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齿蟾

红点齿蟾

锄足蟾科
红点齿蟾(学名:Oreolalax rhodostigmatus):也叫棒头鱼或透明鱼。稀有两栖动物,后肢较短,具铲形的凸出物,可用于挖掘。夜间活动,白天及长期干旱时躲藏于洞穴中。荐椎横突特别宽而长大,荐椎前几枚躯椎大多细弱并向前倾斜成锐角,荐椎与尾杆骨愈合或仅有单一骨髁。舌器不具前角或呈游离状;舌喉器的环状软骨在背侧不相连。卵和蝌蚪在水域存活,幼体是透明的蝌蚪,是生长在有流水的溶洞内的水生动物。蝌蚪为左出水孔型。口周有唇乳突,上下唇最外排唇齿都是一短行,左右唇齿2-8行不等,角质颌强,适于刮取藻类,甚至能咬食小蝌蚪。常生活于山涧溶洞内及住宅附近。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900至1900米。红点齿蟾是中国特有物种,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等地。[1]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两栖纲(Amphibia) 亚纲:滑体亚纲(Lissamphibia) 是两栖纲现存的唯一亚纲 目:无尾目(Salientia) 亚目:始蛙亚目(Archaeobatrachia) 科:锄足蟾科或称角蟾科。 亚科: 族: 属:齿蟾属(Oreolalax) 亚属: 种:红点齿蟾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红点齿蟾 分布:四川西部和南部、云南西北部、贵州北部和湖北的利川

形态特征

雄蟾胸部有1对刺团,繁殖季节后多脱落。股部多有股腺。瞳孔纵置舌后端有缺刻。上颌有齿。背面皮肤多粗糙。

蝌蚪全长可达120毫米,在洞内长期无光条件下生活,皮肤颜色透明,内部器官清晰可见眼小。如将它置于光亮处饲养,体色渐深,内脏不易看清。

生活习性

成体以陆栖为主,多生活在树木丛生的山溪附近。红点齿蟾白天常隐蔽在溪边朽木下、有苔藓腐叶的泥洞或石隙间。夜出活动,多爬行,行动缓慢。繁殖季节进入溪流内。蝌蚪底栖在溪流水荡石下,以水藻等为食。经1~2年完成变态。

红点齿蟾大多栖于石灰岩溶洞内的溪流附近,可在离洞口数十米深的黑暗环境中生活。

分布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湖北(利川)、四川(南川、兴文)、贵州(毕节、遵义等)、湖南(桑植)。

趣闻

2015年3月14日,遵义洞穴探险金牛队队员,在遵义城郊一处海拔约780米的洞内溪流中,发现一只体长14厘米的巨型蝌蚪。经从事洞穴生物研究多年的贵州省洞穴协会秘书长钱治查证,这只巨型蝌蚪是红点齿蟾的幼体。红点齿蟾幼体蝌蚪个头较大,但长达14厘米的幼体实属罕见。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