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亚·科波拉

索菲亚·科波拉

美国导演
索菲亚•科波拉,美国导演。1971年5月12日出生于美国北加州。索菲亚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她做过演员、编剧、导演、制片和服装设计等工作,样样都很出色。1999年,她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处女之死》就凭借着对青春期少女深邃忧伤的刻画震惊了影坛。她是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美国女导演,也是历史上女导演第三次获此提名,她让女性在今年的奥斯卡上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中文名:索菲亚·科波拉 外文名:SofiaCoppola 别名:索菲亚 民族: 出生地: 身高: 体重: 毕业院校:加利福尼亚州艺术学院 职业:导演,编剧 经纪公司: 代表作品:《处女之死》;《迷失东京》 主要成就:

生平介绍

出生于美国北加州,并在那里长大,父亲是斐声世界影坛的著名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索菲亚第一次走上银幕是1972年在她父亲执导的影片《教父》中饰演婴幼儿麦克·弗朗西斯·里兹。两岁时,她又在《教父2》中饰演了一个在轮船上玩耍的儿童。随后的几年中,索菲亚又继续在她父亲执导的四部电影中登台亮相过。后来,她还分别在蒂姆·伯顿导演的一部短片和尤瑞克·保加耶维奇执导的长片《安娜》中出演过角色。1990年,索菲亚·科波拉又在《教父3》中顶替了薇诺娜·赖德出演的角色。遗憾的是,该片却使她得到了“金酸梅奖”的两个奖项——最差新人奖和最差女配角奖。

她最后出演的一部电影是1992年“InsideMonkeyZetterland”,此时她开始意识到她应该继承她父亲的事业,投身于导演。于是她考入加利福尼亚州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创作。1998年索菲亚·科波拉执导了她的第一部影片《LicktheStar》,这是一部短片,由她亲自担任编剧。1999年她拍摄了第一部长片《处女之死》(TheVirginSuicides),并亲自创作了影片剧本。对于索菲亚来说,导演事业似乎是她的理想选择。索菲亚为此荣获了“好莱坞最佳年轻导演奖”和“MTV电影制作最佳新人奖”。

2003年,她再次编写、制作并执导了另一部长片《迷失东京》。这是一部浪漫喜剧片,由比尔·莫瑞和斯嘉丽·约翰逊联袂主演。该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为科波拉女士赢得了“逆流最佳女演员奖”。作为老科波拉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以一部仅用27天就完成的《迷失东京》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迷失东京》是那种完全无法与《魔戒》这样的大片进行比较的电影。但这样一部小成本、非主流的影片却获得本届奥斯卡奖四项提名,并最终拿到一尊最佳原创剧本的小金人。

科波拉家族的人仿佛都有点石成金的魔力,他们既可以完成《教父》这样的鸿篇巨制,也可以在类似《迷失东京》这样小制作的纯文艺片上赢得尊重。科波拉家族的人注定都是要搞电影的,经过十年沉寂,索菲亚终于以导演的身份重返影坛,而且出手不凡。2006年,索菲亚与克里斯汀·邓斯特再次合作,推出《绝代艳后》,该片同样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再次证明了索菲亚的导演功力。

电影世家出身的新锐女导演索菲亚·科波拉(SofiaCoppola),07年11月证实她于二十八日产下一女,宝宝名字取为“罗咪”。这是她与法国摇滚歌手男友汤玛斯马尔斯的第一个孩子。三十五岁的索菲亚·科波拉(SofiaCoppola)曾以“爱情不用翻译”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

索菲亚·科波拉(SofiaCoppola)是“教父”导演法兰西斯·柯波拉的爱女,她还在襁褓时期就曾在“教父”第一集客串亮相,从小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爱情不用翻译”是她执导代表作,不仅让影评眼睛为之一亮,更让她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虽然未能如愿获得最佳导演奖,但她却成功勇夺奥斯卡最佳编剧。

索菲亚·科波拉(SofiaCoppola)曾有一次离婚纪录,前夫是知名导演史派克·李,一九九九年结婚,二零零三年离婚。

影路历程

在刚刚被英国某杂志评出“史上百位伟大导演”中,作为唯一一名上榜的女性,索菲亚·科波拉的经历堪称传奇。

索菲亚·科波拉的“凤凰三重奏”

