的罗氏正骨术,10岁帮助奶奶为人治病,15岁开始独立坐班行医。奶奶病故后,她破例挑起了罗氏正骨技艺的第五代掌门人的重担。16岁时,因治愈一名被惊牛牛氐撞造成盆骨重度骨折的病人而一举成名。

孤苦岁月

1922年,大妮出阁于夏邑县城东关王姓一户比较殷实的农家。王治忠身材魁梧,英俊潇洒,长相富态。谁知临出阁前,王家遭劫难,吃了官司,倾家荡产,母亲因此得了重病离开人世,王家一时塌了天。大妮一进王家的门,面对的是这样一幅景象:奶奶年老体弱,公公中年丧妻,撇下三个年幼的弟弟妹妹无人照料。而丈夫王治忠对她恩爱有加,她只好协助丈夫撑起这个家。哪知雪上加霜,一场水灾,农田颗粒无收。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结婚刚刚两年的丈夫只好忍痛离别爱妻,南下谋生。

不料一去杳无音信,各种不祥的猜测和谣传接踵而来。大妮忍住担心思念丈夫的悲痛,还要强打起精神独立支撑这个家。上侍奉奶奶和公公,下照顾弟弟和妹妹。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她靠着一双小脚,白天去地里挖野菜、爬树捋树叶,晚上给人洗衣、推磨,用赚来的面做成馍馍给弟弟妹妹、奶奶、公公吃,自己用麸皮蒸树叶和野菜充饥。

生活再艰苦,她也没有间断给人捏骨治病。她传承罗家义务行医的祖训,因而看病不取分文。乡邻受感动,就偷偷地往她家送粮食暗中接济。可奶奶和公公受不了家破人亡的打击,染上了吸“大烟”的恶习,偷着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卖净。大妮绝望了,走投无路之际,她上吊绳断,投河人救,死不了,活不成,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样的日子她苦苦熬了24年。

编外军医

一天,罗氏家里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给王家带来一个天大的喜讯:王治忠还活着!原来他南下逃荒途中参加了工农红军,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已是中央警卫部队的一位排长。来人是部队特派他寻找王治忠的老婆罗大妮的,并让她随同去西柏坡中央驻地与丈夫团聚。罗大妮一听,悲喜交集,两眼簌簌地流出了热泪……于是,她收拾行装,立马跟随来人去西柏坡会见久别的亲人。

团聚后的罗大妮,为了报答党恩,竭尽全力为部队伤病员捏骨疗伤。一次行军途中,她为一位战士疗伤不幸摔倒,致使她和丈夫王治忠惟一的孩子流了产。然而,她没有后悔,丈夫也没有埋怨。她的这种无私无畏的忘我精神和高超医术,受到部队首长和战士们的赞扬。

1948年北京解放前夕,罗有明同志的丈夫、在长征中任红一方面军一师连长的老红军王治忠同志因头、背部负伤住院,部队领导将罗有明接到部队,罗有明到达北京双桥池家窑总后252医院2分院护理丈夫的同时,义务地担任了骨伤科医生。

总理赐名

解放后,随着中央机关进京,罗有明在北京双桥扎下了根,被人们尊称为“双桥老太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和朱德经常与罗有明见面并接受治疗。她曾为不少中央首长治过骨病,有一天,邓颖超同志腰部扭伤后躺在床上不能行动,经多方治疗无效。周恩来派车把罗有明接到中南海西花厅,经一次治疗后邓颖超的症状完全消除。

周总理见她治疗骨伤如此神奇,问她叫啥名。当时罗有明还没有自己的名字,娘家姓罗,跟随着丈夫王治忠的王姓,叫王门罗氏。总理说:“怎么还叫罗氏?新社会了,像你这样的民间名医是国家的宝贝,得有个名字。你在北京很有名,全国也有名,还是位大好人,大善人,你很有名嘛,就叫‘罗有名’吧。”后来罗氏处于谦虚考虑,就将“名”改为“明”,从此罗氏有了大名。“总理赐名”也被传为佳话。

汗洒双桥

1957年,她已是一名吃国家“皇粮”的人民医生,有了固定的医疗场所——北京市双桥三间房诊所。这期间,她的医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三间房诊所改为“双桥公社三间房综合卫生院”,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病人无计其数。人山人海的病人及家属,将不大的卫生院围得水泄不通。有几次罗有明上班都挤不进诊室去,只好从后面翻墙而入。每天她平均接诊二百多人次。她说:“我饭可不吃,觉可不睡,病人一刻也不能耽搁。”因此,不管白天黑夜,不管上班下班,所到之处都有病人追着她。

1974年春,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让罗有明举办全国正骨学习班,学习班上,总理听说罗有明来回都坐公交车后表示:“这样的专家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怎能没车呢?”他当即指示有关部门办理此事,当一辆崭新的轿车开到罗有明面前时,她却说:“我不要用车,也没地方放,开会干啥的,来个车接我就是了。”于是,那辆车送到了卫生部。