英国权威电影杂志《电影大全》近日评选出“史上百位伟大导演”,曾执导《迷失东京》、《绝代艳后》的索菲亚·科波拉成为唯一一名榜上有名的女导演。《电影大全》给她的评语非常独特,“做演员她表现垃圾,但作为导演却很有主见,她的作品能打破固有框框,展现出她勇敢、冷傲及爱幻想一面。”

这位出生于好莱坞名门世家,集模特儿、摄影师、设计师、演员、导演、编剧于一身的女人,虽然被人评价为“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女人,她几乎得到了一切她想要的东西”,但也曾经遭受唾骂被电影界遗弃,然而沉寂多年后,作为导演的她只用了三部大银幕作品就让无数之前不屑的眼神变成惊叹和赞赏。

盛名所累:她曾被电影遗弃

1971年5月,好莱坞的名门望族——科波拉家族喜添千金。科波拉家族在电影界的地位绝不亚于政治界的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这位一出世就被家族光环笼罩,不用飞上枝头已是凤凰的女婴,正是索菲亚·科波拉。

她的父亲,家族掌门人是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执导经典黑帮电影《教父》三部曲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而有这样一位父亲的好处就是,索菲亚还在襁褓之中就被作为“道具”带上了银幕,在《教父》结尾作为接受洗礼的小婴儿出现,在无知无觉中便与观众打了个招呼。两岁时,她再次出现在《教父Ⅱ》中,饰演了一个在轮船上玩耍的儿童。从小索菲亚就跟着拍片的父亲奔波各地,“我在世界各地上学,就像一个随军的孩子。”在父亲的安排下,8岁的索菲亚开始了她的“正式演出”生涯,相继出演了老科波拉执导的《斗鱼》、《局外人》等多部影片和另外几位导演执导的电影,频繁在银幕上曝光。

家族名望无疑给索菲亚带来很多机会和便利,但盛名之下的生活并不是一路凯歌。1990年,索菲亚18岁,坚持“上阵父女兵”的老科波拉在最后一刻用她替掉了由本已选定的薇诺娜·赖德在《教父Ⅲ》中出演的角色。这次的临阵易将非但未给第一次担纲主演的索菲亚带来任何赞誉,由于演技稚嫩,观众对科波拉家族“理所应当”有好表现的观念在索菲亚身上得不到回应,影片公映后媒体和舆论对其大肆讨伐,人们嘲笑她的鹰钩鼻,批评她不够漂亮的脸孔,甚至在她饰演的角色被杀时影院观众齐声欢呼。当“可耻的裙带关系”,“一场令人发笑的表演,毫无前途可言”等刺耳的评论铺天盖地向索菲亚席卷而来,索菲亚遭遇了她人生第一个低沉期。

随后在《星球大战前传Ⅰ》里索菲亚的表演也被众人嗤之以鼻。第二年3月,美国“金酸莓奖”颁给她最差女配角奖和最差新人奖。面对这样的打击,在演完电影《InsideMonkeyZetterland》之后,索菲便无奈退出了银幕。

载誉而归:她因导演而成功

事业受挫的索菲亚离开了好莱坞,但或许天生注定和电影有不解之缘,作为演员表现失败的索菲亚将会以另一种身份回归电影界。

据说,在索菲亚还只有3岁时,有天老科波拉和太太突然在车上大吵起来,在吵得不可开交之际,索菲亚突然大喊一声:“Cut!”从那一刻起,老科波拉就认定这个小女儿将来会成为导演,因为她已经知道如何掌握失控的现场。1998年,离开电影界快10年的索菲亚尝试导演了一部仅长14分钟的短片《LickTheStar》。虽然短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赢得了一些褒扬,索菲亚却还没有底气说“我要成为一名导演”。

1999年是索菲亚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四年前她被小说《处女之死》吸引,那种对难以忘怀的青春期故事的描写牢牢抓住了她。“我很想把它拍成电影,”索菲亚说,“它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索菲亚开始埋首创作,最终拿出的剧本好得令电影公司不惜弃用原稿,甚至请她亲自执导该片。

这次索菲亚以导演身份重出江湖,耍出了一记漂亮的回马枪。

在《处女之死》中,索菲亚细腻地营造了一种哀怨的怀旧格调,流露出的青春期少女的深邃忧伤震惊了世界。影片一上映,就受到近乎狂热的欢迎。《处女之死》令索菲亚荣获了“好莱坞最佳年轻导演奖”和“MTV电影制作最佳新人奖”两项殊荣。在戛纳电影节首映时,它被盛赞为“让人为之一振的导演处女作,可以拿金摄影机奖的影片!”她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让人们重新把目光聚焦于科波拉家族。索菲亚兴奋地说:“第一次在如此声名显赫的家庭之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真令人兴奋,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如果说《处女之死》让索菲亚顺利地在电影界立稳脚跟,那么第二部作品则把她推到了舞台的中心。2003年,由索菲亚再次编剧、导演,投资仅400万美元且只有了27天就拍摄完成的《迷失东京》使她再次成为焦点。索菲亚坦言自己是王家卫迷,该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影片讲述了两个陌生美国男女在东京相遇的故事,索菲亚精妙到位的拿捏使影片流淌出不可抵御的忧伤和迷离却又不失温情脉脉。

《迷失东京》成为当年最受瞩目的电影之一,获奖无数。其中包括威尼斯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奖、金球奖最佳电影剧本奖,囊括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剧本和最佳男主角四项大奖,同时获得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4项提名并最终拿下最佳原创剧本奖。索菲亚因此成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美国女导演。

2006年,索菲亚大胆地把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搬上银幕。号称每次拍摄都需四小时的造型,被称为索菲亚“最野心勃勃的影片”的《绝代艳后》,在第7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摘得“最佳服装设计奖”桂冠。

作为一个只拍过三部电影的导演,在英国电影杂志《电影大全》近日“史上百位伟大导演”评选中,索菲亚赫然上榜,且成为唯一一位被选中的女导演。

索菲亚效应:时尚界的“缪斯女神”

在那段离开好莱坞的时间里,索菲亚对时装和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天意从来就偏袒这位天之骄女,她一直是时尚界炙手可热的宠儿。她所引领的潮流指标更被誉为“索菲亚效应”而风靡欧美,不断获得国际时尚媒体的赞誉。独特的衣着品位和设计风格令她在时尚圈里大放异彩,索菲亚还曾被美国时尚杂志《名利场》授予年度十佳衣着奖。

早在加州艺术学院上学的时候,身材高挑的索菲亚被著名时装大师朗格·斐邀请当“香奈儿”的代言人。除了在T形台上散发魅力之外,索菲亚更渴望成为一名艺术家,天资聪颖的她不断尝试每个艺术领域,曾浅尝绘画与摄影,另外还随设计师卡尔拉格福德学习服装设计。后来索菲亚加入服装品牌X-Large成为其合伙人,激发起索菲亚创业的劲头。经过一番努力,属于索菲亚的休闲时装品牌“MilkFed”终于诞生。1997年,MilkFed获时尚杂志评选的最佳独立时装品牌之一。

此外,她还身兼法国名牌LV设计总监马克·雅格布的潮流顾问,马克的个人品牌时装每季都以索菲亚为潮流指标。还将一款手提包命名为“Sofiabag”,这款红色的豪华鳄鱼皮手提包售价更是高达近7000美元,被列为马克·雅格布设计的十大手提包之一。

之后索菲亚又把精力转移到摄影跟视觉设计。她专为《时尚》、《花花公子》、《细节》等杂志拍照,这为她后来在电影里定位独特的视觉风格奠定了基础。

人物评价

一位美国中年影视明星来到东京拍广告,邂逅了一位同样来自美国、新婚不久、受丈夫冷落的摄影师的妻子。两个寂寞的心灵在文化背景陌生、光怪陆离的异乡靠近,但最后还是分开了,留给观众一出似乎没有完结的爱情剧。这就是索菲亚·科波拉编剧执导的影片《迷失东京》,它获得了本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演员4项提名,并最终获得了最佳原创剧本奖。这在今年《指环王3》独领风骚的奥斯卡,是一个值得欢呼的成绩。

教父之女羽翼已满

虽然《迷失东京》的情节平淡无奇,但它处处体现出导演索菲亚审视现代人情感的独特视角,让观众看罢若有所思,又不令人觉得疏远和抽象。“它就像一杯淡淡的香茗,每个人都能品出不同的味道。”所以,尽管在奥斯卡颁奖前,舆论就普遍认为索菲亚问鼎“最佳导演”的机会不大,但没有人否认这个极具天赋的女子已经羽翼丰满,足以成为“科波拉王朝”的继承人。科波拉家族是名副其实的电影世家。