1983年,国家主席李先念突然腰椎扭伤,疼得不能走路,躺下后连身也不能翻,请了几位专家治疗无效。李先念同志这是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一次出访,误了访问会造成国际影响和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损失。当罗进入中南海后,邓小平等几位领导都来迎接她老人家。罗老按压指诊后经正骨,不足两分钟症状痊愈。

邓小平同志非常关心罗有明医院的建设发展,关心广大老百姓前往看病是否方便。李先念同志当时兴奋讲:“我看批你几十万元,盖个象样的罗有明医院,你为人民可以做更多的贡献。你不要发愁医院管理人才,小平同志懂经济,让他给你当会计最合适。”1984年,上海轿车厂要送给她一辆崭新的新型上海轿车,被她婉言谢绝。1985年,国家卫生部要送她一辆尼桑轿车,这次她接受了:“就当一辆救护车吧,接送病人方便。”

救死扶伤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卫生部遵照周总理“一定要把罗有明的本事学到手”的指示,抽调全国骨伤科战线医务骨干,专门学习罗老太治疗骨伤病的经验。罗有明也打破罗氏正骨绝技不外传的家规,先后举办进修班、急训班33期,朝鲜、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医生也慕名前来拜师,单是国内的弟子就有4000余人。

1985年7月,卫生部又遵照周总理生前的指示,拨专款建立了“罗有明骨伤科医院”,指定罗有明担任院长。

至今,医院的挂号费仍是5毛钱,是北京收费最低的。常有不远千里来找罗氏医院看病的人上门,多是些疑难杂症,且有的病人根本掏不出医疗费,罗老太却是贴本也给他们治,其朴实的人格深深感染了弟子们,于是,让病人花最少的钱治好病成了许多弟子的行医准则。

1985年,卫生部拨款建立了“罗有明骨伤科医院”,罗奶奶被指定为院长。虽然职务变了,但是医生的职责没有变,她仍然同往常一样为病人看病。她用自己神奇的双手和高超的医术治愈了数不清的骨伤病人。罗奶奶没有节假日,每年只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放一天假会会亲友。有人推算,按照平均每天10人次,看了90年,也有上百万人了。

还有人说,老人家完全有资格申报看病历史最长、看病人数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罗奶奶看病不为钱财,不收红包和礼品。这个医院至今挂号费仍是5角钱,可以说是北京收费最低的医院。有一年东南亚某国的一位罹患截瘫的副外长慕名前来找罗奶奶,老人身手不凡,果然令这位外长站了起来。

罗奶奶可以说是一个比雷锋还早的“活雷锋”。她把病人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凡是病人,随叫随到;困难的病人看病不仅减免医药费,还负责饮食;重病人不能移动,她就亲自登门就诊,全然不顾因年龄带来的体力上的消耗;遇到有人求医,不管自己在哪里,以最快的速度见到病人,为之治疗。我曾跟随老太太出诊,在病人家里,老人家为病人正了骨,找条旧床单撕成条,一缠一绕,不一会儿工夫就把病人的腿固定住了。看那一系列动作的利索劲儿,真不像一位早已年过古稀的老人。

献出古方

数十年时间,罗有明、罗金官姑侄俩将家传医术汇编成书,里面记录的全部是罗氏三百多年来的祖传秘方和正骨绝技。罗金官说:“罗氏正骨术、古方经300年的传承和发展,早已经自成一家,我愿意贡献出来,希望更多人才来学习传承,共同发扬中医国粹,造福百姓。

睡梦离世

2008年10月11日上午10时45分,罗有明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罗有明老人的家人说,最近几天,诸多老人生前的亲友、患者陆续到家中吊唁。10月19日上午10时30分,罗有明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兰厅”举行。

后继有人

罗有明老人是“罗氏正骨法”的第五代传人,老人子侄辈的第六代传人罗金殿、罗金官等人,现已年近八旬。如今,在“罗有明诊所”内坐堂行医的,以第七代传人为主。罗金殿、罗金官等人均表示,家传的医术后继有人,老太太也会欣慰。

罗金官说,后来医院里面已经有30多位“罗氏正骨法”的传人,其中多为罗氏后人。罗金官说,“罗氏正骨法”作为家传的医术,对后人有独特的培训方法。想要学习“罗氏正骨法”的家族后人,都要先学“医德”。“先老人亲自讲,先不讲医术,也不讲药,就讲医生治病救人的道理。”罗有明老人的侄子、年近八旬的罗金官医生回忆说,当年他跟随老人学医的时候,老人的第一堂课就是“医德”。如今,他也是这样教授他的学生的。

当时,“罗氏正骨法”已经传至第八代,“第八代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对此,罗金官和罗金殿均表示“后继有人”。“其实我们并不保守,我们也想发扬光大。”罗金官说,罗家的后人喜欢学医的还是少数,他希望能够招收更多有志于此的年轻人。

情感生活

1922年出阁于夏邑县城东关王姓一户比较殷实的农家,丈夫王治忠。

健康状况

2008年10月11日上午10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10月19日上午10时30分,遗体告别仪式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兰厅”举行。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