索菲亚的爷爷卡梅因是作曲家,曾为《教父》前两集以及《现代启示录》谱曲;父亲弗朗西斯·科波拉执导了著名的《教父》,因此也被称为好莱坞电影的“教父”;她的哥哥罗曼是导演和制片人,著名演员尼古拉斯·凯奇是她的堂兄。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无疑让索菲亚受到巨大的熏陶。曾有传言说弗朗西斯·科波拉花了两周时间来帮女儿剪辑《迷失东京》,不管它是否属实,影片自然清新的风格绝对是索菲亚自己的。

为电影而生

索菲亚似乎是为电影出生的。1971年,当她还只有几个星期大时,就在父亲执导的《教父I》中露面了。此后她几乎是在父亲的片场中长大的,并出演了他导演的7部影片,包括《教父》的后两集。在《教父III》中,刚刚高中毕业的索菲亚由于缺乏系统培训,表演稚嫩,结果被影评人不客气地奚落了一番。从此她对表演逐渐失去了兴趣,开始向编剧和导演方向发展。

事实证明,索菲亚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她做过演员、编剧、导演、制片和服装设计等工作,样样都很出色。1999年,她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处女之死》就凭借着对青春期少女深邃忧伤的刻画震惊了影坛。《迷失东京》是她执导的第二部影片,但它已经能够入围奥斯卡,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女性导演异军突起

索菲亚是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美国女导演,也是历史上女导演第三次获此提名,她让女性在今年的奥斯卡上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在获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影片中,有一半是由女性编剧的;在8个主要单元获得提名的影片中,有8部由女性编剧或导演,这在奥斯卡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女性导演异军突起是电影业近两年来的明显趋势,制片公司对女导演的歧视和束缚正在打破,她们越来越受到尊敬,而且与男导演相比她们也有自己的优势:男导演往往靠大场面制作与特技效果取胜,女导演则更擅长刻画感情、人物关系以及性格等。一些男演员还表示,他们在女导演执导的影片中更容易发挥演技。

但女导演要想真正与男“同僚”们平起平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一些耗资庞大的影片往往交给男导演,而且女导演的“戏路”也比较窄,还是以文艺片或言情片居多。

科波拉家族

在美国政坛上,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光芒四射。在美国的影坛上,也有这样的家族,他们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就,不比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在政治上的成就逊色,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科波拉家族,赫赫有名的《教父》三部曲就出自这个家族的掌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之手。

作为老科波拉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以一部仅用27天就完成的《迷失东京》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迷失东京》是索菲亚·科波拉最成功的电影之一,影片得到四项奥斯卡提名,并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

科波拉家族的人仿佛都有点石成金的魔力,他们既可以完成《教父》这样的鸿篇巨制,也可以在类似《迷失东京》这样小制作的纯文艺片上赢得尊重。

没有看到索菲亚·科波拉的照片时,真想不到她就是《教父3》中那个可爱的少女玛丽。当年看《教父3》的时候,对玛丽这个角色的印象很不错,还一直奇怪,这个演员为什么在这部电影之后居然销声匿迹了。直到看见《迷失东京》导演玉照时才蓦然惊觉,原来“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我当初并没有注意到她就是老科波拉的女儿。同时我也不知道,正是由于代替诺薇娜·赖德出演了《教父3》,索菲亚被媒体批得体无完肤,伤心之下才离开影坛达十年之久。尽管如此,前年美国专门评选表现最差影片和影人的“金酸莓奖”还是不依不饶,给她封了个“十年来最烂影星”的头衔。其实,她在影片中的表现虽不能说光彩夺目,至少也是中规中矩。

美国媒体和影迷实在有些刻薄。我想,索菲亚惟一的过错恐怕就是她出身于科波拉家族。对于一个来自堂皇电影世家的人,媒体和影迷过于高标准,严要求。

科波拉家族的人注定都是要搞电影的,经过十年沉寂,索菲亚终于以导演的身份重返影坛,而且出手不凡。其第一部长片《处女之死》已引起众多的关注,《迷失东京》更是将她推向舞台中心。索菲亚执导的两部影片的主人公都是心中充满迷惘的少女。《迷失东京》中有一个处于中年危机的男人,索菲亚也坦承,她认为中年男人面临的困境和自己20岁刚出头时面临的那种“到底我这一辈子该怎么过”的迷惑很相似。

或许《教父3》造成的伤害并没有在索菲亚·科波拉记忆中淡去,但索菲亚·科波拉登台领取奥斯卡奖时,并没有表现出出了口恶气的趾高气扬和兴高采烈,眉目之间反倒有几分羞涩,几分落寞。在充满浮华喧嚣的好莱坞,她就像一颗青涩的果子,保持着纯良少女的本色。科波拉家族的人从来都是不懂得骄傲的,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辉煌。

【科波拉家族作品】

《现代启示录》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精心力作。影片具有一种“大歌剧”般的风格,夸张而华美,带有强烈的表演色彩。这部影片不仅是对人性本质的探讨,也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这部在商业上遭到惨败的影片,却为科波拉赢得了左翼艺术家的声誉。

《造雨人》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96年的作品。影片深刻地控诉了现代法律社会所造成的不平等,以及法律与正义的背离,是喜好法律电影的影迷不可错过的佳片。

《处女之死》

当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像他制造的《教父》一样渐显老态时,“将门虎女”索菲亚·科波拉继承他的未酬壮志,以这部导演处女作重新引起人们对科波拉家族的注目。

《傀儡人生》

索菲亚·科波拉的前夫斯派克·琼斯导演的作品。这部影片情节离奇,而且极为低调。琼斯极少接受采访,在他所接受的采访中,大多都是由尴尬的冷场收场。演员约翰·马尔科维奇开玩笑说:“他不会说英语。”琼斯最近的导演作品是去年的《改编剧本》。

《火柴人》

尼古拉斯·凯奇是老科波拉的侄子,索菲亚·科波拉的堂兄,是科波拉家族另一员虎将。与科波拉家族其他成员不同,凯奇擅长的是表演。他最新的一部作品是今年上映的《火柴人》。凯奇表示,这部片子正合自己的胃口,因为影片既有趣,也不乏严肃的思考。

《离开拉斯维加斯》

尼古拉斯·凯奇以感人的颓废演出获得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英国导演迈克·菲吉斯采用独立制片的非主流手法来处理这个沉郁多于浪漫的爱情故事,令人看得心头沉重。凯奇在片中从头到尾手不离酒,将酒精中毒者那种不能自制的惨状演得入木三分,得奖并非侥幸。

作品年表

演员作品

《教父3》TheGodfatherIII(1990)

《BeastieBoys:VideoAnthology》(2000)

《InsideMonkeyZetterland》(1993)

《黑暗之心》HeartsofDarkness:AFilmmaker'sApocalypse(1991)

导演作品

《玛丽·安托万》Marie-Antoinette(2006)

《迷失东京》LostinTranslation(2003)

《折翼天使》VirginSuicides,The(1999)

《LicktheStar》(1998)

编剧作品

《玛丽·安托万》Marie-Antoinette(2006)

《迷失东京》LostinTranslation(2003)

《折翼天使》VirginSuicides,The(1999)

《LicktheStar》(1998)

荣誉奖项

2010

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在某处(2010)

2006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最佳影片(提名)绝代艳后(2006)

戛纳电影节Cinema Prize of the French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绝代艳后(2006)

2005

凯撒奖最佳外语片迷失东京(2003)

Robert Festival(Robert) Best American Film (Årets amerikanske film) 迷失东京 (2003) 

French Syndicate of Cinema Critics Best Foreign Film 迷失东京 (2003) 

Czech Lions(Czech Lion)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Nejlepsí zahranicní film)(提名) 迷失东京 (2003) 

2004

金球奖(Golden Globe)最佳编剧迷失东京(2003)

金球奖(Golden Globe)最佳导演(提名)迷失东京(2003)

金卫星奖Best Screenplay,Original迷失东京(2003)

金卫星奖最佳导演(提名)迷失东京(2003)

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Film Award)最佳影片(提名)迷失东京(2003)

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Film Award)最佳原创剧本(提名)迷失东京(2003)

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Film Award)DavidLean导演奖(提名)迷失东京(2003)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剧本迷失东京(2003)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提名)迷失东京(2003)

美国编剧工会(WGA Award(Screen))最佳原创剧本迷失东京(2003)

独立精神奖最佳导演迷失东京(2003)

独立精神奖Best Feature迷失东京(2003)

独立精神奖最佳剧本迷失东京(2003)

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银丝带奖Best Director - Foreign Film (Regista del Miglior Film Straniero) 迷失东京(2003)

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提名)迷失东京(2003)

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编剧(提名)迷失东京(2003)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原创剧本迷失东京(2003)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迷失东京(2003)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迷失东京(2003)

在线影评人协会奖BestScreenplay,Original迷失东京(2003)

在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提名)迷失东京(2003)

俄亥俄中部影评人协会BestScreenplay,Original迷失东京(2003)

佛罗里达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剧本迷失东京(2003)

U.S. Comedy Arts Festival(Audience Award for Comedy Film of the Year)Best First Time Comedy Director迷失东京 (2003) 

U.S. Comedy Arts Festival(Audience Award for Comedy Film of the Year)最佳剧本 迷失东京(2003) 

Phoenix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Breakout Performance - Behind the Camera迷失东京(2003) 

Phoenix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最佳导演(提名) 迷失东京(2003) 

Phoenix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Best Screenplay, Original(提名)迷失东京(2003) 

Guild of German Art House Cinemas Foreign Film (Ausländischer Film)迷失东京(2003) 

Directors Guild of Great Britain Outstanding Directorial Achievement in International Film(提名) 失东京(2003)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USA Outstanding Directorial Achievement in Motion Pictures(提名)迷失东京(2003) 

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David) Best Foreign Film (Miglior Film Straniero)(提名)迷失东京(2003) 

Chlotrudis Awards最佳导演 迷失东京(2003) 

Chlotrudis Awards Best Screenplay - Original迷失东京(2003) 

Bangko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最佳影片(提名)迷失东京(2003) 

Australian Film Institute Best Foreign Film(提名)迷失东京(2003) 

2003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SpecialAchievementAward迷失东京(2003)

欧洲电影奖(EuropeanFilmAward)ScreenInternationalAward(提名)迷失东京(2003)

威尼斯电影节LinaMangiacapreAward迷失东京(2003)

多伦多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剧本迷失东京(2003)

Washington DC Are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Best Screenplay, Original迷失东京(2003) 

Washington DC Are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最佳导演(提名)迷失东京(2003) 

Valladoli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FIPRESCI Prize迷失东京(2003) 

Valladoli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FIPRESCI Prize迷失东京(2003) 

Valladoli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Golden Spike(提名)迷失东京(2003) 

São Paul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Best in Competition迷失东京(2003) 

Southeaster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Best Screenplay, Original迷失东京(2003) 

Seattle Film Critics Awards最佳导演 迷失东京(2003) 

Seattle Film Critics Awards Best Screenplay, Original迷失东京(2003)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最佳导演 迷失东京(2003) 

Boston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最佳导演 迷失东京(2003) 

Athen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Golden Athena迷失东京(2003) 

2001

Young Hollywood Awards最佳导演 处女之死(1999) 

MTV电影奖 最佳新人电影制作者 处女之死(1999) 

Empire Awards, UK Best Debut(提名)处女之死(1999) 

Chlotrudis Awards Best Screenplay - Adapted(提名)处女之死(1999) 

2000

金酸梅奖 Razzie Award(提名) 教父3(1990) 

金酸梅奖 最差女配角(提名)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 (1999) 

Las Vegas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最佳导演(提名) 处女之死(1999) 

Las Vegas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Best Female Newcomer(提名)处女之死(1999) 

Las Vegas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Best Screenplay, Adapted(提名)处女之死(1999) 

1991

金酸梅奖最差新人教父3(1990)

金酸梅奖最差女配角教父3(1990)

感情生活

2011年8月27日,《迷失东京》导演索菲亚·科波拉和交往多年男友、法国音乐人托马斯·马斯(ThomasMars)在意大利结婚。结婚地点是在Bernalda的一栋别墅里,这也是她祖父母出生的地方。

婚礼当天,索菲亚·科波拉的父亲、《教父》三部曲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伴着女儿走来,索菲亚·科波拉身穿AzzedineAlaia设计的婚纱,在场嘉宾大约80人,包括约翰尼·德普和《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等人。

市长LeonardoChiruzzi也受邀参加了婚礼,他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一切顺利,婚礼在花园中举行,简单而宁静。”

索菲亚·科波拉和托马斯·马斯生有两个女儿:4岁的Romy和15个月大的Cosima,这并不是索菲亚·科波拉的第一次婚姻,她和导演斯派克·琼斯曾有过4年的婚姻,两人于2003年离婚。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